九寨沟途中导游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046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寨沟途中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寨沟途中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寨沟途中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寨沟途中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寨沟途中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寨沟途中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寨沟途中导游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正在行驶的公路叫做饶城高速公路,它是于 2001 年 12 月 16 号建成通车的,全长 86公里,相当于饶整个成都市一周,我们行驶大约 40 公里(相当于饶整个成都市半圈后) ,就连接成灌高速公路,成灌高速公路全长 42 公里(成灌高速公路就是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公路,因为以前都江堰叫灌县) ,这条高速公路修好以后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游客,以前过市区会消耗我们 2-3 个小时,而现在只要大约 40 分钟就能出城,同时还大大的缓解了成都市区的交通堵塞情况.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辖 7 区,8 县和 4 个县级市,总面积 12389 平方公里,人口980 万,市区人口 30

2、1 万。成都建都于公元前 2300 年,最早的名字就叫成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从建都开始就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名字的来历:取自周太王迁歧,歧的古意是自己拥有的地方,一年成邑(小镇) ,二年成赋(县) ,三年成都。成都最早的别称叫龟城,因为成都是平原,道路纵横交错,纤漠相通,从上空俯瞰,这些交叉的道路形似龟甲,所以叫龟城。另外还有个别称叫锦官城,我们都知道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提花丝织品,习惯上指四川成都生产的彩锦。远在西汉时期,花色品种繁多的蜀锦就已经行销中原。到了三国时期,蜀锦销售到魏,吴。是蜀汉政权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到了唐代,蜀锦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远销西方各国,通过海

3、运外销日本,成为深受国外欢迎的中国物产之一。蜀锦质地紧密坚韧,色泽艳丽,图案和文饰赋予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工艺新颖,结构严谨,古朴典雅。宋代因为织锦业相当发达,朝廷专门派置锦官(管理织锦业的官员)来这里管理织锦业,所以成都又叫锦官城。成都有三多:自行车多,红灯多,茶馆多。成都茶馆是集饮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场所,成都茶馆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遍布成都市的大街小巷,在全国都很闻名,有“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成都”的说法。传统茶馆茶桌较低,椅子是用竹子做成,有靠背和扶手,高矮适度,平稳贴身,茶具是茶碗.茶船.茶盖,俗称“盖碗茶”,茶馆内有专门的堂倌负责泡茶和续水,他们经常摆出优美的姿势和做出高难

4、度的动作,一滴水都不会洒落在桌面,可见他们的技艺是多么的高超。茶馆不仅卖茶.还兼卖香烟和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供应开水,茶客来这里要一杯茶和一碟瓜子就可以坐上一天。在茶馆里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喜欢养鸟的茶客,他们聚集在一个角落里,一边赏鸟,一边品茶,悠然自得。茶馆既是休息的场所又是社交的场合,每到一定的时候,相互熟悉的茶客就会举行一次聚会,他们聚集在一起,边品茶,边聊天,互通友谊联络感情,而商人们则在这里洽谈生意.签定合同,茶馆在晚上是最热闹的,许多茶馆在晚上还开通川剧.评书和弹扬琴,自然吸引更多的茶客晚上前来,而现在的茶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较之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一些富

5、有现代气息的茶楼.茶坊和茶室,内部的装修豪华气派,桌椅.茶具高档.精致,成为成功人仕娱乐.休闲和社交的重要场所。成都的小吃也是比较有名的,著名的有担担面(因小贩挑着面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夫妻肺片(20 世纪 30 年代,郭朝华和妻子张田政在成都长顺街卖凉拌牛杂,因当时居住在成都皇城坝一代的回民将牛心.牛舌.牛肺等一类的杂品称为牛杂,所以叫夫妻肺片) 。好了,现在简单介绍了成都之后,为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都江堰修建于秦代,它修建的时间比长城的修建时间还要早,早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开始修建了,是由李冰父子修建的,当时李冰被朝廷派来这里任太守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负责修建都江堰。但是鲜为人

6、知的一面是李冰其实没有儿子,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冰把他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都江堰工程,老百姓非常尊敬他,便称他有儿子,从现代的意义引申来看可以把它比喻成千千万万老百姓用辛勤的汗水修建的。都江堰在修建以前,成都平原冬有旱灾,夏有洪灾,百姓民不聊生,都江堰修建好以后,百姓丰衣足食,成都平原才被确立为天府之国的美称,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来自岷江,岷江流到都江堰这里的时候水流特别急,水流量也特别大,要修建水利工程十分困难,李冰就采用 2 条原则: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在这里我们除了要注意他的科学性外还要注意他的思想,秦代是一个刚从奴隶制过度到封建制不久的一个朝代,百姓的思想非常保守和陈旧,

7、认为害就是害,利就是利,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而李冰提出这一条原则,化害为利非常难得。都江堰工程主要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鱼嘴:因它修建在都江堰工程的上游地带,又是建在弯道处,岷江流到这里就被分为了内江和外江,到了冬季,水流量比较小,水流也比较缓慢,这时内江和外江被分为 46 开,内江占 60%,外江占 40%, ,保证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 ,到了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这时内江和外江还是分为 46 开,但相反的是,这个时候内江占 40%,外江占 60%,多余的水就从外江流走了从而使成都平原不会被洪水淹没。飞沙堰:是一道只有 2.5 高的低坝,是一道既简单又科学的泻洪坝,实验证明,洪水越大,

8、它的泻洪能力越强。宝瓶口:是玉垒山上凿开的一个进水口,不管冬季还是夏季,流过宝瓶口的最大流量只有 765立方米,使得成都不会被洪水泛滥。今时今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永远成为一个天府之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路牌,是脾县,它一直生产一种川菜中不可缺少的,被誉为川菜之魂的调味品-脾县豆瓣。但现在的脾县不仅仅是以豆瓣出名,西部大开发为它带了新的商机,它的犀浦镇被视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新型工业开发镇,主要是以研究卫星发射为主,另外还有很多著名企业将它们的川西总部都社在这里, (如:深蓝空调集团,诺基亚集团,西门子集团等等。)还有一些农家乐。现在我们到达的这个地方叫江油县,其实江油这

9、个地方并不出名,就因为这个地方出了一个名人而变得非常有名, (猜人) ,对他就是李白。现在我就给介绍一下李白。李白是唐代诗坛上一颗闪亮的巨星,历代文人都将他称之为诗仙,杜浦曾经有一句诗写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一种十分形象的概括。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大约在 3000 多年前,准确的说就是在公元 701 年,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 岁的时候随他的父亲迁居到江油的清莲乡,他从小受到很好教育,15 学习剑术,20岁前后在家乡的匡山读书,向友人学习纵横术,20 岁以后他游遍了蜀中大大小小的名胜古籍,蜀中雄伟壮丽的山河培育了李白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10、。由于受纵横家的影响他有很强的事业心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但同时他又受道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强烈的向往那种求仙学道的隐居生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念最后在他身上形成了两者兼顾的一种生活理想和愿望,那就是:“功成,名遂,身退” 。公元 726 年,25 岁的李白一心想出来闯荡出一翻事业,于是他告别父老乡亲开始他的远游,在游览三峡的时候写出了著名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洲”游览三峡以后他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那时正是唐朝开元盛世,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时的人想要在政治上有一翻作为一

11、般都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另外一条路叫做“终南捷径” 就是说通过求仙学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影起朝廷的重视,这样也有可能被朝廷招去当官,李白由于性格豪迈不羁、自视清高、但他又有一腔抱负,于是他选择了终南捷径。他在求仙学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雄,所谓豪雄就是指的除强扶弱打抱不平的人物。李白在东游吴越的时候散金 30 万两救济生活贫困的人。开元 16 年早春他来到湖北的安陆与曾经在唐高宗时作个宰相的许围师的孙女结了婚,开始了他:“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的生活。开元 24 年不愿意就这样蹉跎过完一生的他告别了妻子又开始了他的远游,他来到山东结识了比他大 12 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当他们分手的时候李白

12、写出了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由于自命清高、朝廷的腐败、以及机遇不好最终都没有在政治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公元 760 年他和夫人重聚,在李白一生的最后几年中,穷困潦倒、生活凄凉,但他对政治的变化始终关心如一。上元 2 年东南地区告急,朝廷派李光弼率领军队前去安徽临淮抵御,已经步入晚年,61 岁的李白仍然不愿放弃最后一次报效祖国的机会,打算前往临淮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可惜走到半路就病倒了,第二年,他在安徽当涂与世长辞。现在在江油县专门修建了李白纪念馆,在纪念馆中“李白故里” 这四个字还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提写的。明天我们要

13、爬过一座山杜鹃山,在杜鹃山的山顶就是绵阳市与阿坝州的分界线,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阿坝州的情况。阿坝州全名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四川的第二大藏区, (第一大藏区在甘孜藏族自治州) ,阿坝州辖 13 个县,州治设在马尔康县。全州面积 8.3 万平方公里,人口仅 80 万,每平方公里不到 10 人,可谓地广人稀。大家可以把阿坝州和重庆市作比较,重庆面积 8.24 万平方公里,比阿坝州小 0.06 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是 3090 万,阿坝州的民族以藏,羌,回,汉为主体,其中藏族占 48.29%,羌族占 16.87%,汉族占 31.5%,回族占 3.1%。藏族来自西藏,为何他们

14、会来到阿坝呢?这就要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唐朝贞观之治年间,松赞干布领导的吐蕃王朝非常的强大,于是他们年年征战,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疆土,一直打到现在的阿坝,征服了这里的吐谷浑王国,为了达到长期控制这片地区的目的,就从西藏的阿里地区派驻了大量的移民来这里驻扎,并派驻大量的军队驻扎,直到现在这些人还以“阿里哇” 自称,意思是“阿里人居住的地区” 或“ 阿里人开发的地区”,后来简称为“阿哇”,汉文写成“ 阿坝”,这就是阿坝州地名的来历。羌族又是如何来到阿坝的呢?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名族之一,羌族最早生活在我国的大西北也就是现在宁夏,甘肃,内蒙古一带,羌族自称尔马羌,由一部史书叫做说文羊部中间提到“西戎

15、牧羊人也” ,也就是说羌族是生活在我国西部最早从事畜牧业并且已养羊为特色的一个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秦国最后统一了六国,秦国在统一六国的同时征服了许多少数民族部落,羌族也未能幸免遇难,由于羌族人的性格倔强顽强,不屈于秦国的统治,于是他们四处逃散,跑到其他地方的羌族人后来被其他民族所同化,只有一只羌族部落由北向南迁徙到岷江河谷上游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汶川和茂县,发现这里水草丰美、气候温和、简直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但是却遭到当地土著居民戈基人的攻打,屡战屡败,最后差点灭族,在这个危机关头所有的羌族人在同一天晚上都做了同一个梦,梦里一个白胡子老人向他们走来说:如果你们想要打败戈

16、基人一定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你们将鸡和狗的鲜血把白石头染红,然后将它作为武器与戈基人进行对抗,这样你们就可以打败戈基人。早上醒来所有的羌族人感到很奇怪但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行了只好试一试,于是所有的羌族人都作好准备,将白石头用鸡和狗的鲜血染红,等到戈基人再来攻打的时候,他们就用白石头还击,最终打败了戈基人,所以羌族人把白石头作为他们的神石,直到现在很多羌族房屋顶上的中央都放了一块白石作为供奉。你们知道九寨沟为什么这么有名气吗?其一是因为九寨沟宣传很到位,第二就是因为九寨 5 绝,“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羌风情”。所谓翠海就是因为藏族同胞十分向往大海,但是再这样的高原地区又是无法看到大海的,由于地震冰川钙化形成了很多个高山堰塞湖,湖底的绿色藻类植物加上光和作用使湖水的颜色和大海颜色非常接近,所以藏族人亲切的称它为大海的儿子海子,九寨沟里面所有的景色都称为海,我们要习惯这个称呼。所谓叠瀑,就是九寨沟里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 4 个瀑布就是:树正瀑布,熊猫海瀑布,诺日朗瀑布,珍珠滩瀑布。所谓彩林,每到 10 月中旬九寨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