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65042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第二单元教案、灰雀(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一、教材分析:这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爱护雀,更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也体现了男孩的诚实和天真。通过语言和行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的发展进程,是本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在整个事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学习这篇,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

2、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二、学习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了解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三、教学重难点:本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四、教学准备:五、时安排:2 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时学习内容:阅读,理解讲了一什么事。学习中的生字新词。学习过程:一、导入新1、单元内容导入:我

3、们以前已经读过一些名人故事,现在再认识几位名人。这组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也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2、板书题:、灰雀,学生读题。问:读了题你有些什么要问的?(学生交流)二、读,初步了解内容。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学生边听边勾出中的生字新词。2、学生自己读,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后交流一下,讲了一什么事?(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三、学习中的生字词1、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白桦(hu )树 胸( xing)脯(p) 婉(n)转面包渣(zh) 郊( i)外 散(

4、sn)步 或(hu)者 敢(gn)讲 可惜(x) 低(d)头 诚(hng)实 2、交流:中出现的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读音和字形。3、理解词语: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婉转:形容好听的声音。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仰望:抬起头向上看。四、学习写中的生字。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仿照田字格中的生字,练习书写。五、书写快的学生,写完后练习熟读。第二时学习内容:练习分角色朗读,理解内容,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对灰雀和孩子的爱。学习过程:一、检查学生对本生字的学习情况。开火车方式读生字主词:白桦树 胸脯 婉转 面包渣 郊外

5、散步 或者 敢讲 可惜 低头 诚实 二、齐读,标出自然段。有 13 个自然段,你标对了吗?三、理解内容。1、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谁读一读这段?这段描写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探究:从哪些词句中体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读一读你觉得灰雀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惹人喜爱)(2)找出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哪些词体现了列宁喜爱灰雀?(每次、都要、经常)2、读第 2 至 10 自然段。探究:这几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说明什么?(1)第 2 自然段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一天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并找遍了树林,没找到。进一步说明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与担心。 )(2)第 3

6、至 10 自然段分角色读一读,从这些对话中体现了什么?列宁问孩子有没有看见灰雀时,男孩说了什么?语气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他心里会想到什么?(孩子可能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了灰雀、想说又不敢说;男孩听了列宁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列宁为什么自言自语地说?男孩听了后说了什么?体现了男孩什么心理?(列宁从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中,感觉到了灰雀与男孩有关,但他没有直接批评男孩,而是通过自言自语感染男孩。男孩从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与担心中认识到了自己的做法不对,决心改正。 )小结: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列宁与男孩之间的对话苗写,表现了列宁善意的引导男孩认识错

7、误。(3)读一读第 11 至 13 自然段,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男孩是什么表情?(灰雀飞回了,表明男孩是个诚实守信的孩子,他“低着头” 是他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列宁为什么对灰雀说,而不问男孩?(列宁问灰雀是已经知道灰雀到哪里去了,一方面表现了列宁见到灰雀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为什么说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列宁爱护这个男孩?(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男孩从列宁对灰雀的爱护感受到自己的错误,并把灰雀放回,可见男孩是个有错就改的诚实孩子;列宁明知道男孩知道灰雀的下落,可没有直接责问与批评,而是用语言感化孩子,尊重了孩子的自尊

8、心,这是对孩子的爱护。四、回顾全1、学习了这篇,你发现了什么?2、知道列宁吗?谁介绍一下?(列宁:(1870-1924)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3、还想知道更多吗?大家可去搜集更多的资交流。参考资:义教标版三上语教师教学用书 第三时教学内容:练习作业教学过程:一、学生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ia ai xing pu e xi heng shi( )( ) ( ) ( )san bu an han hu zhe gu ran( )( ) ( ) ( )(二)选字词填空发。常 长 再 在 感 敢1、列宁经(

9、)给它们带面包渣和谷粒。2、列宁也没( )问那个男孩。3、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 )讲。往常 经常 诚实 诚恳1、今天早晨,列宁和( )一样到树林里看望三只小灰雀。2、列宁知道那个小男孩是( )的。3、他待人非常( ) ,大家都爱和他交朋友。(三)填个合适的词语。( ) ( )( )地说 ( )地歌唱( ) ( )(四)读句子,在括号里加上适合的标点符号。1、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了( )2、男孩看看列宁,说( )会飞回的,一定会飞回的。它还活着( )3、列宁问( )会飞回( )4、 ( )一定会飞回( )男孩肯定地说。(五)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0、。1、这段话是围绕 这个词写灰雀的。先写灰雀的 再写灰雀 2、从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6、小摄影师(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一、 【教材分析】这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本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习这篇,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二是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并通过对话读出人物的感情。二、 【

11、教学目标】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3了解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续写这个故事。三、 【教学重难点】本的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教学的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四、 【教学准备】五、 【教学时】3 时六、 【教学设计】第一时学习目标:学习本生字新词,阅读了解内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我前一学习了名人俄国共产主义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列宁

12、” 的故事,今天我继续学习俄国一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 ”的故事。板书题:( 6、小摄影师)读题,理解“摄影师 ”实际操作或熟习摄影术的人 ,尤指从事职业照相者。从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己阅读,遇到生字作上记号,有拼音的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认读生字词:摄 sh 影师 高尔基 列宁格勒 l 明媚 i 鞠 躬 gng 咧 li 开 吩 fn 咐 f 胶 i 卷 秘 书 杂志社 sh 突然 t rn 按照 n zh 摆弄 bi nng 准备 zhn bi 侧面 in 车辆 h ling 多音字:停当 dng 当 dng 时 打量 li

13、ng 胆量 ling3、指名读。说说写了一什么事?这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是谁?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28 年夏天 ”;地点是“列宁格勒”;主要人物是:“ 高尔基”和“小男孩”。三、指导书写生字1、读一读,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词: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2、指导临写:“基、备、卷 ”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突、弄、杂 ”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辆”,要注意“车” 作为偏旁时笔顺的变化,其最后一笔是 “提”,不是“横”或“ 竖” 。3、学生练习书写。第

14、二时学习内容:熟读,进一步理解内容。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怀与爱护,理解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学习过程:一、复习生字词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二、分角色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细读,从字词句体会内容。1、从“鞠躬 ”、 “打量”、 “摆弄相机” 、 “赶紧站” 等词语理解小男孩的认真态度。2、从“咧嘴笑了 ”到 “大哭起”体会小男孩的心情。3、从“吩咐 ”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爱。四、再读,本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兹爱和关怀。五、把自己喜欢的段背下。第三时教学内容:练习作业教学过程:一、学生作业

15、(一)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字。She( )影 报( ) ( )计ia( )外 ( )卷 ( )傲i 高尔 ( ) 照相( ) 感( )(二)看拼音写词语zhun bei i shu bai nng li e i zhe( ) ( ) ( ) ( )(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1、小男孩仔细打量( liang liang )着高尔基。2、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dang dang) 。 ”3、高尔基侧( ze e )过脸,对着他微笑。(四) 、先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再仿写句子,注意类似句子标点符号的用法。1、小男孩哭着说( )我把胶卷忘家里了( )2、( ) 吧

16、( )我让他们放你进 ( )高尔基说( )3、( ) 你怎么了 ( )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4、( ) 是的 ( )小男孩站起 ( )鞠了个躬( )请让我进去吧 ( )二、检查学生作业情况。突出问题内解决。参考资:义教标版三上语教师教学用书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一、 【教材分析】这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本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这篇,一是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二是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