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031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大系统检查验收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检查验收报告XX 有限公司一号井,根据云南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的通知 (云安办201146 号)要求,认真组织了标准的学习贯彻工作,目前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已经建成,部分系统对照标准还有差距,但我们正在进行整改完善。一号井开采+1660 米水平以上残余煤层或边角煤柱,改扩建工程又被迫终止,加上公司及井口“六大系统”建设工作起步晚、底子薄,部分工作因改扩建工程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开展,影响了矿井整体进度。另外,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正在积极筹建中。为建设一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特成立领导小

2、组,成员安排如下:组 长:xxx副组长:xxx成 员:xxx目前,XXX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有关规定,按要求建设完善了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系统。各大系统建设完成情况如下:一、安全监控系统XXX 瓦斯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了安全监控系统,实现2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安全监控系统做到了定期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范围,确保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3、健全完善了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安全监控系统对井下重要地点和重要生产环节及井下采、掘、运各环节进行安全环境监测和工况监测(如瓦斯、风速、温度等) ,对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设备开停、线路馈电状态等) ,实行风、电、瓦斯闭锁,并对超限及故障等情况进行报警。在矿调度室设地面监测中心站,监控中心配置主、辅监控主机系统各一套,并可根据需要在矿办公室、安监室、生产技术等地配置监控终端。XXX 安装了一套 KJ90NA

4、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有主机 2 台(1 台备用) ,设有 2 个分站(主井井底车场,总回风巷各一个) 、甲烷传感器 14 个、风速传感器 4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2 个、温度传感器 2 个、液位传感器 1 个、风流压力传感器 1 个、风门开关传感器 1 个。本系统具有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故障闭锁功能。对井下重要地点和重要生产环节及井下采、掘、运各环节进行安全环境监测和工况监测(如瓦斯、风速、温度等) ,对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设备开停等) ,实行风、电、瓦斯闭锁,3并对超限及故障等情况进行报警。根据矿井规模及实际情况,地面设 2 个 KDF-3 型监控分站,井下

5、设 2 个 KDF-3 型监控分站,各种传感器均接入分站,分站与地面中心站的信号传输由传输接口接入监控计算机。根据需要接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可通过 Internet 互联网或3G、GPRS 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上传,便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各生产矿井的生产情况,对各矿井安全生产实时监督、及时指导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在矿调度室设置 KJ90NA 型矿井监控系统地面监测中心站,在井下配置 2 个 KDF-3 型监控分站;在地面风机房配置 1 个 KDF-3 型监控分站。1.采煤工作面传感器类型、数量、位置矿井井下有一个回采工作面,传感器类型、数量、位置相同。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 GJG10H 型智

6、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设置 GJG10H 型智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回风巷中设置 GJG10H型智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回风流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进风巷设置 GJG10H 型智能红外甲烷传感器一台,测控工作面进风巷瓦斯变化情况;在工作面回风巷设置 KGF15 型风速传感器一台,监测工作面风速情况;在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各设置 GTH500型一氧化碳传感器一台,以监测工作面煤层自燃情况;配备 KGT19型馈电状态传感器两台,监控采煤工作面机械设备供电情况;配备KDG-1 型远程断电器两台,以控制采煤工作面机械设备供

7、电情况。42.智能监控分站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各设一 KDF-3 智能分站,以分别对所设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预处理、分类显示、报警、断电控制、与地面监控中心站的数据通讯、所接传感器的集中供电等。3.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1.0%CH 4,断电浓度1.5%CH 4,复电浓度1.0%CH 4;工作面进风巷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0.5%CH 4,断电浓度0.5%CH 4,复电浓度0.5%CH 4。二、人员定位系统XXX 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 (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了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所有

8、入井人员全部携带识别卡,保证了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能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发挥作用。XXX 矿井安装了 KJ251 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布置 1 个KTJ251-F8 型人员定位分站,6 个 KJF210(B)型矿用读卡器;配置了识别卡 350 个。在矿井主斜井、副平硐、南运巷、北运巷、总回风巷、+1720 皮带巷等位置安装读卡器,当携带有识别卡的人员进入读卡器检测范围内时,读卡器准确识别相关卡号并传送至地面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计算机将收到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同时保存到数据库,以备随时查阅。结合井下巷道路线图,可以实时显示某个5区

9、域和巷道内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显示指定人员的移动路线;可以对指定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和跟踪;可以查询特定人员在井下的实时位置。可以实时显示定位信息和查询某一历史时刻的人员作业信息。地面管理人员可以全面、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矿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人员定位系统功能如下:1.对井下人员可实时跟踪监测,位置自动显示。2.可实时跟踪查询、打印当前及某时间段井下人员数量、活动轨迹、轨迹再现及分布情况。3.标识卡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在嵌入式软件的控制下,实现睡眠、唤醒、解码、编码、通信及信息碰撞处理等功能。4.标识卡超低能

10、耗设计,并采用间歇式工作方式,可使用 2 年以上。5.系统能方便实现识别范围的调整,识别距离 0-100m 可调。6.系统能可靠识别静态或80Km/h 的快速移动目标。7.乘车出入的工作人员无需下车,在车辆进入监测区域后,就可自动完成人员定位及考勤功能。8.识别区域无方向性、无盲区,对人体没有伤害。9.目标识别器和标识卡具有完全独立的发射与接收部件,其核心技术均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软件组成。10.单台目标识别器可瞬间同时识别 200 个以上的人员标识卡。611.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分站与地面中心站失去联系时,分站仍能独立工作,自动存储人员监测数据,当通讯恢复后监控主机可提取数据自动完成数据修复

11、。12.系统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时,可进行记录、显示、查询、编辑、人工录入、网络通信等。13.分站具有显示人员编码和时钟功能,可用遥控器查询记录。14.系统可实现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提高管理效益。15.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联网运行, 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都能共享监测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16.矿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三、压风自救系统XXX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建立的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了压风自救系统。空气压缩机安在地面,井下压

12、风管路采取了保护措施,掘进工作面的压风管路设置了供气阀门。XXX 地面安装了 1 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型号为 SA110A 型,额定排气压力 0.7MPa,额定排气量 21.0m3/min,电机功率 110kW,转速 1480r/min,电压 380V,储气罐容积 2m3,设计压力 0.84MPa;另一台为 JG110HA 型,额定排气压力 0.8MPa,额定排气量718.6m3/min,电机功率 110kW,转速 2980r/min,电压 380V,储气罐容积 2m3,设计压力 0.84MPa。输气管路主管为 1334 无缝钢管,分别沿副平硐敷设至 311205 机巷;沿主斜井敷设至南运输石

13、门、北运巷,支管为 734 无缝钢管,敷设至各采掘工作面。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敷设了压风管路,并设置了供气阀门,间隔 200m 左右。采区避灾路线供气阀门上设置了压风自救装置。四、供水施救系统XXX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完善了防尘供水系统。除按要求设置了三通及阀门外,还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要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了供水管路的维护,没有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并且保证了阀门开关灵活。XXX 矿井生活供水管与井下消防、防尘管网连接,生活饮用水水源在一处一号井洗煤厂后梅子沟季节河处,于水源处修筑蓄

14、水池,水池容量 120m3,由蓄水池自由流向主斜井井口水池供水;另一处在野鹅山水源处修筑蓄水池由蓄水池,水池容量 120m3,由蓄水池自由流向副平硐井口水池供水。很大的节约了电力资源及用电设备。地面及井下供水管路、管件和阀门型号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井下避难硐室及压风自救点均配备供水施救管路和阀门。五、通讯联络系统XXX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了井下通信系统,并8按要求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完善建设了通信联络系统。在矿井的主要安全生产环节和场所均安设了直通电话。而且在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水泵房、中央变电室等人员集中地点,设有直通井口调度室的电话。1、外部通信

15、条件本煤矿周围现已建有中国电信的本地光纤传输网,中国电信的富源县内光缆传输网络,在营上镇设有交换点。另外,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已基本覆盖矿区。因此,现有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能覆盖煤矿所在地区中、长期有线、无线的数据高速传输之需求,并且能根据需要不断提升网络容量,满足其生产、生活、信息化建设的需要。2、矿井通信网络矿调度室、办公室等处已安装与本地通信网络相联通的直拨电话多门。在矿办公楼建一调度机房,安装矿用调度机 60 门 1 台,供地面矿长室、矿灯房、绞车房、变电所等 21 门用户。井下通信从调度机房配出两回 MHUYBV200.20.5 通信电缆分别沿主、副井至井下,供工作面、掘进面、变

16、电所、水泵房、井底车场、等 16 门本安型电话机。6、紧急避险系统XXX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了额定时间不低于 30min 的 ZY45 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目前矿井任意一个9采掘作业地点距井口的距离均未超过 1000m,且在自救器额定的防护时间内能从任意一个采掘作业点步行撤到地面。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为入井人员配备了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 30 分钟的的 ZY45 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目前矿井任意一个采掘作业地点距井口的距离均未超过 1000m,且在自救器额定的防护时间内能从任意一个采掘作业点步行撤到地面;2.在井下设置了合理的避灾路线;3.制定了科学的应急预案。XXX 煤业有限公司一号井二 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