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4963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方法 对 65 例 AOSC 患者?汁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 VITEK 60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结果 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90%。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等。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好,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敏感。结论 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病原菌主要由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构成,对本组患者急性梗

2、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病原菌和病原菌的药物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最敏感。 关键词:胆道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胆道梗阻,胆管压力增加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是良性胆道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了解 AOSC 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反应。在我院内镜逆行胆管炎治疗(ERCP)或外科手术患者 65例,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胆汁,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现在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 年 1 月2016 年 1 月在本院 65 例 AOSC 患者。男性 36 例,29 例女性患者。年龄 4298

3、岁,平均年龄为 64.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腹痛、寒战、发热、黄疸。白细胞计数低于15109/l。B 超或 B 超证实存在胆道梗阻,术中见胆汁是化脓性,其中 7 例同时存在休克和意识淡漠的表现。 1.2 方法 T 管引流术中直接从胆总管胆汁提取 5 ml 直接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在 35培养 24 h 后,严格按照国家实验室的操作程序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 vitek.6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GNI +身份证和 GPI 鉴定卡,添加适当的株系鉴定试验。法国生物梅里埃 vitek.32,GNS 506,GNS 120,GNS 44

4、3、GPS 119 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大肠杆菌 ATCC25922 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质控菌株) 。 2 结果 2.1 65 例胆汁培养,G-菌占 70.3%,革兰氏阳性菌占 19.7%,产 ESBLs(+)占 10%。大肠埃希菌 31 株,9 株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8 株,6 株粪肠球菌、变形杆菌 5 株,3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 株阴沟肠杆菌,3 株草绿色链球菌、产气肠杆菌三株。 2.2 胆汁培养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超过 7 种 G-菌,湿敏感性分析显示敏感率如下:亚胺培南 92.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81.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75.3%,氨曲南 58.3%

5、,环丙沙星 39.3%。对 6 种革兰氏阳性菌共 14 株,药敏分析表明,敏感率分别为:万古霉素100%和左氧氟沙星 59.2%, 、头孢唑啉 21.6%。 3 讨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胆道感染的细菌直接或间接从肠道到胆道。以往的研究表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由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而 G+相对较小2。本组数据共检出 57 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14 株革兰氏阳性菌,主要用于粪大肠,符合国内文献。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对胆汁细菌的药物敏感谱也发生了变化。数据表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最好的 G-敏感菌。其次是三代

6、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和传统的 B 内酰胺敏感。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最佳的敏感性。从数据中我们发现,只要条件允许,应使 ERCP 或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手术胆汁提取,解除胆道梗阻。明确敏感药物,以方便患者对胆道感染的控制。早期药物治疗,及时控制感染,改善症状。超过 48 h 的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太简单,不易不控制感染,应考虑肠球菌感染的可能,对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的及时调整,相关研究提示3。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真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 10.6%和10.4%,表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重要性。胆道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根据药物敏感性的结果来选药,对胆道感染的

7、控制是关键4。 参考文献: 1Tully L,Gates S,Broeklehurst,et al.Surgical techniques used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operations:results of anational survey of practice in the UK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2,102(2):120-126. 2Sail F,Kohler I,Rottinger E.et al.The value。f the tumor marker CAl53 in diagnosing

8、and monitoringbreast cancer.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carcibrvt11cantigen J.Cancer,201l;68(3):574. 3Stathopoulos P,Zundt B,Spelsberg FW,et al.Relation ofgallbladder functio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o gastric mucosa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holecystolithiasiJ.Digestion,2014,73(2/3):69-74. 4JM Dumonceau,C Maciasgomez.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chronic pancreatit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19(42):7308-7315. 编辑/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