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4935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省十堰市公共图书馆为例摘要 文章以湖北省十堰市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例子,浅谈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事业发展对策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其不仅积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还蕴含着国家、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日益成为各国强大经济实力的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对提高全民的文化索质和生产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结合湖北省十堰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谈几点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地处鄂西北的十堰市图书

2、馆,建馆于 1979 年,馆舍面积 1.3 万平方米,有工作人员 69人,藏书 54 万册,年接待读者 30 万人次,是本市最大的文献信息集散地、市民的终身学校。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馆上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力推进服务创新,为构筑书香社会、建设和谐十堰做了大量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好评。连续三次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两次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 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学习型单位” ,2006 年 7月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国仅 10 个单位获此殊荣) ,2006 年、

3、2007 年连续两年被湖北省图书馆学会授予“年会征文组织奖” ,2008 年“汽车图书馆”还成为十堰市唯一获得“湖北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奖”的项目。1 新形式下图书馆发展现状1.1 以保障公民阅读权益为价值趋向作为文化主阵地和人们终身教育的课堂,十堰市图书馆始终坚守“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展示等活动,扩大图书馆服务功能和外延。近年来十堰市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馆藏文献和设施等条件,积极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与方式。平均每年接待读者 30万多人次,借阅图书达 61.7 万多册次;新建汽车图书馆流动服

4、务点 2 个,服务 40 次,接待读者 6000 多人次;加工文献 10000 余册,收集地方文献 150 种 200 多册;完成 1000 余种当年报刊的订购、建库、加工、入藏;发展新读者 3500 多人,图书馆网站访问读者13000 多人次;组织大小读者活动数十次,参与读者万余人;在各种媒体刊登宣传报道 100多篇次。1.2 以创新引领图书馆服务工作作为中西部欠发达的山区城市的图书馆,事业经费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十堰市图书馆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服务创新,创建了“汽车图书馆”等众多品牌服务。1.2.1 “汽车图书馆”经费投入上的突破, “汽车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采取以企业投入为主。石花酒业投资1

5、3 万元,购买了一辆中型客车,并提供汽车上路前手续费用和运行中设施更新的经费。资源配置上的突破, “汽车图书馆”除配有流通率较高的各类文献近两千册外,先后设立了“本土作家文库” 、 “廉政书屋” 、 “农民之友”和“新书苑”等专架。服务内容上的突破,“汽车图书馆”除送书送刊,还不定期地随车举办小型展览、咨询辅导、技术培训,开展“你看戏,你点播” 、 “你点题,我讲座” 、 “你读书,我买单”等活动。服务方式上的突破,以市图书馆为中心、流动客车为载体、社区流动服务点为终端的辐射服务网络,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与愿意合作的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等共建服务网点。管理制度上的突破,先后建立和制定了“汽

6、车图书馆”借阅制度 、 “汽车图书馆”图书文献更新制度 、“汽车图书馆”工作人员守则 、 “汽车图书馆”固定服务点联系制度等,依靠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汽车图书馆”运行效益。 “汽车图书馆”2009 年还同时荣获“湖北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和“十堰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1.2.2 “共筑和谐十堰讲坛”“办讲座”是图书馆为广大市民服务的一项新业务。2006 年 4 月开坛,便邀请各学科的专家学者,为大众开讲,举办“武当进香民俗文化” 、 “十七大”精神辅导讲座、 “提高市民素质,共筑和谐十堰”等 40 多期有影响的大型公益讲座。目前,现场听众数万人次,间接受益人群更是无法估量,讲座已经

7、成为十堰市图书馆最重要的服务形式之一和十堰市广大市民文化休闲的固定内容。讲座是让党的方针政策走近群众生活的新途径, “公益讲座”的宗旨就是契合时政,贴近百姓生活。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需要,把流动的讲座资源送到百姓身边。讲座是图书馆为贴近广大市民生活的新平台,在依托现有服务阵地开展固定讲座的同时,更多地是深入到学校、机关、企业、军营、社区及特殊人群中,开展了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的“五进”服务,使“十堰讲坛”成为“流动讲坛” 。讲座树立了图书馆在市民心目中的新形象,近年来开展的讲座五进服务,均受到各个联办单位和听众的高度重视及好评;“武当进香民俗文化

8、”讲座,还被收入文化部共享资源中心和国家信息共享资源库中;全国新华书目报 、 湖北文化 、 湖北省图书馆通讯及本地媒体对讲座活动进行了频繁、深入的宣传报道。1.2.3 “廉政书屋”特殊的服务对象:服务于全市副县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和副科级以上的党员干部。为了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读书思廉、谈话促廉、讲课倡廉、文艺颂廉等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动,用优秀的文化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思想道德防线,开办了一个主要以全市副县级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和副科级以上的党员干部服务的“廉政书屋” 。特殊的文献内容:文献内容囊括了反腐倡廉理论、党纪条规、案例剖析、先进人物事迹、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等。“廉政书屋”文献内容主要突出了

9、“三性”原则,一是专指性,体现图书及报刊的廉政特色;二是实用性,指内容具有可操作及借鉴作用;三是指内容的可读性,不断扩大受众面。多样的服务形式:通过征文大赛、书法比赛、知识竞答、领导荐书等活动服务读者。在坚持阵地服务的同时,还依托“廉政书屋”这一平台,先后开展了读书思廉、反腐倡廉征文大赛、书法比赛、领导评书等系列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已为全市 300 多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办理了“廉政书屋”借书证,截止目前共有 730 领导干部先后借阅图书6500 册次, “廉政书屋”目前已成为十堰市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知名服务品牌。1.2.4 “新书苑”“新书苑”首创全国馆店共赢新模式。十堰市图书馆走在了

10、全国的前列,做到了从“借书”到“买书”的观念的转变,首创了全国馆店共赢新模式,实行借、阅、售书一条龙服务,走出一条“借鸡下蛋” 、 “借船出海”的发展之路,实现了“图书馆书店”文献信息的共建、共知、共享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搭建起一个购书、读书、评书和休闲为一体的场所。 “新书苑”特色服务吸引读者,依托我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社区为范围,建成以少年儿童图书为主,休闲娱乐、生活百科、地方文献为辅的特色馆中“店” ,并以“折扣店”的形式出现,既吸引了周边广大群众到馆阅读、购买,又带动了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环境提供了文化大餐。 “新书苑”服务模式达到“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赢效果。从 2004

11、年开始, “新书苑”和图书馆联手开展“你读书 我买单”活动,读者也可以把自己阅读过的或在书店发现正想阅读的好书推介给图书馆,图书馆为其“买单” 。从而能使图书馆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读者也获得想要阅读的文献,从而达到“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赢效果。2 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不少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只有直面正视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使图书馆真正发挥职能和作用。2.1 遇资金瓶颈,限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馆舍陈旧,服务

12、功能不够完善。十堰市图书馆成立于 1979 年,1987 年市政府立项修建新图书馆大楼,并于 1988 年竣工对外开放以来,图书馆二楼以上内部墙壁及吊顶从未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维修,现多达 6000 多平方米的墙面瓷砖斑驳陆离、吊顶大都摇摇欲坠,严重影响图书馆的整体形象。现在使用的阅览桌椅和书架仍然是 1988 年开馆时购置的,这些完全不成套的桌椅、书架已非常破旧,摆放在阅览室及不协调,严重影响图书馆整体美观。购书经费严重不足,藏书建设发展缓慢。虽然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十堰市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已于 2007 年增长到 35 万元/年(含 10 万元报刊杂志费用) ,但是对照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

1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27 号文件精神 ”及根据国家一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的要求相比仍有 30 多万元的经费缺口,年购新书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借阅要求。且省内同级图书馆如:黄石图书馆年购书经费 50 万元,宜昌市图书馆年购书经费 55 万元,均比我馆购书经费多出很多。基础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2002 年十堰市图书馆自筹资金购置了 60 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2004 年 4 月文化共享工程湖北省级分中心检查、验收,授牌其为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并补助 10 万元设备。2005 年因设备配置过低,常年没有维护和运行经费,电子阅览室电脑基本全部淘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技术设备的欠缺,严重影响着图

14、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的顺利实现和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服务的开展,进而难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很难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2.2 遭遇人才瓶颈,制约图书馆发展近年来,图书馆虽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图书馆的 64 名工作人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 23 人,只占总数的 35%;副高职称的只有 6 人,只占总数的 9%。究其原因:一是在于目前图书馆经费相对短缺,待遇偏低。人才引进难与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人才观念滞后、激励力度不够、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等方面的问题。人才往往是许多单位争夺的目标,他们的薪酬要求也处于一个

15、较高水平。但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于体制上的限制,薪酬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满足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这也大大削弱了图书馆的吸引力;二是对人才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目前图书馆还是用职称作为评价科技人才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职称制度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发展,职称越来越难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和实际水平,在职称方面吃“大锅饭” 、论资排辈等现象仍比较严重。图书馆虽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人才进行评价,但具体到待遇、奖励等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求平衡,不能真正依据评价结果对人才进行奖励和选用,这使得一些人才感到不公平、不公正。2.3 旧管理体制

16、制约着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中国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积淀,等级观念是这种历史遗产的具体内容之一。图书馆的管理结构倾向于“金字塔”形式,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基于这种形式,就不可能形成图书馆上下一致的读者观和服务观。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造成的结果往往不是相互激励,而是相互制约,不是相互交流,而是相互封闭,这分明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仍然继续沿用这种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反复经受着缺乏创新,缺乏主动和缺乏个人责任的困扰。即使训练有素的馆员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组织中,也不得不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狭小的空间。3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对策3.1 大力争取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多方支持。进入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又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此,公共图书馆,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应紧紧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文化事业的政策倾向和国家对公共图书馆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