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64850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三年级下册语第三单元教案设计菩萨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复述故事。2、学会本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4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 造句。3、理解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教学时:两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教师简单叙述红军长征背景)谁愿意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2、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的感人故事。3、板书题,

2、齐读。看了这个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菩萨兵?” 、 “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等等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一读,看能否从当中找到答案。(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2)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先看一看当中的生字词。(1)出示词语。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译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春耕播下菩萨糟蹋挨饿地区不饶人尽心尽力(2)指名读,相机正音。提醒:“藏族”两个均为平舌音;“菩萨”、“糟蹋”、 “糊涂” 第二个字均要念轻声;“饶” 声母为 r;多音字“挨”在“挨饿”中读

3、?SPAN lang=EN-USi,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3)开火车读,齐读。(4)用“尽心尽力”造句。3、理解词意。(1)本的词语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2)讨论交流,相机介绍解决方法:查字典、向别人请教、联系上下、找近义词三、理清脉络过渡:同学们,扫除了以上阅读障碍,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读得更好。1、指名分节朗读,相机指导朗读长句。 (师生评议)2、指导分段。全一共有几个大段?各段说了些什么?四、学习第 1、9 自然段(一)学习第 9 自然段过渡: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菩萨兵” 这个题目出自中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1、学生自由读,划出中的句子。2、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

4、令,菩萨一样的兵呀!”(1) “菩萨一样的司令” 是谁?“菩萨一样的兵”是谁?(2)是谁这样称呼他们的?(3)指导朗读:藏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注意读出感激的语气)(二)学习第 1 自然段过渡:藏民们原的态度是怎样的呢?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2、交流: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早就躲进了深,谁也不敢露面。(1)抓住“一早就 ”等词语体会藏民的害怕。为什么害怕?想象反对军队是如何对待藏民的。(2)朗读体会。3、教师小结:藏民们原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再学习。五、教学生字1、同学们,读完了,我们写

5、一写本的生字吧!先把语书打开,翻到后第 2 题,拿出你的钢笔描红。写字之前,请大家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要注意三个“一” ,同桌相互提醒。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写字。2、同学们,字写完了,我们再看看这几个生字,看哪些字你原就会写的,哪些字的结构比较复杂,你就重点记一记,可以在座位上书空。3、下面请同学们抄写生字词,把这些生字词牢牢地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中。板书设计民:躲回流泪7菩萨兵 鱼水情军:急找春耕第二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 ,学生齐读题。2通过上节的学习,谁告诉大家,中谁将谁称为“菩萨兵” ?二、前后对比,提出疑问。1你是从中哪儿知道“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 的呢

6、?找找看。(1)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齐读(2)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怎样的呢?(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处处为他人着想,只做好事,不干坏事。 )2是的,藏胞认为红军像菩萨一样,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一开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吗?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军队,有什么反映?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早就躲进了深,谁也不敢露面。你觉得,藏胞们吃尽了哪些苦头?学生想象说话。指导朗读,强调“吃尽了 ”。引读:是的,反动军队一进入村庄就大肆掠夺,滥杀无辜,到处一片血腥。藏族同胞真是“吃尽了苦头” ,所以当军队的

7、马蹄声越越近,脚步声越越清晰时,难怪他们“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3藏胞由一开始的又躲又跑(板书:躲、跑)到如今称红军为“菩萨兵”,究竟是为什么呢?(板书: ?)三、精读重点,探究原因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 2-7 自然段,看看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画出有关句子。2交流,相机出示朱总司令的三段话。3交流:出示: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呀!”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得)把你感受到的读出。 可以适当评价是啊,朱总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的生活也许一天两天还能熬得

8、过去,可这么多天了,让人怎么受得了呢?谁还想读读这句话?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出示: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1)你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还能够体会到什么?(2)抓住“节气不饶人、赶紧、抢 ”,体会朱总司令的 “急”(3)是啊,如果不把地抢种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朱总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啊!谁能读好这句话?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4

9、)比较句子表达的情感:“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这两句话,一句是翻译说的,一句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当一当朱总司令,谁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翻译对藏胞的埋怨、责怪;朱总司令对藏胞的理解和宽容 )读翻译的话,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出示: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年挨饿,

10、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1)学到这儿,老师发现你们可真会读书,还能通过朗读将你的理解表现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能感受到朱总司令一心替藏胞着想,有着菩萨心肠。现在,让我们再读读朱总司令在春耕动员会上的发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 齐读(2)什么是“尽心尽力 ”呢?(就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全心全意)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朱总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就是“尽心尽力” !) 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播下的种子仅仅指一粒粒粮食吗?(还有他们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 )

11、是的,红军把对藏胞的关心、爱护也播下了地,他们希望,等到收获的季节,藏民们能够能够能够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指名读 、齐读4、一句话一颗心,一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在藏胞们躲进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引读第七自然段四、反复品读,体会深情。1红军这群菩萨兵用真挚的爱打动了藏胞,处处替藏胞着想,他们在这里为藏胞春耕,打扫院子,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任和欢迎。几天以后,引读第八自然段2藏胞们终于回家了,看到红军战士所

12、做的一切,流下了眼泪。他们将涌上心头的干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引读最后一句话3此时此刻,再次读起这句话,你能体会到藏胞的心情吗?加提示语读:他们( ) 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4藏胞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司令,这样的兵!红军的言行感动了每一个藏族同胞,他们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再读最后一句话五、总结全1今天这堂我们学习了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小故事。红军不仅将包含着浓浓爱意的种子撒在了田间,更撒在了人民的心中。 (板书:爱)2你觉得如果红军再次到藏民居住的地区,藏胞还会又躲又跑吗?他们会怎么做?3一路长征,一路故事,在红军足迹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百姓

13、建立浓浓的鱼水之情。正因为如此,这群菩萨兵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成功。8 李广射虎教学目标:1学会本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 、 “拈弓搭箭”、 “神勇无比”等词语的含义。2理解包诗的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第一时教学过程:一、由题导入,引出型1 “叫醒耳朵 ”常规训练: “猛然间拉开硬弓”;“ 那白羽箭拔不出”。2今天这节,我们学习李广射虎这篇。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说说你们的了解。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吗?(包诗)我们以前学过

14、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相信你们学起这篇会更加得心应手!4 ,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读一读。由一小组汇报预习朗读一遍,学生评价。二、由诗及,理清脉络既然是包诗,那么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交流。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四小节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三、诗对应,感悟神勇1让我们再走近些,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描述的精彩。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划一划。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 ”的?用横线表示。哪几句是写 “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 (学生自学)2训

15、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3谁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训练朗读第二行,读出李广的机敏、神勇、果断。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吗?谁试着读一读第一句。四、诗对应,感悟力大1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先划一划,再读一读。2让老师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平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3请大家注意标点,谈谈这两个感叹号给你带的感受。你能读出吗?4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白羽箭还有多少露在外面?从字里行间找根据,或者你从古诗中找到相应的字,也可以说明。练读最后一句,感受李广的力大无比。6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好一个 的李广”称赞他,你准备怎样表达?7再次回到古诗,读出你心中的赞叹。五、回味诗,练习讲述1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诗。2 ,对照古诗学着做一个说书人,给我们说说李广的故事。六、拓展古诗,提升阅读1李广如此神勇,难怪唐代另一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这样赞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2这首诗塞下曲的作者卢纶,有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老师在这儿给大家读一读另外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