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里的《经济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4475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里的《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学里的《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学里的《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学里的《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里的《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里的《经济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行为里的经济学目录1.学生穿校服会使学校和社会双赢2.小学生背大书包、高中生背小书包、大学生不背书包学生穿校服会使学校和社会双赢!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本来,穿什么衣服应该是个人的私事,尤其在生活水平已大有提高的今天,人们不仅是一季多衣,且衣着的款式和档次都今非昔比了。再从花季少年的心理角度看,他们更加求新、求异,特别讨厌“撞衫” 、从众。可是,这些孩子到了学校却要统一穿校服。为什么学校会提出这种要求?为什么家长们也支持这一做法?为什么多数学生认同学校的“一刀切”?首先,统一而整齐的着装,传导着学校文化,会增强单位和组织的凝聚力。特别是名牌学校,学生们会以校为荣。倘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穿什么样

2、的衣服,由于经济基础的不同,就自然而然地会在学生中逐渐有了阶级之分:家庭富有的学生的着装传递给别人的信息是权贵;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则要么随遇而安、要么消费攀比,从而给家庭和自身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其次,在注意力方面,虚荣心强的学生会想方设法修饰自己,叛逆心理强的学生说不定就会穿得过于大胆暴露、夺人眼球。那样的话,学习上面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会受到直接影响。管理者呢,不排除有趋炎附势之流,会“看衣取人” 。对学生“偏向”的结果就可能导致学校管理缺乏平等性和公平性。学校统一穿校服的要求,虽然忽视了学生们在着装方面的自我诉求,但其优点则是减少了学生们在衣着竞赛上所投入的货币及情感成本,也降低了学校

3、的管理成本,家长们的收益是减少了孩子衣着投资,因而实际效果是学校、学生及家长、社会共赢,真是皆大欢喜啊!找对象时女教师走俏,找工作时女教师靠边找对象时女教师走俏,找工作时女教师靠边;反过来说,男教师是找对象时靠边,找工作时走俏。有一男性教师在网上留贴说:偶自当老师以来就挂上了另一头衔“月老标准代理人”,整天遇到男性朋友就让介绍女老师,偶晕。理由:女老师工作相对清闲、收入稳定、有素质、懂生活问女性朋友,要不要男老师?免谈!理由:收入低、没情趣、呆板、没前途在 1958 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 “其后果是取消或

4、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 基于特殊工作本身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 但现在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按说,教师是女性就业最具优势的岗位之一。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小学女教师的平均比例在 60%以上,虽然我国中小学女教师比例不断提高,但女性在职场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受到歧视。这与男女性生理上的差异和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有很大关系。女性在职场中的工作状态的确不如男性稳定,生理特点尤其是怀孕生育,对女性综合劳动能力有影响,在当前的人力环境条件下削弱了女性的综合劳动能力,使男女之间在“先天劳动能力”上产生了“性别级差”。因此女性客观上在职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有关法律法规规

5、定,女员工在“三期”内不能被辞退,且必须保证基本的工资福利待遇,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必须另聘人员来承担其工作,而这样会导致用人成本增加和小范围“人事混乱”。就这一点而言,用人单位在招聘女员工时可能会产生顾虑。除了生育问题,不能经常加班或出差,不能常常跟领导出去应酬、喝酒等,都可能导致招聘中的重男轻女。再说,现行制度下女性职员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提前五年,即单位雇佣女性的成本大大高于男性。所以,招聘遭遇“拦路虎”,晋升再遇“ 天花板” ,对于女性来说,婚后稳定状况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虽不明说,但却暗自考虑的因素;因“生”限“升”,也成为女性的职业瓶颈之一。 大器晚成与小器早成关于“大器晚成” , 莲

6、池有论:楩梓在山,千岁而巨材成室;干将铸冶,九载而神光烛天。若夫槿花早发,而萎不终朝;蜉蝣易生,而寿不逾夕。速其成者,小器而已矣,故长庆七破蒲团,而卷帘大悟;赵州八旬行脚,而杰出丛林。 “大器晚成”,非此之谓乎?颂曰:不器之器,名曰上器。积厚养深,一出名世。欲速不达,古人所刺。学 道 之 士 , 静 以 俟 势 。许多老师在鼓励学生要建立自信心时,总爱说一句老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少中考时的状元、榜眼、探花们在高考中名落孙山,反而有平时默默无闻的“黑马”杀将出来;还有更大器晚成的人,在学校里考试不及格,到社会上却能“混”得风生水起的。所以,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算晚!那为什么会产生大器晚成

7、的人才成长现象呢?“大器晚成” 最初指的是烧制瓷器,体积越大的瓷器就越难烧制,需要的时间长,对技艺的要求也高。也有人解释说:古代的玉石要经过精碉细琢才能成精美的装饰品,要花好长时间,所以晚成。现在比喻干大事的人都成才比较晚。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活的资源,是使物力、财力等其他资源发挥最大效率的资源和载体。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人才的成长受到多种支撑要素的影响。这些支撑要素包括:社会机遇、家庭因素、教育背景、任职环境、工作经历和自身素养等,只有多元支持要素的不断优化才使得人才脱颖而出。俗话说, “十年磨一剑

8、。 ”人要“成器” ,往往需要长时期的积淀。必需的研究周期是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创新型成果的必要条件,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发现没有三五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专注投入,就难以取得相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创新成果实现周期则更长,因为自然科学研究可以在实验室,通过加速相关变量的发展速度来缩短研究成果的取得周期,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很多规律性的认识,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认识,而社会的变化大多数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浮躁功利,急于求成,或由于竞争的需要,搞学术造假。试想,一年的时间往往对一些社会问题内在规律还没有认识清楚,哪能取得创新型成果?所以,大器晚成是有必然性的。“三好

9、生”荣誉里的含金量1953 年 6 月 30 日,毛泽东在接见共青团二大主席团时,祝贺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些“青年” ,其实是指全国各行各业中工作的青年,并非青年学生。不过, “三好”一经毛泽东提出,很快就被套用进教育方针。1955 年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的第一条,都提到“努力做个好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 。自此, “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50 年来, “三好”制度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中国所有中、小学校普遍推行,深深影响了无数青少年。然而,这种至高荣誉,在新时代受到多重质疑。“三好学生”本来是一种荣誉,是学生在德、

10、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证明。但许多年来,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心目中, “三好学生”这一光荣称号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用来换算成分数,并最终与升学挂钩,使这一称号的光荣与神圣变调,并且带有了功利色彩。这是为什么呢?马克思讲: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 。人们的行为动因可分为物质动因与精神动因两类,与“个人物质利益的收获”截然不同的“荣誉” 、 “心理满足” 、“精神满足”是人类行为的另一动因。之所以称之为又一动因,是因为它与物质收获上的动因是相似的,它导致的行为是线性的,而精神满足的动因是多样的,它导致的行为是非线性的,甚至是与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相对立的。人类不仅需要获得生

11、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更需要被他人承认;只有人才会追求从生物学观点看来毫无用途的东西,如奖牌、敌军的旗帜等东西。因为荣誉是个人利益的一部分,是个人利益扩大化的产物,所以李斯曼说:人是他人取向的。他总是看着他人,他的得意与失望都是在与他人对比中形成的。 “我们的价值能受到我们所尊重的人和我们相信其判定力的人赞扬或承认,比什么都重要。 ”据了解,因为“三好学生”的保送和加分作用,其评比过程年年受到许多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从“利己”和“精神满足”出发的动因使得家长为此而托关系、送礼,并常常为孩子没有被评上三好而与学校或其上级教育部门争吵不休;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升重点校的比例,甚至动员有实力考入重点的学

12、生放弃评“三好生” ,把指标让给其他同学以获取加分。个别学生甚至为了当上“三好生”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因此,每年“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获得者中,都有一些名不符实者、浑水摸鱼者。同时一些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却因种种因素而没能得到这一应得的荣誉。近些年,学生党员中也出现了上述情况,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接听电话不避人是恶俗读本科早就业?读研后再就业?择校要考虑综合效益一 要看应届毕业生的高考成绩,不能被复读生的高考成绩宣传误导了,复读生考的好不能代表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因为有可能只有复读班才有几个好点的老师,其它各年级未必有像样的老师。过去有很多学生被误导,现在很难办,交了高费却未受到好的教育且浪费了人生宝贵的时光。二 要看学校性质,公立还是私立,追求盈利还是不追求盈利,对追求盈利的学校要敬而远之。三 要了解目前已在校的一二年级的教师配备,如果现一二年级老师已不过硬,老师队伍不稳定,就不要指望高一新生班有好老师了。四 高一新生班老师一定要是从高三毕业班循环下来的占多数,报名前可要求学校开出任课教师名单并做认真调查,然后与学校签订协议,以防上当受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