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再现梦里水乡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3376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再现梦里水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绍兴再现梦里水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绍兴再现梦里水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绍兴再现梦里水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绍兴再现梦里水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兴再现梦里水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再现梦里水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再现梦里水乡行走堤岸边,看夕阳碎成斑点透过绿叶间隙;隔着古运河,听对岸人声鼎沸夹杂木浆打水玲珑盈耳,这“临水而居,枕水而眠”的闲适惬意,使绍兴运河地产已然炙手可热。而初到绍兴的游客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令绍兴人斥责为“臭水河、大染缸”并急于逃离之地! “经营水利”理念 “2000 年以前,绍兴的水质不是比较差,而是很差,环城河河水浑浊发臭,没有人愿意住在水边。 ”绍兴市环城河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智麟有着十多年的治水经验,他操着一口绍兴普通话侃侃而谈。 改革开放之后,这座漂在水上的闲适小城迈进了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一度让绍兴人忽视了对河道的保护。全长12 公里的环城河,久未疏浚,

2、淤积严重,石砌的河坎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有些河段只剩下赤裸裸的倾斜泥岸,因水而发达的酿酒业、印染业排出的污水,使环城河变得又黑又臭,沿河居民随意搭建、放养禽畜、倾倒垃圾。 对于这座有着 2500 年建城史的水城绍兴,如何改善河道水质,重现古越韵致,再现梦里水乡?这是一个城市宜居与品质的理想,更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绍兴市先期投入 6000 万启动资金,并配以大量优惠性政策,水利部门着手进行规划、拆迁、开发水利地产,再将地产收益用于工程建设,而水利地产本身也成了环城河风貌的组成部分。徐智麟介绍“经营水利”的理念:“水利需要经营,需要管理,但不是单纯的卖土地就是经营水利。 ” 作为绍兴第一个城市防洪河

3、道综合整治工程,环城河的治理与开发涉及面广,要求标准高。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不是单一地就城防抓城防,而是把城市防洪、城市建设、环保、文化、旅游五大功能结合起来,率先探索经营水利发展思路。 ”据此,绍兴人不惜“把钱扔进水里” ,换来了一副粉墙黛瓦相映白玉长堤的古城水乡美丽图景。 环城河的古韵今风离不开绍兴水质的提升。旧三年与新三年的清水工程成效颇为显著,而曹娥江引水工程则是清水工程的关键所在。 绍兴地势南高北低,南有会稽山,北有杭州湾,河水自南向北流入杭州湾,而此前城市南部山区的水资源几近枯竭,平原河网已成为一潭不流动的死水。曹娥江引水工程应运而生,其大闸的兴建使曹娥江改赶潮河为内河,每年将

4、2 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引至平原河网,经过绍兴城区后又流入曹娥江出海口。 那么绍兴曹娥江大闸的建设则是在曹娥江河口段淤积严重,原闸口防潮、防洪、排涝功能消失殆尽的形势下,结合了绍兴市打造滨海新城的发展愿景开展起来的,堪称新时期水利工程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河口大闸” ,曹娥江大闸肩负着防潮、防洪、治涝的重担。去年 8 月,曹娥江大闸通过了国家水利部专家组的评审检阅。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改善、环境美化与当地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为建设绍兴滨海新城创造了条件” ,水利部专家给予曹娥江大闸很高的评价。 曹娥江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水利工程的景观

5、功能。分为观光廊道、工作桥与管道间的曹娥江大闸,成为游客观赏钱江大潮,体验泄洪时白浪滔天、雷霆万钧的洪流之景象必到之处。加之文化景观、绿色植被的环抱与穿插,曹娥江大闸水利风景区成为感受人类水利文明的特色观光项目。 “引水功能发生了从灌溉到生态的根本变化,这座千年古城、碧水灵动的水城风貌才得以重现今朝,而决定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绍兴人的治水理念的升华。 ” 徐智麟说。 打造水景观 去年 3 月,旅游微电影樱为爱情正式上线:因车祸失忆的女孩独自来到绍兴,一路上,女孩坐乌篷船穿过河道、漫步于仓桥直街、流连于鲁迅故居,来到宛委山等樱花盛开的地方这部微电影仅仅用了 10 分 39 秒就深深打动了众多网

6、友的心,也开启了绍兴旅游的“微营销时代” ,而这正式绍兴“全城游”的缩影。 “坐三轮、游古城;坐乌篷、游水乡”的绍兴古城文化体验游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绍兴美,到底美在哪里?“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 。古诗里的绍兴,街随河走,河连桥路,古巷深处的酒旗风,老台门里的饭菜香,夜排档中的灯火市声,环城河上的桨声橹影 徐智麟这样描述, “水是上天赐给绍兴人的美物,对绍兴人来说,水域面积要比绿化面积重要得多,在八个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中,绍兴市建成的水域面积是最大的,只可惜在绍兴古城 8.3 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建国前后共填了 17 条河。如果不填的话,绍兴不是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而该称

7、为世界威尼斯。 ” 拥有这么好水乡风光,绍兴旅游该如何保护,如何开发? 作为中国大运河中最精致最具文化含量的河段,浙东古运河绍兴段的保护与开发是绍兴市打造水景观的重中之重。 如果说绍兴是一本漂浮于书中的水墨,那么默默流淌了 1700 年的古运河则是这水色挥舞的浓重之笔。对浸染于浓郁的古韵气息中的绍兴人来说,恢复运河古貌是他们心中难以磨灭的情结。 如今古运河修复即以“传承古越文脉,展示水乡风情”为核心思路,为了重现 2500 年前的吴越风情,让原汁原味的沿河风物传递历史文化信息,绍兴市千家万户收集古旧材料,选出古树古木, “一古到底,古为今用” 。 古时绍兴多以条石、石板铺路建塘,老石材记载了风

8、月沧桑之变迁,印刻了人文乡土之记忆。抱着“为对历史负责,抢救性保护古石构件”的想法,工匠们奔走于千村万落,搜寻散落于民间的老条石、老石板、老石雕或残缺不全的石制品。几经努力,共收集了2 万余米老条石、2 万多平方米老石板,及一批被拆除散落的古石亭、古牌坊、古桥、古文化遗存石构件。修复河堤所用的石材,85%用的是老条石、老石板,还移建和组建了 20 多座古桥。饱经苍桑的老石材与流淌了数千年的古河流相得益彰,浓浓的古意透溢出多少岁月的积淀。 随着绍兴水城风貌的逐渐恢复完善,困扰绍兴旅游业发展多年的旅游体制改革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2009 年,绍兴完成了旅游体制改革的华丽蜕变,撤销旅游局,组建旅游委

9、,文旅集团与震元集团合并组建旅游集团,黄酒集团加强对旅游业的投资,这一系列改革无疑成为疗治绍兴市旅游经营管理主体分散、职责不清、合力不强这一“硬伤”的手术刀,也为“全城游”的发展装上了强力引擎。绍兴“全城游”率先聚焦于 8.3 平方公里的绍兴古城,以护城河为边界,界内不再拆旧建新,部分风貌协调的高楼新房改头换面,甚至拆新仿古进行重建,老城区旅游六要素逐渐完善,控制交通流量,只允许公交车和旅游三轮车行使,目前已有四条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完成。 以水为线连珠成串,环城河、大环河、古运河、市区内河撑起古城“脊梁之骨” ;古居、古街、古桥、古墓、古玩和无形的风情组成古城“血肉之躯” 。 “城是一个景,景即

10、一座城” ,这座全城入景的城市,正让无数人为之心动神往,沉醉其中 文化绍兴 杭州因西湖而名,绍兴因鉴湖而名。一座有水的城市,一定是一座充满灵性的城市。 如果没有水,如今的绍兴会怎样?如今的绍兴人又会怎样?或许你不敢想象,这样的绍兴会同其他城市并无差别,不会有“城在水中、水绕城走、水巷纵横”的蜿蜒曲折,不会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不会有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不会有陆游唐婉的“红酥手、黄藤酒” ,不会蔡元培的“自由之风” ,更不会有鲁迅的文学风骨。 水是上天赐予绍兴的珍贵礼物。绍虞平原一年中有 1/2 是阴雨天,平均降水量达 1400 毫米以上,大自然决定了这块平原的河网纵横与湖泊棋

11、布,并孕育了古越地鼎盛的城市文明,更创造了绍兴魅力无限的时代文明。 绍兴人与绍兴水相得益彰,徐智麟说道:“绍兴人拥有着天然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自信,绍兴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以文化为根基,并且自信能够做好。城市水利的环境、生态、景观、经济诸功能无不以文化为基石,离开了文化,单是挖河、砌?,就只能是农田水利建设,就缺乏内涵,没有灵气。 ” 水利工程与水文化在绍兴处处融合, “在具体的工程中,除了用先进文化引领指导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城市的个性,要凸显地域文化的特色,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提升水环境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绍兴环城河、古运河的展馆陈列、楹

12、联匾额、刻字图雕、装饰铺装在提升水环境整治工程内涵、彰显绍兴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亦将水的物质、精神、景观、文化理念融入水环境的建设工作和市民的生活当中。 而曹娥江大闸更是水文化挖掘与新建的集大成者,在大闸建设中,绍兴人充分挖掘了古三江闸的历史文化,精心篆刻“名人说水”108 尊奇异顽石散布在景区中, “娥江十二景”则是曹娥江文化水利景观的极致体现。 “涉及有关文化的工程,我们有专门的专家队伍咨询把关,并亲自施工,贯彻意图于始终,实行终极关怀,大到大型浮雕墙的设计施工招投标,小到一幅书法的尺寸与书体,任何中间工序的设计意图异化,都会曲解绍兴的文化内涵。 ” 徐智麟介绍,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文化既在规划之初参与,更在竣工以后装饰完善,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在时代景象不断变化的今天,绍兴人努力将水文化与工程建设、旅游发展进行融合。 “十二五”期间,在“一湖两河多点”的水文化景观布局规划的引导下,鉴湖工程正步步推进。未来,鉴湖将成为超越目前绍兴市古运河、曹娥江和汤浦水库三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精品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