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3208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工程路基试验段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 号;(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试行)(Q/ZTG21200-2006);(6)、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8)、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指南TB10118-99;(9)、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GB10102-2

2、004;(10)、区间路基横断面设计图;(11)、-0107图;(12)、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要求;(13)、我分部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1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铁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1、工程范围第工程队驻地位于境内。本区间路基位于区间,施工里程为DK824+055.59 DK826+324.14。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填筑、路基基床加固、路基过渡段、地基加固、路堤边坡防护、路堑边坡防护、排水系统等。2、主要技术标准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如下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形式:双块式无砟轨道双线路基

3、;速度目标值:350km/h;正线数目:双线;间距 5.0m;最小曲线半径:4000m;最大坡度:20,特殊地段 30;列车类型:动车组;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3、试验段概况为满足连续长度不小于120米,并具有代表性,将试验段选在DK825+610DK825+730段,全长120m,满足设计要求。路基顶宽13.6米,平均填筑高度4m,土石方填筑10000方,填料为来自路堑挖方中的优质原料经破碎、筛分后按比例集中拌合生产A、B组填料。基底上部覆盖4-3黏土,下部为28-3灰岩。填筑范围内地势平坦,无不良地基,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造物,具

4、有填筑施工连续、完整的优势。施工时结合永久性排水做好临时排水工作,要求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防止雨天积水浸泡路基。三、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和施工计划1、试验目的针对本段落路基填料的种类和机械情况,选择长度120m具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级配曲线、铺摊厚度及碾压遍数等),进而研究填料性质、施工工艺、检测方法等的合理性,从而指导下步路基施工。2、试验内容A、B组填料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及检测手段。3、施工计划试验段施工计划起讫时间: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20日。四、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1、人员安排路基试验段由项目队统一组织协调,机

5、械队施工。项目部领导、技术、安全、质检、物资、试验、测量及劳务人员需全部到位,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主要施工人员表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1 项目经理2 项目总工 全面负责路基试验段的技术工作3 队队长 负责组织生产4 队副队长 负责机械调配5 工程部长 协助总工做好技术服务工作6 试验室主任 全面负责试验工作并处理试验数据7 安质部长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工作8 物资部长 物资保障9 测量班长 桩位复核10 测量员 测量标高11 技术员 配合测量工作12 技术员 配合测量员并记录数据13 试验员 试验检测14 试验员 试验检测15 劳务班组 20人2、机械设备投入情况试验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挖

6、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填料,推土机初步平整,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平地机修整填筑表层。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所示: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表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产地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 挖掘机 神刚 320002 台2 推土机 T140 型 1 台 河北 清表、填方3 振动压路机 BM25 1 台 三明 填方4 平地机 YC180 1 台5 自卸汽车 20t 4 台 济南 运土6 装载机 ZL50 1 台7 填料集中拌合站 1 套 拌合7 洒水车 8t 1 台 洒水8 打夯机 1 台3、试验、测量仪器投入情况本次试验段投入的试验、测量仪器见下表所示:主要仪器设备表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7、 数量 技术状况1 水准仪 DSZ2 1 良好2 全站仪 Nikon DTM452c 1 良好3 K30 平板载荷仪 K-30 1 良好4 灌砂筒 30 1(套) 良好5 变形模量 EV2 测定仪 1(套) 良好6 动态变形模量测定仪 1(套) 良好7 电子称 2(台) 良好四、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导线点计算坐标进行测量放样已完成。施工前将进行复查、加密。编制实施性沉降观测方案,配备测量人员、测量设备,于DK825+650和DK825+700两处断面的路肩和中线处设置沉降观板观测。当填筑高度小于两米时,每两天观测一次,超过两米时每天观测一次,并做好

8、记录。当沉降速率较大时,还应加密观测,做好记录的同时收集好相关的资料。 按照试验段实施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习技术规范及要求。 明确试验方法,配备实验仪器和专业人员。具体为平板荷载仪一套;灌沙桶、动态变形模量、变形模量各一套。专职实验员不少于一名,经培训合格并对路基检测工艺谙熟。(2) 现场准备: 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试验段的协调工作己做好。 试验段施工用土集中堆放,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填料拌合站已完成验收。 对沿线调查路基范围内地上地下管线进行复检、复检地表地下水、岩溶注浆整治。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原地表植被进行清除并挖除树根,清除地表松软表土及腐殖土并集中堆放

9、,待路基成型后,将表层耕植土培填到路基边坡,以便边坡的植草绿化工程。并做好临时排水。 清表完成后对此段路基基底采用重型机械碾压,要求压实标准E V2不小于45Mpa。(3)地质资料核查在填筑前对路基基底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勘,以核查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原因而造成路基产生较大的变形。具体实施如下: 补勘方法:根据线路路基的不同地质情况,选用标贯、静力触探二种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进行现场勘测,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判断。 补勘密度:沿路基中线先用静力触探仪触探每个断面左、中、右三点,进行初步补充勘探。对发现有问题的地段再加大补勘密度,并采用其它补勘方法进行验证。 对于填筑高度小于2.5m的路堤,

10、其基床范围内承载力不能满足0.18MPa或Ps1.5MPa时,或填筑高度大于2.5m的路堤,其基底承载力小于设计承载力时,会同设计、监理进行现场勘察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对于勘探发现岩溶地段进行注浆整治。2、A、B组填料1 、填料及压实标准:本试验段采用路堑挖方段挖出的原料进行筛分,生产设备工艺为三级破碎。各部位填料类别及压实标准,需满足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要求。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土及粗砾土压实系数K 0.92 0.92 0.92地基系数K30(MPa/m) - 110 130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250 - -2、A、B 组填料根据设

11、计要求,本区间路基基床底层及基床底以下均采用 A、B组填料填筑。本区间 A、B 料来源于路堑挖方。选用路堑中的硬质岩作为 A、B 组填料的料源,通过填料生产加工,集中供应路基填料。通过生产场加工,集中供应。基床底层 A、B 组填料最大粒径6cm,基床以下 A、B 组填料最大粒径7.5cm。生产工艺流程A、B 组填料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A、B组填料生 产工艺流程图100mm 石块弃碴分选块石解小过 100mm 振动筛破 碎 机填 料 检 验900mm 块石900mm 混 碴出 料(A、B 组)填料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弃碴分选:根据路基填筑的不同部位,对路堑中原料进行相应的分选。选用路堑挖方中的硬质

12、岩石加工 A、B 组填料进行路基填筑。将弃碴块径大于 900mm 的进行二次解小,用皮带输送机将混合料输入破碎机破碎,再经孔径为 75 mm 的振动筛筛分,使其生产填料的粒径全部小于 75mm,振动筛下 A、B 组填料分别隔离堆放。堆放料时用装载机在振动筛出料口处及时转运,分层堆放,防止形成自然坡角的料堆,避免颗粒发生离析,以保证成品填料颗粒级配的均匀性。对破碎筛分的集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等项目分批进行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正常情况下,级配碎石每生产 10000m3抽检一次颗粒级配,分析评价级配的波动情况,并进行颗粒密度试验,为检测填筑施工的压实质量提供标准参数。 填料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出料级

13、配情况,当出料级配发生明显变化时,增加抽检试验次数,将级配相差较大、细粒含量小于15、1530和大于 30%的集料,按 A、B 组填料的标准分别堆放。3、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筑1、填筑方法根据本段地势平坦、地貌单一的特点,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案,按照路堤设计的横断面自下而上逐层填筑。2、施工工艺流程图3、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由精测队对现场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路基中线及两侧坡脚,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两侧坡脚各加宽 50cm。工程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共同在DK825+620、DK825+640、DK825+660、DK825+680、DK825+700、DK825+720 横断面处,按照中线、左右距

14、中线 6.7m 处测量基底标高。 松铺布土:填筑中,按照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为方便比较,路基试验段第一层虚铺按 35cm、第二层虚铺按 40cm、第三层根据前两层实验参数调整虚铺厚度保证虚铺厚度最接近30cm。填土厚度采用量出每车土的放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灰线画格,在每格内卸入一车料。 摊铺整平:首先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竿示线初步推平,初平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细平整,并将路基做成 4%人字横坡利于路基表面排水,精平后由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共同在DK825+620、DK825+640、DK825+660、DK825+680、DK825+700、DK8

15、25+720 横断面处,按照中线、左右距中线 6.7m 处测量虚铺顶面标高,确定实际虚铺厚度。 填料初压: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 25T 振动压路机。根据由“两侧向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两遍,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以适宜土体强度增长。碾压时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碾压到边,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沉降观测点周围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打夯机夯实。 压实检测: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以 K30 和空隙率为主控指标,E v2和 Evd作为填高 90cm 时的检测指标。同时,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共同在DK825+620

16、、DK825+640、DK825+660、DK825+680、DK825+700、DK825+720 横断面处,按照中线、左右距中线 6.7m 处测量压实后顶面标高,确定实际压实厚度。 续压检测: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检续检,每强振一遍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同前。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次数、压实质量等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应详细记录填料类别、含水率、机械种类、碾压遍数、行驶速度、摊铺厚度、不同压实遍数后的压实厚度及对应实验数据。以 EXCEL 表格形式,对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碾压遍数及强振遍数、含水率及试验数据进行对应记录,同时绘制关系图。 后续实验:第二层按虚铺厚度 40cm 进行施工,试验方案同上。第三层根据松铺系数结合试验参数确定松铺厚度,试验方案同上。试验检测增加动态变形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