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2032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摘要: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的信任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社会化媒体使用者为研究对象,结合访谈研究结论(即易用性、有用性、依赖性、参与性、对话性、社区化、连通性对酒店消费者行为有影响)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将感知价值与信任引入作为中间变量,将易用性、有用性、依赖性、参与性、对话性、社区化、连通性作为自变量,以消费者行为作为因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和提出假设,通过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社会化媒体的易用性、有用性、互动性、社区化、连通性正向影响酒店消费者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酒店企业开展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2、;酒店;消费者行为 随着国际酒店集团和本土酒店集团的不断扩张,我国酒店业早已进入买方市场,进入微利时代。如今,社会化媒体风生水起,不但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消费模式,酒店业的营销战略也悄然顺势而变,很多酒店开通了微博、微信、拍摄了微电影,说明其已意识到通过社会化媒体,酒店将有更多机会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的延伸与塑造中来,同时,在这一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酒店品牌也会被消费者逐渐认同与信赖。可见,社会化媒体已经影响到酒店企业的营销手段,而本文对于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研究,可以帮助酒店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也期望能为目前酒店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提供借鉴。 1.研究方案设计 1.1 理论基础 1.

3、1.1 信任理论 营销学中对信任的研究主要是对信任在客户关系维护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关注。Crosby(1990)指出信任是消费者认为销售人员会站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行事的一种信念。Moorman et al. (1993)认为信任是合作的双方彼此对于合作伙伴有信心并乐于依赖对方的一种意愿。Morgan & Hunt(1994)认为信任是指合作双方对于彼此的可靠性和诚实性有充分的信心。本文将信任定义为酒店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度及其用户能力的信心。 1.1.2 感知价值理论 目前在消费者感知价值概念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诠释。Zeithaml(1988)认为感知价

4、值是消费者通过对感知利失与感知利得间的权衡,从而产生对一个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Monroe(1991)认为消费者对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相权衡形成感知价值。Butz(1996)认为感知价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并使用过后所感知到的产品附加价值,从而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了某种情感联系。王高(2004)认为感知价值是消费者从所购买到的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感知利益与消费者为获得该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感知成本之间的比较。本文认为酒店消费者在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获取酒店相关信息或预订酒店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知利益与其所付出的感知成本之间的权衡构成酒店消费者感知价值。 1.1.3 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

5、nology Acceptance Model,?称 TAM) ,是Davis 于 1989 年在研究个体对信息系统的接受程度时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提出的一个模型,旨在研究个体接受或拒绝信息系统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如图 1-1 所示, TAM 通过几个简单的概念,清楚地说明了用户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因此很适合将其作为理论基础,本论文将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拓展模型作为理论基础。 1.2 模型构建方案 本文的模型构建将通过三个步骤完成: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初步探寻社会化媒体对于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理论推导进行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1.3 访谈研究 根据实际访谈,笔者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做了归纳与

6、提炼。 1.4 模型构建 基于社会化媒体,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的信任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结合访谈研究的结论,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将感知价值与信任引入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将易用性、有用性、依赖性、参与性、对话性、社区化、连通性作为自变量,以消费者行为作为因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如图 1-2 所示。 1.5 变量定义和研究假设 1.5.1 易用性和有用性 笔者将技术的有用性定义为酒店消费者感知使用某社会化媒体可提高搜索酒店信息效率的程度;将易用性定义为酒店消费者感知某社会化媒体易于使用的程度。同时,提出假设: H1a:易用性正向影响社会化媒体有用性。 H1b:易用性正

7、向影响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 H1c: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 H1d:有用性正向影响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 H1e:有用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 1.5.2 依赖性 笔者将依赖性定义为酒店消费者对于使用社会化媒体查询酒店信息的依赖程度。同时,提出假设:H2a: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H2b:社会化媒体使用的依赖性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1.5.3 参与性 笔者将参与性定义为酒店消费者在社会化媒体中主动获取、分享相关信息和积极响应相关活动的表现。同时,提出假设:H3a:参与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H3b:参与性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1.5.4 对话性 笔者将对话性定义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

8、,酒店企业和消费者以对话形式进行交流沟通的互动行为。同时,提出假设:H4a:对话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H4b:对话性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1.5.5 社区化 笔者将社区化定义为通过社会化媒体,酒店消费者加入某社区就酒店相关话题和其他消费者进行讨论、咨询、解答等的行为。同时,提出假设:H5a:社区化正向影响感知价值。H5b:社区化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1.5.6 连通性 笔者将连通性定义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酒店消费者可以通过链接分享或了解更多酒店相关信息或进行酒店预订。同时,提出以下假设:H6a:连通性正向影响感知价值。H6b:连通性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1.5.7 信任 笔者在 3.1 理论基础中已

9、将信任定义为酒店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度及其用户能力的信心。同时,提出以下假设:H7a:认知信任正向影响消费者行为。 1.5.8 感知价值 笔者在前文中已将感知价值定义为消费者在获取酒店相关信息过程中的综合感知偏好与评价。同时,提出以下假设:H8a: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行为。 1.6 问卷设计 本论文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甄别部分,主要调查消费者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等;二是主体部分,主要测量酒店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的接受程度等;三是基本信息,主要调查酒店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月消费水平情况。 2.数据收集与分析 2.1 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观测变量达 32

10、个,按照测量问项与样本数比例 15 的最低标准,笔者将发放 250 份调查问卷。最终,网络电子问卷回收 77 份,纸质问卷回收 141 份,其中无效问卷 5 份,有效问卷213 份。本研究将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2 问卷信度分析 本研究 10 个变量的 Cronbach 系数都大于 0. 7,虽然某些变量信度较低,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本问卷总体来说信度尚可。 2.3 问卷效度分析 2.3.1 自变量效度分析 本研究得出数据 KMO 值为 0.740。同时,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值为 2304.971,显著性概率为 0.000,各变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适合因子分析。本研

11、究的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 6 个因子,6 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72.496%,说明这 6 个因子能较好解释原有变量所包含的大部分信息。由于适合提取 6 个公因子,与本论文原模型不同,因此得将正交旋转后的各因子重新归类,将那些在不同因子间重复载荷以及因子的载荷绝对值小于 0.5 的问项删除,最终得出 6 个特性,即依赖性、互动性、连通性、有用性、对话性、易用性。由于互动性是参与性和对话性合并而得,所以对其重新定义:互动性是指酒店消费者主动参与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各种营销活动以及与酒店企业相互交流沟通的表现。 2.3.2 中间变量效度分析 首先进行 KMO 值计算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12、,适合因子分析。提取 2 个公因子,2 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63.582%。接着,再进行正交旋转。8 个测量问项相应的因子载荷绝对值均大于 0.5,因此保留这 8 个问项。 2.3.3 应变量效度分析 首先进行 KMO 值计算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适合因子分析。提取 1 个因子,1 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65.401%。4 个测量问项的因子得分均大于 0.5,因此保留这 4 个问项。 2.4 模型修正 本文根据最终因子分析结果,共提取 6 个公因子,与之前假设的因子有别,修正后的模型如图 2-1 所示。对假设也作相应修正,将 H3a、H3b、H4a 、H4b 这 4 项假设修正为 2

13、 个假设:即 H3a: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正向影响酒店消费者的感知价值;H3b: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正向影响酒店消费者的认知信任。 2.5 假设模型验证 本研究使用 AMOS21.0 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前文已有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社会化媒体特性变量和酒店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最常用的最大似然估计进行模型运算,选取GFI、NFI、IFI、CFI 和 RMSEA 共 5 个指标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假设模型的初次拟合结果如表 2-1 所示: 由于拟合指标与合理值之间还有差距,表明假设模型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修正。 经过修正之后,最终得到了一个拟合程度较好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如表

14、2-2 所示: 3.研究结论 H7、H8 成立,可得出:酒店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认知信任越强,购买意愿就越强。 H1a、H1b 成立, H1c 不成立, H1d、H1e、H2a、H2b 成立,可得出,社会化媒体的有用性越强,酒店消费者就对其越依赖,购买意愿也会越强烈。社会化媒体的易用性虽然可以影响酒店消费者感知的有用性和依赖性,但不直接与酒店消费者行为成正相关关系。 H3a、H3b 成立,可以得出: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性越强烈,购买意愿就越强。 H5a 不成立,H5b 成立,可得出:社会化媒体的社区化与酒店消费者行为成部分相关关系。 H6a 成立,H6b 不成立,可以得出:社会化媒体的连通性与酒店消

15、费者行为成部分相?P 关系。 4.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酒店营销策略与建议 本论文研究了社会化媒体对酒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出了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酒店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社会化媒体的易用性、有用性、参与性、对话性、社区化、连通性。结合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酒店营销策略给出以下几点建议:进行快捷有效的内容传播;注重网络口碑;进行“活动+娱乐”式营销;进行多平台互动营销。 参考文献: 1Crosby, L. A.,Evans, K. R.,& Cowles 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service selling: an interpers

16、onal influenc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3):68-81. 2Morgan, R. M.,& Hunt, S. D.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 20-38. 3Alarie A Zeithaml.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a means 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Journal of Marketing,1988(52):33-53. 4James, F. Monroe.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M.New York: Arts & Licensing International,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