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2005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调工作中化探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摘 要:本文分析了异常评序的常用指标及方法;应用实例对不同阶段异常评序方法的选择应用做了示例。提出: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异常评序方法;地球化学指标的选用不是越多越好,从描述地球化学数据基本特征出发,每一个基本特征选一个指标,做到不重、不漏、全面客观评价异常。 关键词: 矿调;化探异常;评序;指标 前言 区域矿产地质调查(以下简称矿调)目的是综合应用地、物、化、遥等调查方法,全面评价调查区成矿潜力,圈定找矿靶区,提供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在矿调工作中运用了 1 万5 万、1 万1 万两种不同比例尺度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不同的阶段应使用不同的

2、异常评序方法。 异常评序的目的是:按异常各项指标将其成矿潜力定量化,按“高、大、全”的准则对异常的找矿潜力进行排序,为异常筛选、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异常评序的基本方法原理是:对圈定的大批异常,将异常地化指标、地质指标定量化,依据各定量化指标计算异常综合得分,进行排序,排在前面的异常认为是成矿潜力大的异常,可择优进行异常查证。 1. 异常评序指标 众所周知,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长期性、多期性和复杂性,元素含量值是成矿地质地球化学作用的最终“数字化”体现,是地质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为了研究化探异常和工业矿床之间的相关性,异常评序中应对成矿地质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考虑,其应用的方法指标

3、分为地质指标、地球化学指标两大类。 1.1 地球化学指标 (1)元素富集程度:元素富集程度与矿化程度关系密切, 异常内元素的富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形成工业矿体。一般,异常含量达到矿石边界品位 1/10 以上时,在异常内均能发现与该元素有关的矿化。常用的表示元素富集程度的参数有算数平均值() 、最大值(Max) 、衬度()等。衬度能反映出平均值与下限的偏离程度,是一种无量纲的量,消除了不同元素间自身含量水平的差异,便于不同元素、不同异常间对比。 (2)?常面积(S):一般情况下异常源规模越大,原生晕和由剥蚀、扩散作用而形成的次生晕相应也越大。经验表明大型金矿床(田)区域性异常面积达 100km2

4、 以上,中型金矿床则为几十km2、小矿及矿点多数为数 km2。有价值的矿化异常,其成矿元素异常亚内带面积应大于 0.2 km26。 (3)元素离散程度:从成矿角度分析,矿化点、矿化体是高于背景值数倍的“异常点” , “异常点”越多、偏离背景值越大、数据越离散,越有利于成矿,说明蚀变矿化规模越大、越强烈。常用的参数有标准离差、最大值、变异系数 Cv(Cv=标准离差/平均值) 。变异系数,是一种无量纲量,消除了异常含量水平对数据离散程度的影响,使得不同异常之间便于比较。变化系数越大,数据越离散,越容易成矿。 (4)综合参数:类型较多,多为上述三个基本参数的数学组合,赋予不同的地质意义。如矿化蚀变强

5、度 Kq、NAP 值等。 (5)NAP 值:NAP 值为一综合参数,是异常富集特征和面积两个指标的综合反映。NAP 值是谢学锦首先提出的, NAP=衬度*异常面积。 1.2 地质指标 依据成矿的四要素“源、热、运、储” ,确定异常评序的地质指标主要有:异常区地质单元含矿性、有无提供成矿热源的侵入体、是否发育有利的导矿容矿构造等要素,对异常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定量打分。 2. 异常评续方法 目前异常评续的方法比较多,运用的指标参数不尽相同,可以分为两类:综合指标权重法和多参数排序法。 2.1 综合指标权重法 在对异常分类的基础上,以地球化学信息、成矿地质条件为基础,对地球化学指标和成矿地质条

6、件打分、赋权求和,按和值大小进行排序。 2.2 地化指标排序法 (1)多指标综合评序法:应用纯地球化学指标进行评序,常用的指标有:异常点数、面积、极大值、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衬度、NAP 值、浓度分带等参数,各生产单位选用的参数组合不尽相同。表 1 为陕西省地矿局物化探队异常评序表样式,对 8 个单指标分别进行排序,再求总序数,总叙述小者,异常成矿潜力较大。 (2)单一指标评序法:常用异常规模、NAP 值等单一指标进行排序,方法简单。 3. 运用实例 以笔者参与完成的项目为例,对异常评序方法应用加以实例说明。该项目为四幅 1 万 5 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开展 15 万地球化学测量 15

7、15 km2,圈定综合异常 48 个,选定 Ht39、Ht37 两个钨钼类综合异常重点查证,在两个异常区开展 11 万地球化学测量 20 km2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后续探槽揭露圈定四条钼矿体。 3.1 15 万化探扫面阶段异常评序 3.1.1 综合异常的分类 1 万 5 万异常评序的第一步是按异常的主成矿元素对综合异常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异常进行评序,这一步对区化异常的评序尤为重要。对每一个综合异常计算各元素的规模,按规模大小排序,选择排名前三名的元素作为该异常的主成矿元素。依据主成矿元素组合特征将全区 48 个综合异常分为:铅锌银、金砷锑汞、钨锡铋钼、铜镍铁四类异常。 3.1.2 异常

8、评判打分 对异常的评判打分方法、选择的地质、地化指标如图 1 所示,各指标具体赋分规则,如下: (1)地球化学信息指标 A 元素组合:根据综合异常的分类,确定每个分类标准元素组合:(a)亲铜中低温类异常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及 ASSbHgAu 两个亚类;(b)高温钨钼族异常元素组合:为WMoSn;(c)铁族异常元素组合为:CuCrNiFe。 异常组合得分=主要元素出现个数该类异常中主要元素个数10。 B 异常强度:各类异常按其主要元素组合将衬度累加,累加值最大值赋 10 分,其它各异常的强度得分=衬度累加值该类异常中衬度累加最大值10。 C 异常规模:各类异常主要元素的异常规模累加

9、求和,该类异常主要元素异常规模累加值最大者赋 10 分,其它各异常的规模得分=主要元素异常规模累加值该类异常中主要元素异常规模累加最大值10。 (2)地质信息指标 A 地层:测区主要含矿地层为长城系、奥陶系,故异常全部位于上述地层计 5 分,部分位于计 3 分。 B 构造包括断层(破碎带) 、褶皱、断层褶皱组合等。两个以上构造组合计 5 分,单一构造计 3 分。 C 岩浆岩:工作区内与成矿相关的岩体主要为印支燕山期岩体,异常区内分别有、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岩体,计 3 分。 D 矿化显示标志:包括矿(床)点、矿化点、矿化蚀变等分标志,其中多个矿点计 8 分,单一矿点计 5 分,多个矿化点计

10、5 分,单一矿化点计 3 分,矿化蚀变计 1 分。 经综合评判,Ht39、Ht37 两异常为对钨锡铋钼类排名第一、第二名异常,部署 1 万1 万化探进行重点查证。 3.2 11 万化探扫面阶段异常评序 1 万 1 万化探扫面布设在 Ht39、Ht37 两异区,主成矿元素为钼,面积 20km2。异常区地质背景?橹猩?代的二长花岗岩,以 8ppm 为下限圈定钼单元素异常 27 个。 冯伟华(2015)对 11 万化探评序指标的选取进行了对比研究,详见论文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方法的应用 。对比证明:应用“面积、最大值、平均值、变异系数”4 指标,方法简单,可以快速准确的识别矿致异常。应用四指标

11、对异常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的五个异常进行探槽揭露,均发现钼矿体。 4. 结论 4.1 在矿调项目中,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评序方法。 (1)15 万化探扫面阶段,圈定的异常数量多、范围大,各综合异常主成矿元素、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不同,适用综合指标权重法,可以客观全面的评价异常的成矿潜力。 11 万化探扫面一般按主成矿元素分 23 个区块布设,各区块内异常的成矿地质条件相近,主成矿元素相同,所以:在第二阶段对 1 万 1 万化探异常评序,不必再考虑成矿地质条件,对成矿元素异常采用纯地球化学指标即可。 (2)1 万 5 万化探异常评序的前提是按主成矿元素对异常分类,对同一类异常排序结果才具有可比性。

12、(3)在 1 万1 万化探异常评序中,地球化学指标的选用不是越多越好,选用“面积、最大值、平均值、变异系数”四指标即可,其评序方法简单、结果客观、真实,可有效识别矿致异常。 参考文献: 1 冯伟华, 李怀敏, 李宁,等. 大比例尺化探工作中异常评序的指标选择J. 西部资源, 2015(3):8183. 2 曾春明. 鄂东南区域化探异常评序及找矿意义J. 中南冶金地质, 1998(2):5357. 3 龚鹏, 马振东. 矿产预测中区域化探异常的识别和评价J.地球科学, 2013(S1):113125. 4 谢学锦.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第四分册,区域化探M. 地质出版社, 1979. 5 刘崇民, 李应桂, 史长义. 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指标的量化研究J. 物探与化探, 2000, 24(4):241245. 6 任天祥. 区域化探异常筛选与查证的方法技术M. 地质出版社, 1998. 7 丁矢勇. 化探异常评价的几个准则J. 地质与勘探, 1992(2):4146. 8 李华明, 李玲. 内蒙古额济纳旗基东地区化探异常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J. 西部资源, 2016(3):66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