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1946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一年三月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2目 录1 项目建设概述 .12 项目建设情况 .32.1 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 .32.2 各项建设任务开展情况 .33 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效 .503.1 毕业生质量明显提升 .513.2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513.3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524 特色与亮点 .524.1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经营性实训教学工厂 .524.2 创新了“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534.3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引领课程教学改革

2、方向 .535 主要经验与体会 .545.1 政府支持,行业依托,校企合作是示范建设的保障 .545.2 转变观念是示范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 .545.3 科学管理是示范建设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556 下一步打算 .566.1 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66.2 继续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566.3 稳固校企合作关系,提升面向企业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6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1 项目建设概述2007 年 10 月,教育部、财政部确定我院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批准为中央财政

3、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于 2008 年 5 月获得批准。本项目总预算 1600 万元,总计完成支出 1548.11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 722.58 万元,地方财政资金投入 423.5 万元,学院自筹资金投入 145.03 万元,企业投入设备价值 207 万元。主要用于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275.19 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 181.51 万元,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027.3 万元,用于制度建设 5 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 59.11 万元。 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主线,秉承学院“产学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重要原 则 ,构建了汽

4、车检测与维 修专业“ 双证融通,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以“ 专业发展、学生受益、企业受用”为主旨,采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在完善师资结构、实训设备、运行机制与制度措施保障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双证融通,工学 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4 门,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 1门,自治区 级精品课程 2 门,完成了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本教学团队有 16 名专职教师和 17名企业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有 6 人次赴国外进修,113 人次参加校内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

5、告2外短期培训,16 人次下厂挂职锻炼。成为了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学队伍。2009 年,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拥有广西区高校教学名师 1 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整形技术分委员会副主任 1 名,广西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 1 名。实验实训条件日趋完善。构建了功能完善、技术领先、资源共享,融教学、培训、 鉴定、服务、生产“ 五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使用面积达4231.04 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达 1260 万元。加强校企合作,签约 30家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制度,加强了内涵建设。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汽车专业人才的孵化器,目前毕业生一次

6、就业率高于 97.5,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高于 90。由于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拥有学 历和技能双证书,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同步发展。完成省级或企业科研课题 7 项;为企业开展多项技术服务项目,发表论文 11 篇。开展了 1000 人次以上的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并为对口支援职学校提供师资培训 30 人次。2 项目建设情况2.1 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 预算 支出 完成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3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学院自筹合计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投入设备值学院自筹合计 情况硬件建设 404 490 10 904 388.80 423.50

7、207 8.00 1027.30 113.6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制度建设 6 0 0 6 5.00 0.00 0.00 5.00 83.33%师资队伍建设 123 55 20 198 109.81 0.00 71.70 181.51 91.67%其中:外聘兼职教师 41 41 82 39.20 42.50 81.70 99.6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287 5 7 299 268.97 0.00 6.22 275.19 92.04%专业群 0 138 55 193 0.00 0.00 59.11 59.11 30.63%合 计 820 688 92 1600 772.58 423.50

8、 207 145.03 1548.11 96.76%2.2 各项建设任务开展情况2.2.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情况2.2.1.1 依托地方经济,形成“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机械制造业在柳州工业门类中一直有着相当突出的地位,柳州作为四大汽车整车(一汽柳特、二汽乘龙、上汽通用五菱、重汽运力)生产基地及配套企业群正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近年来,随着柳州经济的发展,汽修行业对一线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用人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能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群从事汽车机电维修、车辆调试及装配、汽车性能检测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

9、人才。因此,原有的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操作技能训练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合市场需求。本专业通过召开行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分析会,依据职业岗位需要,结合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和柳州市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状况,针对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并实践了 “双证 融通,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学生素质、技能、能力的全面提升,又满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4“双证融通 ”是指把职业资 格认证和行业企 业认证内容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和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到学历教育教学计划的各课程之中,学生课程结束后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通过相关认证,还可获得有关证

10、书。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我们将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 基本技能、 维护保养、检测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四部分融入到“专业 基础技能 ”“专业专项技能” “专业核心技能”的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其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上,根据劳动部职业资格等级证的能力要求,并借鉴汽车行业相关企业认证的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制定。最后,在课程实施上,具体实训工作项目的设计、教学、考核等均按这些资格认证的要求进行。该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1、“工学结合”是指专业课 程教学以行动为导向、以工作任 务为载体,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引企入校” 达到校企深度交融,将部分 实训教室建立在工厂的生产车间,部分课程直接在生产一线教学,实现“教室车间 ”一体化。该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同时作为生产人员参与生产。整个教学体系中分两阶段安排生产性顶岗实习。通过广泛的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劳动态度、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上得到全面提升。“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学生不仅已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熟练地实践操作技能,而且拥有职业资格证书,能很快的胜任工作岗位。目前毕业 生一次就业率高于 9.

12、, 专业 就业对口率高于 85,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高于 90,许多单位慕名来校选择优秀毕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5业生。由此可见, “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质量,受到行业的普遍认同。2.2.1.2 校企合作进行课程体系改革(1)基于大教育观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设计经过对柳州地区的多家汽车制造、维修企业的考察、调研,就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与企业深入合作和深度交流。与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一起,广泛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明确了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确定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

13、标,深入剖析了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并不断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主要经过了如下七个步骤(见图 2-1)。建立教学质量“双控”体系,制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收集课程教学信息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条件设计和建设课程体系构建 基本素质教育体系设计专业能力培养体系设计社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归纳出学生工作岗位的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基本素质教育课程的课程标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顶岗实习等的课程标准、专业技能大赛的具体方案及考核标准等。课程标准和活动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效果反思1.建设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2.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生产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3.加强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审核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6图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流程(2)全员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