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61295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简报(第 17 期)温州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 年 6 月 26 日温州市水利普查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介绍这次水利普查是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旨在全面摸清水利家底的一项重要举措。自 2010 年 10 月份启动以来,我市各级水利普查办按照上级水利普查办的统一部署,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深入调查,不断摸索,克难攻坚,扎实推进。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我市的水利普查成果。应该说水利普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市的水利普查工作也积累了许多工作亮点和好的经验做法。一、领导高度重视,层层构建组织网络,做到全面部署,全员发动,全心投入我市高度重视水利普查工作,市分管领

2、导彭佳学副市长担任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召开水利普查工作会议,做好全面部署和动员。市、县、乡镇都层层建立领导机构。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都亲自部署和督查水利普查工作,针对相关部门、乡镇撤扩并后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大协调力度,全力落实经费。同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市水利局与相应各县(市、区)水利局签订普查考核责任书。各级政府还把普查工作列入政府考核内容,层层考核,切实推进了水利普查工作。如永嘉县人民政府就以永政发(2011)77 号关于印发永嘉县 2011 年度水利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对各乡镇进行年度水利工作考核,其中水利普查工作考核内容占考核权重比例的 40%。同时

3、明确规定,乡镇水利普查考核结果与年度水利项目申报、资金补助直接挂钩。对考核得分居后的乡镇,削减申报项目和资金补助。这次水利普查全市各地都投入大量人力,市水利局专门抽调 2 位处长担任水普办专职副主任,同时抽调市水利设计院一大批骨干人员到普查办工作。各县(市、区)也都抽调精兵强将具体从事水利普查工作。特别是在全市范围内选聘了一大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据统计,全市共选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共 5784 名,这些人主要来自基层一线,熟悉水利工作。可以说,我市水利普查工作组织发动之广、力度之大、人数之多,史无前例。二、深入基层,蹲点一线,精心服务,做到技术指导全方位、全履盖我市水利普查人员会同技术支撑单

4、位,抽调组成技术指导服务组,蹲点到县、到乡、到企业、到工程管理单位,手把手、全方位加强技术指导。尤其是对 11 个县(市、区)的业务培训、初始名录确定、台账建设、机构建设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对数据进行层层审核,纠正数据排错、排漏、排重现象。对一些技术薄弱、存在问题多的县(市、区),采取长期蹲点技术指导方式,有力推进水利普查工作进度和质量。自 2011年 3 月以来,我市水利普查办技术指导小组对各地、各单位进行指导达 83 次,共达 290 多人次。同时,市普查办专门设立技术指导服务热线,随时接受县、乡镇水利普查的咨询。在做好指导服务的同时,也注重抓好督查工作。市水利普查办及时到县(市、区)进行工

5、作督查,特别是深入工作落后县(市、区),及时与当地领导沟通,一边督查,一边指导,一边服务。市普查办保持与省及县(市)区普查办的电话和网络沟通(建立 qq 群),建立了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了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正是由于全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精心指导,强化督查,做到了水利普查工作都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度要求,层层推进,形成了工作合力和整体推进的态势。三、牢固树立“水利普查质量重于一切,成果质量是根本、是核心”的理念,多措并举把好质量关一是严格做好质量控制。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我们牢牢抓住普查生命线,扎实做好普查各项工作。在全面加强质量意识,认真执行水利普查质量控制

6、相关规定的同时, 还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各级、各专项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严把质量关;二是将“五步审验法”根植于两员灵魂深处,贯穿于日常全部工作;三是控制数据录入关,数据处理人员先要对录入数据再次审核。四是要求县级普查办做好质量自评和交叉检查评定;五是市级督办检查、抽查;六是组织专家、专项责任人、业务科室负责人和普查办相关人员对总体数据质量审查评定。二是及时做好技术交流。我们就取水口流量、上报系统使用、灌区名称、取用水平衡等共性问题多次组织讨论并交流经验。通过互学互评,借鉴经验,规范数据的录入,增加了数据可比性,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对于工作中疑难问题,我们还积极通过组织技术专

7、家研究论证审查来解决普查工作遇到的难题。期间,福建省水普办、绍兴水普办专程到温州考察交流、通过考察调研,我们就支撑单位落实、经费预算和人员补贴、台账建设空间数据采集、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普查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抓好例会制度。建立每月一次的水普办公室主任例会制度,每周一次的普查办工作例会制度,作为我们普查工作的重要抓手,及时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技术问题,并交流工作经验。由于是第一次搞水利普查,碰到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规定的技术问题,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四、全力保障市本级普查资金的同时,全力扶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筹集经费我市水

8、普办从建立普查机构开始就狠抓普查经费落实和技术力量的配备,通过向领导汇报、向财政要求,全额争取水利普查经费 1168 万元。同时认真指导各地做好普查经费预算、督促经费落实,市水利局领导多次督促各县(市、区)经费落实,起到了很好的成效。针对泰顺和文成属于国家贫困县,无法解决落实普查经费的实际,市水普办积极与市财政部门沟通,寻求支持,通过多方努力,市财政共安排两个县 200 万的普查资金补助。至此,我市 11 个县(市、区)普查经费全部到位,无后顾之忧。同时,我们还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及时成立市水利普查经费检查领导小组,抽取财务和纪检人员通过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县(市、区)水利普查资金进行监

9、管,提高了水利普查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五、落实强有力的支撑单位,强化技术保障我市及时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落实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为技术支撑单位,该院副院长挂帅,直接负责水利普查技术工作,并派出 3 位专职骨干技术专家、30 多位兼职技术人员参与水利普查工作。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我们的技术支撑单位不仅仅承担温州市级普查的技术支撑,而且承担各县(市、区)的技术指导服务。我们的技术支撑做法在国普办网站上有专门报道,得到了国普办、省普办的肯定。各县(市、区)水普办也从水利局中抽调精干力量担任技术负责人,同时大部分县(市、区)也落实了技术支撑单位。六、工作早计划,早部署,争先创优在全省率

10、先制定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方案,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阶段工作计划,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验收工作方案,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上报阶段工作计划,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上报验收工作方案。研究编写了清查工作报告、数据审核报告、抽查评估报告等材料,供县(市、区)里参考,极大地推动了各县(市、区)的工作进度。据统计,我们及时出台了对各县(市、区)的各项工作措施和意见共 28 项。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是提高单位办事效率的重要保证。我市水普查办及时制定出台了温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温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制度、温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事

11、项决策程序与工作计划安排和落实制度、温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用车管理规定、温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温州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温州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保密管理办法等 10 来项制度。七、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市水利普查办精心策划,多角度多渠道开展较大规模的水利普查集中宣传活动。充分借助媒体(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温州人民广播电台)营造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活动,开展水利普 查宣传进社区、进有关单位(普查对象)等活动,形成持续、强大的宣传强势。在温州网和温州水利网站上开辟水利普查专栏,对水利普查的目的意义、普查内容、

12、普查要求等进行集中宣传,并及时发布水利普查工作动态。据统计,我市水利普查专栏共发布221 条普查动态和经验交流,其中有 6 篇信息被国普办网站录用,30 篇被省普办网站录用。同时,定期发布普查简报,目前已累计发布简报 16 期。总之,水利普查一系列先进事迹和典型做法,都归功于我市有一支不畏辛苦、勤奋工作、高度负责、作风过硬的水利普查工作人员,这是顺利完成水利普查各阶段工作的最根本的因素。从省水普办数据录入系统显示,我市有些地方为了数据及时上报,在凌晨三点还在录入数据资料。正是由于广大水利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耕耘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才得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水利普查工作目标。抄送: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成员单位;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县(市、区)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县(市、区)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