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世俗化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1173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意义的世俗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命意义的世俗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命意义的世俗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命意义的世俗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命意义的世俗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意义的世俗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意义的世俗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意义的世俗化维特自杀的悲剧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是由于生命意义的降低,将存在的意义锁定在爱情的唯一层面上,导致内心脆弱不堪,高度内倾,无法应对残酷无比的现实社会,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关于 18 世纪德国伟大作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人公维特的悲剧原因,大多数研究认为是外部封建社会压迫和内部性格极端,强调社会历史和心理性格的内因和外因,而忽略了对当时文化原因的研究。本文从文化角度再探维特的悲剧原因,认为是维特生命意义的世俗化,降低了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从而导致悲剧发生。 一、德国宗教民族的生命意义 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长达一千多年的洗礼,德国各封建王国的大多数民众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生命的意义就

2、是侍奉上帝,遵循耶稣的教导:“爱上帝,爱人如己。 ”16 世纪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将德国民众引向更加人性化的道路,消除了天主教繁琐和仪式和不必要的善功。但德国新教的信徒们的生命意义仍然是以上帝为中心,他们的精神世界,现世生活仍然由上帝的思想来引导:信仰上帝的主宰,盼望来世生命的永恒,爱现世教会里的兄弟姐妹。在上帝信仰的支撑下,他们的心理是外倾和稳定坚强的。可以说他们有方向,明确生命的意义,人生是为上帝,为他人,为了未来。这种利他主义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是神圣高尚的。 二、信仰的动摇 在 18 世纪的德国,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对上帝信仰产生动摇。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导致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生;英国

3、的“经验主义”哲学使唯物主义精神深入人心;康德的三大“理性批判”和“自在之物”理论导致上帝不可知,远离上帝的思想出现;斯宾诺莎的“自然神”哲学观将上帝驱离人类的地球;而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派”更是直接导致“无神论”产生。歌德在这种文化思潮激烈大变动的背景下,接受各种新生思想,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加上歌德的科学家研究生涯,使得歌德对三位一体的上帝的信仰产生动摇,对立统一和发展提高的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在歌德的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中。他认为,在生气勃勃的大自然中,万物均与整体相联系,大自然中的一切,特别是最普遍的力和元素,处于一种作用和反作用的永恒关系中。所以,可以说,每个现象同无数其他的现象是相关联的。

4、歌德在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的指引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人公维特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位年轻人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对传统文化中上帝的信仰动摇,精神开始世俗化的真实历程。 三、生命意义的降低 (一)生命意义的世俗化 宗教民族生命的意义分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神圣的层面,为上帝而生存:敬拜上帝,研习圣经,勤做弥撒,常做忏悔,日夜祷告,多行善功。获得财富的十分之一上交教会,被称为十一税,死后将财富捐赠教会以保障上天堂享受永恒之福。第二个层面是世俗的层面,是为了家庭、爱情、亲情、友情和事业,但第一个层面永远占主要地位。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将人类的存在方

5、式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宗教存在,是敬神爱民的“利他主义”的高级存在;第二种是理性存在,是遵守道德伦理“先利他后利己的”中级的存在;第三种是感性存在,是追求感官享乐的“利己主义”的低级存在。第一种存在是神圣的;而第二、三种则是世俗的生存方式。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自己一次恋爱失败的痛苦加上朋友恋爱失败自杀的事件结合在一起而创作的作品。维特的悲剧和他生命意义的世俗化是有很大关联的。维特的生存方式显然不是第一种,而是第二和第三种,而在更大程度上属于第三种“利己主义”的生存方式。 (二)生命的内倾化 成熟的人格是外倾和内倾有机结合在一起。过分外倾导致人格迎合社会而失去自我,过分内倾导致人格进入孤独而

6、不能适应社会。维特在生命意义世俗化的指引下,在“感性存在”的支配下,生命的出发点不再从宗教“爱上帝,爱人如己”的神圣角度出发,而是从个体感受出发。他的心灵变幻无常,捉摸不定,多愁善感,脆弱激动,热爱大自然,沉醉于孤独。孤独是人格内倾的主要表现之一。为排遣心中的苦闷,他从城市来到偏僻的小山村,在风景秀丽的大自然里找到了慰藉:“我在此间非常愉快。这个乐园一般的地方,它的沉寂正好是医治我这颗心的灵丹妙药;还有眼前的大好春光,它的温暖已充满我这颗常常寒栗的心。 ” 维特过分内倾的人格导致他心灵脆弱,逃避现世,向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来到对他毫无伤害的大自然中来逃避现实的各种精神压力。他也向往古代宗法制的

7、稳定社会,那时的人们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人们博爱,社会和谐,而不是 18 世纪封建等级森严、利己主义盛行的社会。他还喜爱孩童,向往孩子的天真烂漫,他不愿意由少儿阶段进入成年阶段,这是人格不成熟的重要表现。维特的种种逃避和幻想说明他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这使他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甚至不能适应公务员的文案工作,连上司对他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唠叨,他也视为吹毛求疵,不能忍受。在一次贵族聚会上,他因受到某些贵族讥讽他社会地位低而辞去了工作。这都是过于内倾的人格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无法适应外在的世界,因而成为生活的失败者。而维特内倾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生命意义由神圣的宗教意义下降为世俗意义所造成的。 (三)爱

8、情的唯一支点 维特是生活在 18 世纪的青年,他的生命意义已经由神圣的宗教层面转到了世俗层面,由生存为了上帝转而为自己。而人生存的世俗层面是由事业、家庭、爱情、亲情和友情这五大基本支点来维系。维特“利己主义”的生存方式使他在这五大生命的支点中,将爱情看作是生命的第一要义,忽视了他的绘画和公务员的事业,忘却亲情和友情。他对朋友倾诉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威廉呀,假如世上没有爱情,这世界对我们的心有何意义!”爱情成了生命的唯一支撑,他已经不再关注自己的绘画事业了:“你叫我不要把绘画荒疏了,承蒙你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是我想宁肯压根儿不谈此事,也比告诉你这段时间我很少作画好。 ”这就导致他生命意义降低,一

9、旦爱情失败,则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走上自杀的悲剧道路。 四、维特悲剧的意义 维特的悲剧提醒读者,18 世纪的德国社会在知识分子层面已经由宗教文化进入个体文化,由集体主义进入个人主义,由利他主义转变成利己主义,温情的博爱文化转向残酷的竞争文化。宗教文化带领民众共同对抗社会和大自然的压力,人类将灵魂交给上帝;而个体文化则要求个体强大,以应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压力,人类灵魂由自己主导。歌德在歌德谈话录中这样说道:“至于人们谈的很多的维特时代 ,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它当然与世界文化的进程无关,它只涉及每个个别的人的生活进程,?人生来就有自由的天性,却不得不使自己适应和学会陈腐世界的限制个人自由的种种礼

10、仪。幸福受到妨碍,活动收到阻碍,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的缺陷,而是每个人的缺陷。 ”面对这样的精神转变的“维特时代” ,每个人都有“缺陷” ,应该加强学习,认识人自身和大自然的规律,拥有更多的科学知识,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能够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人生各方面的挫折,丰富自己人生的意义,重视事业、家庭、友情和爱情。而不是像维特一样心灵脆弱,仅仅将爱情作为生命的唯一支点。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引起了维特热,甚至导致很多因爱情而感到苦闷的青年自杀。这是歌德始料未及的结果。他在维特的再版序言中说: 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 妙龄少女哪个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神至圣啊。 谁知道此中会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啊,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耻辱中挽救他的名声, 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耳语, 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歌德殷切希望读者面对生命意义降低的残酷的竞争社会,做个坚强的男子汉,不要学习心灵脆弱的维特,遇到挫折就退却,遭遇失败就逃避,失去爱情就自杀。这就是从文化转折层面找到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重要意义之一。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