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30610 上传时间:2016-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免、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抵、退”税之 基本会计处理方法来源: 作者:天若有情好 字体:大 中 小 免、抵、退税设计精巧,原理挺简单,但加上进料加工(还要考虑购进法与实耗法)、单证是否齐全(纸质单证、电子数据)、征退税率差(不仅有差,差的大小还不稳定)、特准退税(有的需要参与免、抵、退税计算)、年终清算(2004 年终清算采用不完全滚动法有所进步,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彻底取消年终清算)就变得异常复杂,随之而来的账务处理更让很多企业摸不着头脑,全国各地税务机关的不同理解也让企业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本文根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结合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要求,提出了免、抵、退税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开这

2、团乱麻,使企业在有效规避税收风险的同时,用好用足国家税收政策。国家税务总局自 1996 年实行全国统一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先后纳入国家金关工程及金税工程,目前是国家税务总局三大核心应用系统之一。软件为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开发,统一免费发布企业使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软件是 2005 年最新版本,适用于全国生产型出口企业办理 2004 年年终清算及 2005 年退税申报,全国出口企业可通过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企业端技术支持网站费下载使用,并由该系统的开发商大连龙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提供技术支持。本系列文章将根据全国各地同仁的反馈进行跟踪整理,并在中国出口退

3、税咨询网发表,全面详尽的解释请参阅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编著的出口退税从入门到精通立体图书系列之生产企业免、抵、退 税从入门到精通。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收补贴款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 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 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 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 应退税额 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应交税金口退

4、税) (4)月末根据 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 免抵税额 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待续) 免、抵、退税会计处理探讨之二(对申报数据进行调整的会计处理) 龙博客工作室 博约 2005/03/30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 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5、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 (一)对本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蓝字或红字) 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

6、税申报汇总表第 2c 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 0 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 注意事项: 出现上述情况进行帐务调整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为在出口明细表中录入一条调整记录(正数或负数)。 对于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中调整过的销售收入,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 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调整数据,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笔销售收入乘以

7、征退税率之差单独调整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 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对本年度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对于前期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根据申报系统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 免抵税额等在月末一次性入账,无须对调整数据进行单独的会计处理。 (三)对上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上年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

8、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金项税额转出)(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金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金口退税)(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上年度)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付

9、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金项税额转出)(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金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应交税金口退税)(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3)当上年度 12 月份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 2c 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 0 时,须在本年度 1 月份进行如下

10、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 注意事项: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 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 (四)对上年度出

11、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税率,在本期发现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调整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 贷:应交税金项税额转出)(蓝字或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乘以退税率的调整额: 借:应交税金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蓝字或红字) 贷:应交税金口退税)(蓝字或红字) 注意事项: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 不得抵扣税额时,只

12、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 (待续) 免、抵、退税会计处理探讨之三(货物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时的会计处理) 龙博客工作室 博约 2005/03/30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一)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注意事项: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冲减的销售收入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

13、销售额确定。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发生退关退运业务,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对于退关退运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 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退关退运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退关退运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付

14、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应交税金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销售额计算补税。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据以计算补税的税率,应以货物出口时的出口退税率为准。 与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不同,对于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不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冲减。 (待续) 免、抵、退税会计处理探讨之四(未按规定时间取得出口单证补税的会计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逾期没有收齐相关单证的,须视同内销征税。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一)本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项税额) 注意事项: 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时已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