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二三事”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06445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二三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级管理“二三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级管理“二三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级管理“二三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二三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二三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管理“二三事”班级管理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都可能会发生故事。走进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对症下药。虽然故事的内容不一样,但是精髓是一样的,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心去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不放弃,不埋怨,即使是一个已坏了一半的苹果,作为班主任也不要随意把它丢弃在垃圾厢里,而是看到还有好的另一半。 寓言故事的启迪 寓言故事井蛙归井内容: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乌龟带它去看海。乌龟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一龟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

2、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乌龟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龟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乌龟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 于是,青蛙向乌龟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

3、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作为班主任不必刻意把学生打造成什么样子,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我们或许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可能你会说:“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 ”或许你说得也没错,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善与恶” “美与丑” “积极与消极”等等,就看你看到的是哪一面。 我带的班级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名字叫孙笑语,当时的成绩算是中等水平,离考本科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从小喜欢画画,所以一心想学习美术,可是家长不支持。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成绩退步很快,一度有辍学的想法,在我的极力劝说下挽留了下来,可是学习始终提不起兴趣,我把家长找来耐心的交流孩子的问题,多方沟通下家长

4、终于松口,答应让孩子试试。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时,明显能感受到学生的欣喜,学生从此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专业老师说每次最早来和最晚走的都是他,文化课的学习也非常认真,高中毕业他以 472 分的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美术专业,现在上海工作。这个学生和故事中的青蛙多么的相似,现在看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引? 闹匾?性 这又让我想起另一则小故事:故事说,有一个小女孩非常贪玩,不小心耳朵里爬进一个小虫,妈妈怕极了,忙找来挖耳勺想把小虫掏出来,可是小虫由于惊慌,向耳朵的更深处爬去小女孩疼痛加上害怕,哭得更厉害了,此时妈妈更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爸爸此时出现了,简单问了一下原因,然后找来一个手电筒

5、,一边安慰着害怕的女儿和焦急的妻子,一边打开手电筒放到了女儿耳边,只是一小会,小虫慢慢爬了出来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当我看到时深受启发,它给我们讲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就是“引导”的作用,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一般处理的方法大多都是把学生的错误堵回去,或者是更激烈的批评。却没想到更好的方法是疏导,故事当中爸爸的做法就是看准了小虫向光性的特点,将它引导出来,既减轻了女儿的痛苦,也体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他就是利用疏导的办法让肆虐的洪水归于大海。试想一下,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如果更加细致耐心地询问情况,加以引导,或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刚刚送走

6、的这届高三,有两个学生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叫曹庆彰,另一个叫刘晓,这两个学生在老师眼中都是行为习惯差、文化课不愿学的典范,关键是两人都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没有努力的方向。我进一步了解两个人的家庭情况,并和学生父母多次沟通。曹庆彰的爸爸是个体商贩,平时在农村收购各种农副产品,可由于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对市场分析不够,赔多赚少。我就针对此事,对他加以引导,让他知道父母的艰辛和学好文化知识的重要,一次次的谈心学生听进去了,学习态度越来越认真,违纪也越来越少,他凭借自己的改变和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济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刘晓的爸爸是某品牌饲料的经销商,妈妈在家搞家禽养殖,从小娇惯的他对自己的未来从没考虑过。在我看来,就是整天无所事事,缺乏年青人的活力与激情,我找他谈话也是最多的,话题大多提不起他的兴趣,可是有一次在谈到他妈妈的养殖时,却说的头头是道,当然在我看来大多是纸上谈兵。我看他来了兴致,就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告诉他如果给你一个养殖场让你经营,你能胜任吗?他犹豫了,借机我就告诉他爸妈现在给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并不等于是你的在那之后,他又主动找我交流了几次,他自己也知道知识落下的太多,应该合理定位,在我帮他分析后,他选择了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努力的方向,最终如愿以偿。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实验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