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599016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考试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3 年 初 中 毕 业 生 学 业 评 价 文 化 考 试语 文 试 题 卷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文化考试!当你拿到这张语文试题卷时,请先阅读试卷信息:本卷共 5 大题,19 小题,满分150 分(另有附加分 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所有答案均需填写在答题纸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你取得满意的成绩!一书写评分(5 分) 阅卷者将随机根据答题卷的某一区域进行书写评分。二积累与运用(30 分)1.字词积累。请根据拼音和文意,在文段中填入正确的汉字。 (4 分)自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凉了。那短篱边 (qin)延着的毛豆叶子,

2、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 一丛丛由草堆里钻出头来, 还有小朵的黄花在 (ling)劲的秋风中颤抖。这一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况且身在异国呢!低声吟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这个小小的灵宫,是 (m)漫了怅 (wng)的情绪。2古诗文积累,-小题必做,-小题选做一题。 (6 分)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宁为百夫长, 。 杨炯从军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3阅读总结词,按要求完成任务。 (8 分)首先我能团结同学,

3、乐于助人,帮助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是 901 班的李明同学。总之我对我本学期以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谢谢大家。我很荣幸今天能在你们面前会报我这学期的工作。其次我能提高个人修养,阅读大量书籍,使我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 (2 分)( ): (): (2)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1 分) (3)请将该文本排序。 (2 分) (4)作为一段总结词,请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3 分) 4.名著阅读。 (7 分)(1)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得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包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到能有点儿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

4、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己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他”是 ,该小说的作者是 。在这个情节之后又紧接着发生了 (填事件) 。 (4 分)(2)下列关于各名著说法错误的是:( ) 。 (3 分)A.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个伟人的独具特色的生活故事,歌颂了不屈不挠、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毅力。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参与革命工作,在加入炮兵连的某一次战斗中,一颗榴弹在其身边炸开,他身受重伤,但意志坚定,在病

5、榻上完成文学创作。C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主人公格列佛乘坐“羚羊号”来到小人国,帮助利里浦特国打败邻国不来夫斯古国。D 傅雷家书被称作“苦心孤诣教子篇” ,其作者傅雷教导儿子傅聪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作者傅雷在文化大革民众深受迫害,最终含冤自杀。语文试题卷 1-6(共 6 页) 语文试题卷 2-6(共 6 页)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 1-6(共 6 页)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 2-6(共 6 页)5.微博时代我做主。 (5 分)青青老师: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一定会有令你记忆深刻的课文,请大家说一说

6、。风平浪静:还记得奥楚蔑洛夫六次“变脸”的可笑,还记得菲利普夫妇忘恩负义的可憎,还记得一丈青大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热心肠。他们都出自社会的底层,却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实在是饶有趣味。自然天使:还记得行道树唯置身于灯红酒绿却屹然挺立的尊严,还记得地下森林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精神,还记得那树无私奉献的品格。自然,总是给我们启迪,总是为我们指引了方向。风花雪月: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备选组中选择一组,仿照上文两条学生微博的格式,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备选人物、事物或者景物。在撰写微博时,至少用上两个成语。【备选组 1】 阿长 孔乙己 北国的雪【备选组 2】 荷叶 生命 母亲【备选组 3】 岳阳楼 醉翁亭

7、 小石潭 三文言文阅读(25 分)(一)鱼我所欲也(11 分)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8、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6.解释文中加点字。 (4 分)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故不为苟得也(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 蹴尔而与之( )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 分) 8.请你说说孟子为阐明“舍生而取义”这一观点用了那些论据。并再根据本文说说孟子议论文的特点。 (4 分) (二)蹇叔哭师(14 分) 左传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

9、,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日:“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9.请选出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 (3 分)A.若潜师以来(潜伏) B.劳师以袭远(使劳累)C.尔墓之木拱矣(两手合抱) D.秦师遂东(向东进军)10下列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 (3 分)A.穆

10、公访诸蹇叔/投诸渤海 B.且行千里/ 且欲常马等不可得C. 蹇叔哭之/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必死是间/ 其间千二百里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 分) 12.根据本文,请简要概括蹇叔和秦穆公的人物性格。 (4 分)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 3-6(共 6 页)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 4-6(共 6 页)四现代文阅读(30 分,另设附加分 5 分)请先阅读下面文章,参考阅读策略,按要求答题。鸬 鹚郭沫若鸬鹚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是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可不用说,既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些,而

11、且太不寻常了。然而鸬鹚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之一分别嫌长, 之一分则嫌短, 之一忽则嫌白, 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鸬鹚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鸬鹚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鸬鸥不会唱歌,但是鸬鹚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

12、免大铿锵了。鸬鹚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阅读策略】第一步快速通读文章一遍,确定文体:本文是一篇抒情写物散文诗;第二步跳读文章,确定描写对象:本文的描写对象是鸬鹚;第三步 细读文章,为本文分层,并概括层意,感悟作者感情:本文共分 4 层,每一层的层意是。13.请先通读全文,根据全文简要说说鸬鹚美在哪里。 (6 分) 【 建议在第二步完成 】 14.第段讲述了朱鹭和苍鹭的形态,与鸬鹚无关。你认为这段可否删去,并说明理由。(6 分) 【 建议在第三步完成 】 15.请写出文段描写了几幅独特的风景图,选择一幅加以评析,并说出在此幅图画中鸬鹚的形象。 (6 分) 【 建议在第三步完成

13、】 16.请在文章第段空缺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充(仅填序号) ,并简要说明理由。 (7 分)A.黛 B.增 C.减 D.素 【 建议在第一步完成 】 17.体会文段下列句子的用法,与括号中的句子相比,有什么优点?任选一题作答(5分)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 ,而它却很悠然。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建议在第三步完成 】 18.附加题:挑战作者。 ( 特别说明:建议你先写作文,如果时间有余,可选做其中一题。 5 分,答对分数计入总分,但总分最高不超过 150 分)第段中作者用“精巧”形容鸬鹚。有读者认为不妥,应该换为 “精美” 。你认为是该是什么?并说说理由。第段中作者说“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 “铿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