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99000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浸入式教学法视阈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摘 要:“浸入式”教学法最早源自于加拿大,并在国外语言教学领域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在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些专业学科的双语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者通过分 a 析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运用“浸入式”教学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浸入式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一、引言 沉浸式教学是加拿大特有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经过 30 多年的实践,已经结出丰硕的成果,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成为加拿大双语教学中极具特色的教育形式。本文拟对此作一详细介绍,并就如何把沉浸式教学引进我国

2、民办高校大学阶段英语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二、 “浸入式”教学法的研究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加拿大开创的“浸入式”教学法(Immersion) ,是其法语区首先开创的一种全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它是指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浸泡”在目的语言环境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使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而且用目的语教授相关学科课程。换言之,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 “浸入式”教学法实现了由孤立单纯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不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学习和使用全新的目的语言提供了广阔且丰富的语言环境。1982年,渥太华大学应用“浸入式”教学的成

3、功经验,把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课堂中,这一做法被称为“内容型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参加内容型教学班的学生在学科水平、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学科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俞理明,韩建侠,2003) 。 近年来,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如,芬兰的第二语言浸入式教育受益于加拿大在这个领域的开拓性成果,现在已有 5000 名学生正在浸入式教学中学习第二语言。此外,荷兰、新加坡、南非等国也都进行了不同类型的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的尝试。近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使加拿大走在了世界双语教育研究的前列,浸

4、入式教学也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第二语言教学成功的典范。自从 1969 年的加拿大官方语言法案出台以来,加拿大的双语教学经历了 30 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尤其是法语浸入式教学法模式得到了世界上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可,在许多国家的学校里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堪称加拿大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三、浸入式教学法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重要性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大约有 3.75 亿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有大约 4 亿人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世界上约有 7.5 亿人将英语作为外语使用和掌握。在互联网的用户中,约有 36%的人使用

5、英语作为交通工具。有 75 个国家把英语作为自己的官方语言。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并掌握英语,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提升自我的竞争能力,争取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良好的机会。浸入式教学法不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将英语的学习融大学阶段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浸泡”在英语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 (二)可行性 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学生而言,民办高校的的学生大都是在 19 周岁左右开始入校学习,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都有英语学习的经历,为接下来的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其次,就浸入式教学的分类而言,民办高校的大学阶段的学习属于晚期浸入式,最近,对加拿大的

6、早期和晚期浸入式教学效果比较研究表明,虽然早期浸入式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晚期浸入式而言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第二语言,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而且就某些方面来说,晚期浸入式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晚期浸入式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大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学生,学生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少,也就是说对教材的开发、教师教学的培训和学生的要求相对减少。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条件接受浸入式教学法。最后,从各大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来说,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在保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英语课的教学,对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这也要求在英语教学的时候能够真正让学生学习第

7、二语言,熟练掌握英语的运用。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寻找突破,使用浸入式教学法,对培养熟练掌握英语的“双语”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近年来,绝大多数城市学校已经按浸入式教学要求成功地实施了双语教学:不少学校还围绕双语教学的改革思路,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专门制定了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学生在相应的学科学习过程中,接受双语阅读写作教育母语(汉语)和目标外语(英语) ,并努力创造条件向完全浸入式教学模式过渡。总的说来,我国学校现行教学过程中推行的“?p 语教学”实践,主要采用的是“部分浸入式学科课程教学”的形式。全面施行完全浸入式教学方案因受各方面条件的局限,短期

8、内还不能一步到位。 五、 “浸入式”教学法应用启示 我国英语浸入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浸入式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就严格意义上的浸入式教学而言,还有不少问题成为影响浸入式教学目标实现的障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关注并致力解决。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合适的语言环境,使浸入式教学难以开展。浸入式双语教学的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了学习外语需要语言产生的“土壤” ,需要语言学习的大环境,需要语言学习者的积极性动机。因此,开展外语教学应注意创造适宜的外语学习的语言环境,真正创设耳濡目染的气氛,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之中。语言环境既包括课堂的学语言的小环境,也包括课堂外的自然语言大环境

9、。而在我国,缺乏课堂外的自然语言大环境,学生学外语主要依靠课堂教学的语言小环境,采用有些机械的多听、多说、多练、多背等方式进行。习惯于重“理解”轻“听” “说” 、 “重语法轻语境” ,缺乏语音意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为英语而英语”和“无声的哑巴英语”的怪圈。 (2)目标不清,影响“双语教学”改革的推行;师资的缺乏是浸入式教学的“瓶颈” 。浸入式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磨练意志、拓宽视野、开启心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推行英语浸入式教学,并非单纯地为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是通过这种能体现和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提高

10、教学质量。因此,明确“英语浸入式教学”改革的动机与目标取向,是推行“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先决条件。与母语学习不同的是,英语浸入式教学作为一种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有良好的母语基础,同时具备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特?e 是专业基础和英语授课能力。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现行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现实要求,师资成为制约“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瓶颈” 。这一方面表现为浸入式教学师资数量上的不够,另一方面更是浸入式教学师资质量上的明显不足。因此,首要的问题是拥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能胜任浸入式教学的师资队伍。 (3)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现有知识水平是制约浸入式教学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推行的英语半浸入

11、式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也有不同于母语学习的高要求。就我国“英语浸入式教学”中学生的情况看,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双语学习意识淡薄,对浸入式教学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语言基础特别是英语基础差,很难适应英语浸入式教学的要求。所以,就必须注重强化学生的双语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热情,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实现双语教学中师生的积极配合和双向互动。 六、结论 “浸入式”教学法自开创以来一直得到了国内外二语习得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被作为双语教学的有效形式应用到了学科教学中来。但是,对于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来说,这种方法的实施尚属鲜见,而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俞理明,韩建侠.渥太华依托式课程教学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1. 2刘亚玲.“浸入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 (10):73-75. 3Genesee F.Learning through Two Languages:Studies of Immers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M.Cambridge,MA:Newbury house.Basil Blackwell Ltd,19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