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98922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能力目标: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发现生长素过程中蕴涵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分析。导学过程:一、向光性的概念: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 方向生长的现象。二、生 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实验:进行实验:(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 )阅读教材:?1 图 31 中的 4 个胚芽鞘是否生长?如何生长?2 胚芽鞘向光性与什么有关?达尔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

2、3 胚芽鞘向光生长与什么部位有关?达尔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4 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具体是什么部位?达尔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 (得出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产生某种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伸长区_ 面比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二)1910 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通过 传递给下部。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猜一猜)。(三)1914 年 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

3、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 _造成的。(四)1928 年 温特的实验首先根据本分析实验过程:(1)a 组:处理:把 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现象:胚芽鞘会_生长。(2)b 组:处理:把 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现象:胚芽鞘_。(3)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 _,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_ 。1946 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iaa) 。 向光性产生的原因:三、植物激素的含义:由植物体产生,能从_运送到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等。 限时训练: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

4、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2 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戴锡箔小帽,结果弯向光生长,此实验主要说明( )a 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 向光性与植物生长无关尖端是感光部位 d 尖端能产生某种能促进生长的物质3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 )a b d4 下列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达尔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证实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b如果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刺激也能传递给下部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有关d首次分离的生长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而是在人的尿液中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