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591395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届高三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安徽二轮实验冲刺专题 10 第四部分 探究实验的巩固练习五、巩固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 3-7 装置中 A、B 、S、V 代表植物的叶、根、筛管和导管,其中 A、B 内分别充满 40l/L 和 04l/L 的蔗糖溶液,则模拟矿质营养运输结构的代号是 ( )(A) A (B) B () S (D) V【解析】矿质营养由根吸收经导管与水一起运输至茎和叶。【答案】D (09 广东,12)在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 1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 。正确的结果是【解析】芽对

2、生长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随尖端数量增多,生长素含量增多,生长增快,弯曲角度增大。【答案】A 一位学生做出假设:将蚕豆种子置于土表会使其萌发率低于被埋的种子。该学生将 10 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面,另 10 粒种子置于土壤表层,所得数据见右表。为证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这位学生应A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B 修改假设做出结论: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D用大量种子重复这一实验【解析】土壤表层跟土壤下面的环境条差别很大,不仅仅是光照,故 A、项错误;假设可以从很多角度,可以正确,也可以错误,故不需修改。而为证明结果的可信度,重复是必要的,故 D 正确。【答案】D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

3、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3-8 所示: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可能情况如图 3-8 所示: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A (4) (1) () B (4) (2) () (4) (1) (3) D (1) ()(3)【解析】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而根具有背光性,这与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有关。【答案】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B 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把土壤分成两组,实验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落叶不做处理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解

4、析】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应把土壤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答案】对扦插枝条进行纵刻伤处理可以促进生根,其原理主要是机械损伤加快了组织呼吸速率,一方面可使某些细胞转变为分生组织,另一方面又可加强可溶性化合物向插条下部运输,从而加速细胞分裂,提高插条生根能力。某兴趣小组探究纵刻伤能否促进簕杜鹛扦插枝条生根,下表为实验结果,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作空白对照 B 实验说明适度纵刻伤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纵刻伤2 刀较适宜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D此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解析】通过对该实验的分析可知,甲组作空白对照,实验说明适

5、度纵刻伤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纵刻伤 2 刀较适宜;通过学习,我们已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故 A、B、正确,而生长素的两重性通过该实验无法证明。【答案】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他取A、B、 、D 四株都有张叶片的小白菜,用直径 1 的打孔器取小叶圆片各 10 片,再取 100 L 三角瓶 4 个,编号 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 ,并设法抽去气体使叶片下沉,置于光下,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 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

6、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故除了设置不同的 2 浓度条外,别的条都是无关变量,如光照,温度,叶圆片的大小、数量、重量,光照时间等。【答案】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 2、0、2的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 1 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 in 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了 10 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次数 1234678910A04040440400020004604B03103103103003006

7、0062038033032023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A表中 13、47、810 的数据依次为 2、0、2三种环境条下的生理指标B 进入 0环境时首先升高和降低的生理指标是甲状腺激素、皮肤血流量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A 和 B D此过程体温调节的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解析】在动物由 2环境进入 0环境时,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多产热量增多,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在动物由 0环境进入 2环境时,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产热量减少,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舒张,血流

8、量增加。分析表格可知,在7 有显著减小,故应为皮肤血流量,7 应为置于 0环境中。【答案】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科学家认为当细胞的体积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越小,导致表面积不足,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的需要,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以恢复其原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适宜比例。下列实验设计可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取大小相等、活性相当的同种变形虫 9 只,分成 a、b、三组,每组 3 只。根椐实验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的处理方法是:在变形虫长大到一定程度时,用刀片切去一部分细胞质,再长到一定程度时,再切去一部分细胞质,依此类推,每次按上

9、述方法处理B 若按 A 选项中的方法处理,组的现象是 3 只变形虫始终不分裂增殖 a 组起对照作用D实验还能说明细胞体积趋于小的原因是它受到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解析】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体积趋于小的原因是它受到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答案】(06江苏 )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图 3-9A、B 、 、D4 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4 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亮、湿、热三个条中符合最多的。A 符合亮和热,B 只符合亮,只符合热,D 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故 A 最符合。【答案】A11

10、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人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解析】该实验无法说明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答案】12、放线菌素 D 是 RNA 合成抑制剂,在有放线菌素 D和无放线菌素 D 存在情况下,某生物受精卵对 14 标记的缬氨酸的摄入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发育初期受精卵中的 RNA 主要

11、自卵细胞B 正常情况下,发育后期受精卵中的 RNA 是新合成的放线菌素 D 的作用场所可能是受精卵的细胞质D放线菌素 D 可能阻碍 RNA 聚合酶与 DNA 的结合【解析】由题意可知,放线菌素 D 抑制 RNA 合成,而曲线表明,发育初期放线菌素 D 处理组和对照组生物受精卵对 14 标记的缬氨酸的摄入情况相当,故发育初期受精卵中的 RNA 主要自卵细胞,而发育后期放线菌素 D 处理组对 14 标记的缬氨酸的摄入明显较少,故正常情况下,发育后期受精卵中的 RNA 是新合成的。RNA 合成场所应为受精卵的细胞核,放线菌素 D 抑制 RNA 合成可能通过阻碍 RNA 聚合酶与 DNA 的结合实现。

12、【答案】13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图 3-10 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 NAA 浓度大小B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D用 NAA 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解析】由于从曲线中无法读出浓度后的数据,故无法说明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答案】14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 9酒精 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

13、的结构【解析】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在该实验中固定细胞形态的是卡诺氏液,漂洗用清水即可,实验过程无法看到纺锤体。【答案】A1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 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 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插条的状

14、态、浸泡时间等均为无关变量,必须控制相同。【答案】D二、非选择题: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如下的代谢途径:磺胺是在青霉素应用之前治疗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化学治疗剂。它可以抑制该代谢途径中某种酶的活性,使得二氢蝶啶不能转化为四氢叶酸(一种维生素)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为了研究磺胺作用的部位(酶) ,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培养皿三个、基本培养基(含有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各种营养条,但不含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 、接种环、酒精灯、磺胺、蒸馏水、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肺炎双球菌菌种等。实验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将 A、B、三份培养基高压蒸汽进

15、行 。第三步:向 A、B、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二氢蝶酸和二氢叶酸溶液,并向三个培养皿中都加入等量 。第四步:向 A、B、三份培养基中分别接入并置于 37条下培养。培养 24 小时后,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分别是:A、B、都不能生长,说明;A、B 不能生长,能生长,说明 ;A 不能生长,B、都能生长,说明 。(2)四氢叶酸属于细菌营养成分中的 。上述基本培养基依据其化学成分,属于培养基。【答案】第一步:取 A、B、三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基本培养基。第二步 灭菌 第三步 少许的磺胺第四步:等量的肺炎双球菌。磺胺抑制酶的活性。 磺胺抑制酶的活性。磺胺抑制酶的活性。生长因子 合成2 图 3-11 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请填空并回答问题:(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 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