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83766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教学内容的系统工程, “计算”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还是几何题、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计算教学应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本人在教学中

2、,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计算教学中,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课堂上注重口算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2.学生相互出题,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还有助于融洽学生间的关系。 3.家、校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在饭前、饭后闲

3、谈的时间中,抽出几分种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激发、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5.强化性的口算练习,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间隔一段时间,出示部分口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这对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学生计算题出错的原因有很多,学习习惯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中我首先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

4、良好习惯,同时我也做好示范和表率,如板书、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都规范、整洁。其次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分析的习惯。审题是外界信息的分化,是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只有认真审题,才会合理地选择正确算法,提高正确率。一般学生对应用题比较注意审题,而对计算题往往疏于观察,不假思索。我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要求他们在计算前先进行“两看、两想、再计算” 。即先看整个式子由几部分组成,运算符号式什么,想一想应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在看一看整个式子的数字特征,想一想能否运用定理、性质进行简算。又如当数目较小、算式简单时,许多学生不把它放在眼里,产生“轻敌”思想。例如:7676 这样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因为没有

5、认真审题结果计算成 1。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做题习惯,明确审题方法。 三、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学生根据算式中的具体条件及相关知识对结果作出迅速判断,能有效提高精确计算的准确率。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如 4730,可以通过 5030=1500 这个结果来判断出它们的积比1500 少一些。再如,5.121033 学生可首先判断出这两数的积最后一个数字一定是 6,并且是四位数,否则计算结果有误,应重算。利用一些生活常识和经验也可以对应用题计算结果作出迅速的判断。如:求辗 10 吨大米,需多少稻谷,算出结果一定大于 10 吨,反之就是错误。又如:求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能是几分

6、之几人,出勤率、成活率、出油率等不能超过百分之百。 四、培养学生记忆性训练的能力 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1.在自然数中 1024 每个数的平方结果;2.圆周率近似值 3.14 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 几个常见数的积;3.分母是2、4、5、8、10、16、20、25 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五、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检验的习惯 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

7、免的,为了减少和避免错误的出现,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能力及习惯。严格要求学生在做完题目后,要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先检查运算顺序,再检查每步有没有写错数,写错运算符号,最后检查运用的运算顺序错误。如4300600,学生算出的结果可能会是商 7 余 1.这个答案肯定是错的,学生在运算的时候为了方便计算,将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缩小了 100 倍后,变成了 436,因此会做成 4300600=71,粗心的学生不经验算就认为做对了,其实只要粗心的同?W 通过验算便会很快得出正确的答案,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便知答案错了。然后用被除数减去商乘除数的积,便会得出正确余数是 100,即4300600=7100。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达到计算结果高度准确,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技巧。 养成良好的计算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通过教师对学生持之以恒地培养,在课堂中言传身教,作业严格要求,在计算中培养良好习惯,积累更多的计算技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成绩都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