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83227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共点力的平衡专题考点复习教案2012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力 物体的平衡专题五 共点力的平衡【考点透析】一 本专题考点:共点力共点力的平衡条二 理解和掌握的内容1共点力:各力的作用点相同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在不涉及物体转动的问题中,可把非共点力经平移转化成共点力。2共点力的平衡条(1)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注意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例如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不是平衡状态。(2)衡条: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0。由牛顿第二定律F=a,当 a=0 时,F=0。我们可把共点力的平衡条理解成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推论。(3)点力平

2、衡条的推论:几个力构成平衡力,其中一个力和其余力的合力构成平衡力;几个力构成平衡力,其中几个力的合力和其余力的合力构成平衡力;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是共点力。3求解共点力平衡的问题常用法:(1)交分解法,此时平衡条应表述为:FX=0 F=0。在建立坐标系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力的分解。(2)的三角形法,物体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时,将这三个力经平移必得到一个闭合三角形。(3)体法。【例题精析】例 1 重力为 10N 的小球被轻绳 a、b 悬挂在天花板和墙壁上,其中绳 b 水平,绳 a 与竖直方向成 30角,如图 1-37 所示。求绳 a、b的拉力。解析:方法一

3、: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根据平衡条,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力必然等大反向。将 Ta 、Tb 合成,其合力为 F,如图 1-38,根据平衡条 F=G=10N在直角三角形中,这种先把某些力合成再建立力学方程的方法称为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不多,比如三个力时采用此种方法比较方便。这种方法不但在平衡问题中经常可以采用,在动力学问题中也经常可以用到。方法二: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向坐标轴上进行正交分解,如图 1-39。 根据平衡条 Fx =0 F =0有 Ta sin30Tb = 0 Ta s30G = 0 由解得 代入解得 这种方法称为

4、正交分解法,它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特别适合在物体受力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从以上两种方法中可以看到,解决力学问题,首先要在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对研究对象做出准确、清晰的受力分析,而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建立力学方程的重要手段和步骤。例 2 如图 1-40 所示,质量为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在水平恒定的推力 F 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则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解析: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 1-41。根据共点力平衡条:在 X 轴方向 在轴方向 又 由以上三式, 思考拓宽:我们实际沿斜面方向建立 X 轴,解题时,也可取 F 的方向为 X 轴,这样需分解两个力。若

5、在其它方向建立坐标,则四个力都要分解,造成运算麻烦。因此,在建立坐标系时,要尽量让更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例 3 有一直角架 AB,A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 上套有一个小环 P,B 上套有一个小环 Q,两环质量均为,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1-42) 。现将 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移动后和移动前比较,A 杆对 P 环的支持力 N;细绳的拉力 T 。 (以上两空填“变大” 、 “变小”、 “不变”)解析:分析 P、Q 的受力情况如图 1-43,取 Q 为研究对象,P 左移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拉力变大;取

6、整体为研究对象,N2=2g,A 对 P 的支持力不变。思考与拓宽:求解 N2,可取 P 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分解法,同样可得正确结果,但不如整体法得直接。运用整体法,可避免分析求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应为解题首选。【能力提升】知识与技能1将某种材料的长方体锯成 A、B 两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紧靠在一起,如图 1-44 所示,物体 A 的角度如图中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 F 推物体,使 A、B 保持矩形整体沿力 F 方向匀速运动,则A 物体 A 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合力为零B 作用于 A 的摩擦力不止一个物体 B 对 A 的压力大小等于桌面对 A 的摩擦力大小D 物体 B 在水平方向受五个力

7、作用2如图 1-4 所示,用绳子牵引小船使之匀速向岸运动,设水的阻力不变,在小船靠岸前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B 绳子的拉力不变船所受浮力不变D 船所受浮力增大3如图 1-46,物体 A 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A 如在 A 上轻放一物体,A 将匀速下滑B 如在 A 上轻放一物体,A 将加速下滑若在 A 的上表面加一竖直向下压力,A 仍静止D 若在 A 的上表面加一竖直向下压力,A 将匀速下滑4如图 1-47 所示,AB 为可绕 B 转动的挡板,G 为圆柱体。夹于斜面与挡板之间。若不计一切摩擦,使夹角 由开始时较小逐渐增大到 90的过程中,挡板 AB 受到的压力A 不断增大B 不断减小先增大后减小D

8、 先减小后增大能力与素质如图 1-48 所示,A、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 3N、4N ,A 用绳悬挂在天花板上,B 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轻弹簧的弹力为2N。则绳的拉力的可能值为 _ 。B 对地面的压力的可能值为 。6如图 1-49 所示,人重 600N,平板重 400N,如果人要拉住木板,它应施加的拉力为N。若人重不变,平板重力超过N 时,人无论如何也拉不住木板。7如图 1-0 所示,一个体积为 V=13,质量=029g 的氢气球,用一根长度等于气球半径的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竖直墙上,试求气球平衡时,墙受到的压力和绳中的张力。已知空气密度=129g/38如图 1-1 所示,

9、水平放置的两固定光滑硬杆 A、B 成 角,在两杆上分别套有轻环 P、Q,并用轻绳连接两环。现用恒力 F 沿 B方向拉环 Q,当两环达到平衡时绳子的张力多大?效果验收一、选择题1如图 1-2 所示,A、B、的质量分别为 A、B、 ,整个系统相对于地处于静止状态,则 B 对和地面对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Ag,BgBBg, AgAg,0DBg,02如图 1-3 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力 F 的作用保持静止。现在使力 F 增大,物块仍然静止。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B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变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减小 D 物块受到的合力一定增加3三个在同一平面上的力,作用在一个质点上,

10、三个力的方向在平面内任意调节,欲使质点所受合力大小能在 014N 到 17N 的范围内,这三力的大小可以是4N,6N,8N2N,10N,1N 014N,9N,17N30N,40N,60NABD4如图 1-4 所示,物体重 100N,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右端与一轻弹簧连接,物体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40N。用一水平向左的 30N 的力作用在物体左端,物体仍静止,则物体所受弹簧的弹力不可能的是:A20N B40N60N D80N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 ,它们的合力的大小随 的变化关系如图 1-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A 3N、4N B2N、N1N、6N D3N、 3N6如图 1-

11、6 所示,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后系在大重球上,球的大小不能忽略。在轻绳的另一端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使球沿斜面由底端缓慢拉上顶端,各处的摩擦不计,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F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先增大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大7如图 1-7 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 ab,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 1 和 2 的木块。当两木块沿三角形木块匀速下滑时,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 有摩擦力作用B 没有摩擦力作用由于 1 、1、2、2 均未知,故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摩擦力D 匀速下滑比静止时的支持力要小8有一直角 V 形槽,固定放在水平面上,槽的两侧壁与水平面夹角均为 4,如图 1-8 所示,有

12、一质量为的正方体均匀木块放在槽内,木块与槽两侧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和 ( ) 。现用水平力推木块使之沿槽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A B D 二、填空题9如图 1-9 所示,表面光滑、重力不计的尖劈插在缝 AB 间,在尖劈背上加一压力 F,则尖劈对 A 侧的压力为 ,对 B 侧的压力为 ,已知尖劈的夹角为 。10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图 1-60 所示的图(F 与 A、共线) ,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 (1)图中_是 F1 与 F2 合成的理论值;_是 F1 与 F2 合力的实际值( 2)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3、,最终表现为验证_。11用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得其长度为 163812,如果用最小刻度为的米尺测量,则其长度读数应为_,如果用 0分度的卡尺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如果用千分尺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三、计算题12一质量为的物体,在倾角为 的斜面体上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这时斜面体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力沿斜面向上的方向拉该物体,使它沿斜面匀速上升,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求此时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多大?13如图 1-61 所示,一个圆球半径为 R,重量为 G,其重心不在球心上,现把它放在槽、N 上,平衡时重心在球心的正上方 R/3 处,支点、N 在同一水平面,相距也为 R。摩擦力不计。则平衡时支点对圆球的支持力的大小为多少?14如图 1-62 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1 和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1 和 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多少,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多少。 专题五 1B 2A 3 4B 1N 或 N;6N 或 2N 620;1800 7 ; 8 效果验收: 1 2 3 4D A 6B 7B 8A 9 ; 10F;F ;F 与 F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11164;1638;16381 12 13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