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73624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大班个性化成长册制作的方法摘 要: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有自己表达喜怒哀乐的方法,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是他们成长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他们迈向学校学习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他们最为灿烂的童年生活,而这短暂美好的童年,需要教师、家长们通过某种媒介来记录。 成长册则变成了见证幼儿在幼儿园成长阶段的重要凭据,因此,教师们为制作成长册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付出艰辛的劳动。而如何能够制作出“个性化”的成长册 ,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动态、完整、立体的童年回忆,是当代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个性化;成长册 成长册是通过收集幼儿的作品和相关资料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

2、、发展水平做出客观性、过程性评价的载体。个性化成长册指:通过关注幼儿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收集相关素材,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呈现幼儿发展进程的文本记录方式。而作品和资料则是制作成长册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可以反映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更可以让教师通过作品和资料了解、解读从而分析出每个幼儿学习和个性的特点,它是教师与家长了解幼儿的窗口。 一、以游戏环境为线索,展现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 以游戏环境作为制作成长册的线索时,教师应当注意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能反映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变化。孩子们每天都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而幼儿园游戏活动主要分为两类:区域游戏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在以区域游戏以线索时,教师可以通过照片

3、的方式,记录下幼儿游戏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收集幼儿游戏的作品,来丰富成长册的内容。而以户外游戏为线索制作成长册时,教师则需要花费一番心思。我们知道幼儿大动作发展基本分为:走、跑、跳、攀、爬,五大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晨间锻炼、户外游戏、体育活动等一切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设计有趣的游戏情景,利用游戏情景,有目的、有意识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发展幼儿大动作协调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照片、文字、绘画等形式,记录下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此作为活动素材,记录在成长册内。 幼儿与老师、同伴相互交往,与环境材料相互接触,他们的身体不仅在发育成熟,心智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收

4、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孩子们在一次活动中的表现、水平、特点,更应当关心孩子们在多次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幼儿持续的、稳定的行为表现和进步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二、以主题活动为线索,展现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水平 以主题活动为线索时,需要考虑幼儿园实施的每个主题活动,是否适合记录在成长册中,我园实施的是综合教育课程,是通过让幼儿,经过感知感受探索发现表现表达这一经验提升的过程,调动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发展。非常利于个性化成长册的制作。例如:大班第一主题我是升旗手主题中,首先通过综合课程我是小小升旗手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等并建立“我是小小升旗手”专栏,让孩子知道

5、“升旗手”是一份荣誉,是每个积极向上的孩子都向往和最求的,营造出争当“升旗手”的氛围。在全园开展了,请解放军叔叔举行升旗仪式等。更增加了孩子们争当“升旗手”的热情。通过与解放军叔叔的合照,记录下了每个孩子在争做升旗手的过程。这一素材便可投入到个性化成长册中。记得,正当“升旗手”活动开展到一半时,一天早上一个妈妈跑到我的身边:“老师,我发现我家孩子在家的变化可大了!”我:“怎么了?”妈妈:“你不知道,原来孩子放学回到家后,总是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电视,现在到家后居然开始自己拿笔,画画了!我和他爸爸都特别惊讶呢!而且不是一天这样呢!后来我才知道,他想当升旗手。知道以后,我和他爸爸都很开心。 ”从上述例

6、子中,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孩子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的过程。教师可将这一过程,记录在成长册中。这不仅展示了孩子的进步,更发挥了“个性化” 成长册的功用,使得,每本成长册都大不相同。 伴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的态度、兴趣、能力及水平都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产生丰富的素材。所以,只要选取能表现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与学年核心目标紧密相连的主题,就能更好的制作出个性化成长册 ,展现孩子们在活动中精彩的表现。 三、以学科领域为线索,展现大班幼儿集体活动中的表现 成长册是幼儿成长的见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已经有能力将自己的喜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来呈现!因此,教师可以和孩子沟

7、通,用孩子喜欢的学科做为成长册中的内容。当然,再以学科为线索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帮助幼儿将学科综合融入在一起,在通过某一种方式呈现在成长册中。以孩子喜爱的艺术为例: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最喜欢的当然是唱唱,跳跳,而歌唱活动正是孩子们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那如何将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呈现在孩子的成长册中呢?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美术绘画能力在幼儿园阶段是不断发展的,到大班以后,已基本能够将自己心中所想,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在歌唱活动后,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活动过程绘画出来。其他学科当然也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实施。最为重要的是,不仅需要孩子们能够讲述出绘画的内容,还

8、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用文字的方式,将幼儿叙述的内容朴实的记录下来。 通过,孩子们“以话配画”的坦言、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们便可读懂他们的作品。幼儿对活动后的“感想性评价” ,也会让我们看见幼儿成长的内心轨迹,让我们听见幼儿心灵深处的声音。而这一切也是对幼儿内心世界更深层的解读。 四、家园合作,引导并支持幼儿及家长多方位的参与成长册的制作 大班成长册与小中班成?L 册在材料收集上虽然主体都是教师、家长、幼儿,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和家长的参与度应当比小中班高。大班幼儿对自己、对同伴、对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在制作成长册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作品应不光有教师的评价和说明,还应当让幼儿

9、参与其中。因为,大班幼儿已经有能力将自己知道的、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思考、心理活动等有条理地说出来,画出来。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引导让孩子们乐意完成部分成长册内容。 在制作成长册的过程中,幼儿的作品、照片及其他资料都不是孤立、单纯的一个活动,它们都有其发生的时间、背景、动态过程,科学客观的评价(包括文字注释和点评) ,不能只是教师的主观想法,而应由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结合共同评价,才能真正做到记录幼儿成长的足迹,其中家长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同时大班的活动更加丰富,教师们为了圆满安全的组织好活动,很可能会没有更多的精力为幼儿捕捉精彩瞬间。因此,邀请爸爸妈妈来做观众,既让他们了解

10、孩子在活动的表现和变化,又能利用他们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孩子的真实表现,同时在请他们把观看后的感想写下来收入成长册 。在这过程中,家长作为幼儿最亲密的人,有收集材料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能补充选择可以体现幼儿个体特点、成长和发展历程的内容。当他们渐渐地从一个单纯的欣赏者变成了参与者时,也就更加有利于完善个性化成长册了。 成长册是孩子幼儿时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真是写照,它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的情绪变化,解读幼儿的心理需要,判断幼儿的认知发展,分析幼儿的潜力优势。为幼儿收集、积累大量资料,为评价提供真实的佐证性材料,将幼儿的发展全过程和水平展现其中。 成长册凝聚着每一个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心血,渗透着老师和家长的关爱,承载着老师与家长的叮咛嘱托,寄托着老师与家长的希望。可以想象,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后,又或许年老蹒跚之时,在灯光下,翻阅儿时的成长册,那一页一页的内容,记录着他快乐童年的全部。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父母那慈祥的眼神,同伴们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回忆都将浮现在他们眼前,那将是多么温馨、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36 岁儿童发展指南S.国家教育部,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