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566993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探究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赵义森 458030 摘要:隐喻在英语语言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其本质上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中的一种表现。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会话中,人们通过隐喻理解抽象概念与复杂状况。正确认识与理解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是消除因跨文化交际而产生的误解,再现原文语言中隐喻的那种简洁幽默、生动形象和寓意深长的语意的关键。关键词:隐喻 跨文化交际 关键Abstrac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means of rhetoric in English, but also a phenom

2、enon of cognition, and the nature of metaphor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etaphor thinking in language. As a method of thinking and means of cognition, metaphor is widely used in English conversations, and peopl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abstract conceptions and complex situations by means of metaph

3、or.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on of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the principles of its translation properly will be the key factor to clear up the misunderstandings caused by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reappear the humor, brief and vivid image of the metaphor in the original language and the profou

4、nd semantics. Key words: Metaphor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key 隐喻,汉语里称之为暗喻,其不仅仅是修辞学范畴上的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世界的方式。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在人的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隐喻作为想象的认知操作,是人的主要认知能力。自语言学家 LakoffJohnson 发表了名著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隐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方式,同时隐喻也是

5、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语言都是隐喻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隐喻来进行思考和表达。所以, 隐喻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就能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思,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避免误解的产生。本文将就英语里存在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原则进行分析探究。(一) 、英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隐喻是英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运用隐喻,能形象而概括地说明问题,使文字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有学者指出,人们的日常语言中绝大部分充满了隐喻,不带隐喻的句子只是极少数。隐喻广泛存在于文学、科技、军

6、事、商务、医学等各种文体中,而且与其它表达手段相比,隐喻隐藏着极为丰富、形象的意象与内涵。而英语隐喻更多的是以名词、动词方式出现。1、名词性隐喻 所谓名词性隐喻就是由名词构成的隐喻,它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同位语等成分。名词性隐喻通过两种事物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两种事物共同具有的某种特点、特性,或让人们通过熟悉、己知的事物来推断复杂、陌生事物, 或是通过另一个领域专业化的术语使人们得到更精确的概念。名词性的隐喻容易辨认、更易引起想象,所以名词性隐喻是使用频率最大的一种隐喻。让我们看下面几则名词性隐喻在英语中运用的例子:(1) Lots of tropical rain fores

7、ts are disappearing alarmingly. The destroyers are actually destroying the lungs of our planets.大量的热带雨林正在消失。这些毁坏者毁坏的是我们的星球之肺。分析:本句用指人的 lungs 来比喻热带雨林在代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方面的作用,将本句中热带雨林拟人化。(2) Then they played their trump card and we gave in 接着他们亮出王牌,我们便让步了。分析:在商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被形象地比喻成体育活动打牌,有输有赢。(3) Strong foreign

8、 market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 successful economy繁荣兴旺的国外市场是成功经济的基石。分析:这里成就被比作一栋建筑物(building)取得成就的过程就像建造建筑物的过程。(4) After the sale, they began to solicit comment. The consumers feedback was generally favorable.售后他们开始寻求大家的评价,大体上消费者的反映是良好的。分析:在这里自动化领域的专门语 feedback(反馈) 用来表示消费者的反应,使得表达更为生动。(5)When

9、the economic bubble bursts,a lot of people are going to lose their jobs 当经济的泡沫破灭时,很多人将失业。分析:Bubble 原义是水泡,这里指经济运行中泡沫。通过隐喻我们可以用日常现象来指代抽象的经济概念,使表达生动形象。(6)In todays infant electronic commerce industry 在当今刚起步的电子商务产业。分析:infant 原意是指婴儿,在这里指一件事前尚处于初期,不太成熟。(7)She served as the mouthpiece of the company 她是这个公司

10、的代言人。分析:上例中出现了身体部位的单词 mouthpiece,如果只知道这一词语的字面意义我们还是可能不知道句子的准确意思。这个句子和公司或机构有关 一个公司就像一个身体(body) ,公司的各个部分就像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动词性隐喻除名词性隐喻外,大量动词也通过隐喻应用到英语中从而形成动词性隐喻现象。在动词表达的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不一定都直接出现,而是由动词通过联想、联系折射出来,若即若离、若隐若现。隐喻性动词大多通过具体、形象的动作来描述和解释抽象、难懂的趋势行为等,而读者通过心理联想,去感知或领悟蕴味无穷、形象异趣、感情渲泄的寓意。下面让我们看几则动词性隐喻在英语中

11、运用的例子:(1)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分析:kill 原意指杀害。在这里引申为吸收、消除。(2)WTO finally opens its door to China on Nov.10, 2001.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 2001 年 11 月 10 接纳了中国。分析:open the door 原指的是人的行为,在这里做了拟人化用法。(3) During the 80s,despite continuing anxiety in the Crown Colony about it

12、s future after the reassertion of Chinese sovereignty in 1997,Hong Kong surpassed the U.S as the biggest outside investor on the mainland; in 1992 it injected a record of 39.6 billion into the Chinese economy.80 年代,尽管香港人对 1997 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的前途依然感到担忧,但香港却己超过美国成为大陆最大的外来投资商。1992 年香港注入中国经济的资金达 396 亿,这是前

13、所未有的。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用医学名词 inject 原意是注射,这里代指投资行为, 将原本不想关的动作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原词所没有的形象和生动。(4)Even with the most educated and the most literate,the Kings English slips and slides in conversation即便是那些学问深、文化水平高的人,日常交谈时用标准英语也会像是在冰滑的路面上行走,一步蹭着一步地向前挪动。分析:动词“slip” 、 “slide”的本义分别为“滑人” 、 “(在平滑的表面上)滑动” 。此句人木三分地刻画了受过良好教育、有品味的讲

14、标准英语的人过分讲究文雅,那种说话时一字一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神态跃然纸上。(5)When one is in the middle of a never-changing business world, one has two choices: to follow yesterdays map or quickly chart a new course and grab the opportunities that we find.当人们处在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中时有两种选择:要么沿用以往的做法 ,要么迅速寻找新的途径去把握机遇。分析:follow yesterdays map 和 cha

15、rt a new course 分别指人们作出的两种抉择 ,前者比喻“因循守旧”后者意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6)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astronomers have discovered quasars, pulsars, black holes and planets orbiting distant suns. But all these pale next tot he discoveries Edwin Hubble made in a few remarkable years in t he 1920.在过去的 100 年中,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

16、类星体、脉冲星、黑洞及环绕遥远恒星的行星。但所有这一切,与艾德温哈勃在 20 世纪 20 年代短短几年中所获得的发现相比,都相形见绌。分析:pale 一词一般用于形容人、颜色、气色等。此处比喻所有发现当与哈勃的发现相比,都黯然失色,烘托出哈勃的伟大,折射出作者的崇敬之情。二、英语隐喻的翻译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再现源语的信息,尽量使译语读者获得的感受接近原作对源语读者产生的影响。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要将英语中诸多的隐喻用地道的汉语表达出来就更难了。隐喻的英译汉之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多灵活多变的语言现象,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语意或用意。究竟用哪一个词来表达确切的含义取决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二是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如果我们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翻译另一种语言,尽管不会出现语法问题,但会出现思想概念或逻辑上的表达错误。三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的问题。英汉翻译过程中,要使译文既流畅、达意,又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