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62385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 第一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1) 学习内容:教材第 38 页例 1 及相应的练习。 学习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一、预习导引: 1 以前学习过什么样的统计图? 2 使用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二、自主学习: 1、根据本 38 页统计表,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根据统计表把它绘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 (提示:在统计图上标明数据。 )3、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 ) 。纵轴表示( )每一小格表示

2、( ) 。4、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上的横轴( )纵轴表示( )每一小格表示( ) 。三、合作探究1、比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分辨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2、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应该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第一题: (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 五、全总结,深化认知 这节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姓名 班级主备人 : 张亨芬 使用人: 张亨芬

3、谢四川 第二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2) 学习内容:教材第 39 页例 2 及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 1、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能体会统计的意义。 一、预习导引: 1、你知道你的身高和体重吗? 2、比一比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重?二、自主学习:自学教材 P39 页例 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 。 (1)观察 ,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它格呢?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3)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余的条形补充完整。 (在书上做) (4)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解决吗?

4、 三、合作交流,讨论学习: 1、 (1)如果把以上统计表制成纵向统计图,你准备每格表示几厘米?(2) 、如果(每格代表 10 厘米、厘米的条形统计图)分析: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每格代表 1 厘米、2 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哪一种太长? (3)重点观察:每格代表 2 厘米、1 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的差距只要哪些部分?那中间一部分怎么办? (4)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仔细观察,哪一部分是折叠的,表示多少?与过去的统计 图有什么不一样?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2、小结:什么时候要用折叠式条形统计图(数据比较

5、大、数据相差比较小)3、试一试,用这种简洁明白的方法制作以上同学体重统计图。(在书上做) 。(1)从上面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2) (出示“中国 10 岁儿童身高体重正常值” )比较:你能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下,哪些是在正常值以上?四、达标测评: 1、独立完成数学书 P40 页练习十第 2 题: (1)你得到哪些信息?(2)图书室要购买一批新书,你认为应怎样购买?2、完成数学书 P41 页第 3 题: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 五、全总结: 1、这节你学会了什么? 2、后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分

6、析相应的信息。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姓名 班级主备人 : 张亨芬 使用人: 张亨芬 谢四川第三时 平均数(一) 学习内容:练习十一 13 题,教材 42 页例 1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一、导入: 拿 8 枝铅笔,指 4 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 2 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 1、教材 42 页例 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合作学习1、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2、平均分后是多少个?小结

7、:平均分后的个数叫平均数。3、要求平均数,怎样想? (1)要把 4 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 4 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怎样列式?(2)也就是把矿泉水瓶总数平均分成 4 份,怎么列式?、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 四、达标测评:1、练习十一第 2 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五、总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姓名 班级主备人 : 张亨芬 使用人: 张亨芬 谢四

8、川第四时 平均数(二)学习内容:教材 43 页例 2,练习十一第 4、题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 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一、导入: 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二、自主学习:1、教材 P43 页例 2(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哪个队要高一些? (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 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 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 , 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 =_ =_(厘米) (144+146+142+14+143) =_ =_(厘米) 3、比一比 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4、出示练习十一第 4 题 (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 、猜测: (1)哪种饼干销量越越大?(2)分析原因。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现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2、交流算法。3、提问、补充。 四、达标测评:练习十一第题 五、总结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