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534698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策略从 2004 年,义务段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高中段开展创建市级示范高中、省标准化高中等活动,我市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设备得到很大的改善,每个学校都有计算机、中学都有多媒体教室,一些高中多媒体全部进教室,义务段学校均可以免费接收到国家远教资源,各学校基本上具备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条件。那么,如何高效而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就成了所有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一、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目的和规律1、学科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主要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课堂教

2、学容量,创设教学情境等,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学科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媒体的选择,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设备和资源软件。一般要选择代价低、功效高的媒体。指导自主学习,组织协作活动。通过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设计,可营造出一种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确定教学要素关系,形成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测试,进行学习评价二、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定义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在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指导下,根- 1 -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

3、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编制者按某一思路设计制作的、前后连贯的、有系统性的软件。随着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深化,课件的概念也在发展、演化之中,例如有专家提出“积件” 的思想。积件是由老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运用教学资源整合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思想作为一种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设计、组合、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在技术上实现了将教学资源在开发平台上的有机整合。(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分类多媒体教学软件依据使用对象、教学环境或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如下:按照使用对象可分为:助教型和助学型;按照教学环境可分为:单机型和网络型;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演示型和交互型。按照课件内容可分线型和点型。助教型课件:

4、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时使用的课件。助学型课件:主要是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学习时使用的课件,如检测学习效果的课件;指导学习的课件;单纯课后练习的课件等。单机型课件:在独立的计算机上运行的课件。网络型课件: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课件。演示型课件:多指以图解、动画等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讲解课本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提示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以讲解或展示教学内容为主的课件。交互型课件: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人机之间信息沟通,实现人机交互的课件,如自学辅导类、场景模拟类、测试练习类等。线性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点性课件:涵盖选定的一点或多点教学内容。一个优秀的课件通常需要综合不同类型的课

5、件的优势,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目前常用的课件主要有:交互型的多媒体课件、助教型- 2 -的演示课件和助学型的网络课件。需要指出的是,助教型、助学型或演示型、交互型课件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三)多媒体教学软件编制原则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我认为编制课件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1.教学性原则:编制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性,即软件的教学价值。软件的教学性主要表现在软件的教学目标,内容的选择及组织表现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教学性的含义。教学目标:明确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

6、的。根据教学设计不同,目标可多可少。例如:为达到教学目的把微观变宏观、把抽象变具体、把稍纵即逝的现象变为可反复重现的现象、把平面的变为立体的、把静止的变为生动的等。软件内容:软件内容的选取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具体来讲,要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演示实验现象不容易观察的,或研究的对象抽象的或学生不好想象的内容。如数学教学中的各种几何图形的平面的、立体的位置关系及某一个量或位置变化以后对其它图形的影响等。物理教学中的电力线、磁力线、光线等。语文、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等。组织表现形式:在内容的组织上要发挥计算机的特有优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软件在课堂上的优势是动态模拟,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7、,扩大学生的感知量,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律。对于模拟,既要有连续的演示,又要有分步骤的演示。只有连续的演示不利于教师的讲解,只有分步演示则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表象。如果一个软件缺乏创意,仅仅是板书搬家,习题搬家,那么其教学价值就很低。- 3 -2.控制性原则: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也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片,只能一放到底。因此课件的操作要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控制。具体讲有以下几点:课件安装要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有些软件只能软盘运行或光盘运行,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有的长达数分钟,师生焦急等待,使课堂失控。还有的课件

8、附有复杂的安装说明,使人望而生畏。良好的操作界面。在软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为便于教学,要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交互应答。对于以学生课堂自学为主的课件,要对学生的输入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型课件,可以现场输入数据改变演示进程。误操作处理。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方便退出,或重新切入,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的可靠性。3.简约性原则:软件的展示是通过计算机屏幕大屏幕电视或大屏幕投影实现的,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刺激,因此投影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

9、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注意动物与静物的色彩对比,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全班的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内容的切入和退出最好采用淡入和淡出,避免花俏的动作。我们可以把以上特点概括为简约性,具体有以下几点:画面布局突出对象,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运动的对象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对象的图形要简约化,避免单纯的“求真实” 倾向。同一画面色彩数量不易多,以不超过四种为益。避免对表现内容无益的花边彩框。减少文字数量,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 4 -而且干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不必制作华丽的片头(相当电影的序幕),内容的跳入转出

10、采用淡入淡出,避免多余动作(如文字一个一个地蹦到屏幕上,对象转几圈再定位等)尽量少用音响,除非必要的物理现象的拟音。现象的描述和规律的陈述不要以声音信号的形式出现。因为教师就在课堂之中。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否应对于有科学性问题的课件“一票否决” ,要对科学性问题做具体分析。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具体考虑以下几点:动画模拟的现象要准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如:动态模拟日食和月食的演示,能显示本影区和半影区,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既可。而不必顾及地球饶日公转一周,月球要饶地球转 12 周,以及轨道共面性差异等细节。否则画面极不简约

11、,干扰主题。要尊重客观事实,允许必要夸张。例如弹性碰撞的演示,碰撞小球经过形变和恢复形变的过程,为使学生充分感知形变过程,要对形变程度进行夸张处理,使形变量足够大。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力求准确无误。5.艺术性原则:如果一个软件的展示不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则说软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软件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美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表现内容。但考虑到目前的课件编制水平普遍不高,这一项的要求不宜高。其表现有: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在不违反简约性原则下,使对象更加逼真,如采用- 5 -3D 效果。对

12、象的连续运动流畅,无拖沓跳跃的感觉。必要的配音、音色优美。艺术性和简约性统一又矛盾,简约本身就是一种美,而过于求美又破坏简约。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掌握好度。6.其它几点说明:为什么不强调交互和反馈原则。因为课堂上的交互主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计算机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辅助教师,人机交互主要体现在教师控制计算机,这已经包含在控制性之中。经济原则,即用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好的效果。这是一个两难问题,如果有了扫描仪,还有数码相机等好的设备,为什么放着不用呢?用了不会有错。当然,有充足的资源并不一定就能出好课件。可维护性原则,即使用者可以对课件进行修改,删增处理,对其不断优化。由于课件主要是由编制者个人使

13、用,有源程序在手,自己维护是很方便的。课件容量,课件可大可小,关键是有实效,用几十MB 的容量展示一个 问题不一定比几百 KB 的课件效果好。所以课件大的不一定就好。以上是制作课件的要求,它同时也是我们评价一个课件优劣的标准。所以我们使用网络上下载的课件时,就可以根据这些原则进行选择。(四)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一个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应充分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在制作过程中应注重视听教学的特征,突出启发式教学,还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做到构图合理、美观,画面清晰、稳定,色彩分明、色调悦目,动画流畅,真实感强,解说、音乐清晰动听,功能丰富,演播运行安全可靠。那么如何制作呢

14、?1.设计脚本- 6 -设计脚本是一个连续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题选题是指选内容,也就是说,你的这堂课,你选择那些方面,或哪些要点用课件来表达。课件从内容上分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它是线型的,另一种是点型的,主要表达教师选定的几点内容。不管是哪种类型,我们都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非用计算机不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有一些问题在黑板上解决更妥当,用计算机模拟现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某一问题用实物演示效果好,我们就不必在课件中去表达,反而会弄巧成拙,变成传统教学的翻版。在脚本的设计中,很多教师很容易把课件设计成

15、课本上的例题、练习、概念等全都搬到计算机屏幕上,用计算机屏幕代替黑板,这样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满堂灌式教学。一般说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那些既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功能又能有效完成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点、难点性内容作为制作的题材。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课件形式课件形式是指课件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或者说是课件的主要侧重点,随着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入开展,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制作,目前,存在的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形式有:1. 动画模拟型;2. 图形变化型;3. 实时控制型;4. 应用题库型;5. 智能专家型;6.网上教学型。各种课件形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选择那种

16、课件形式,要看本节课的具体需要。当然,真正一节优秀的课件课,并不只是运用上述某一种形式,而是实现多种形式与传统教学的组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课件运用中,有些教师就因为过多的使用计算机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直观的教具、实验的动手操作和其它电教媒体的使用,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课件呈- 7 -现资料时应讲究画面简洁大方,要给屏幕留出适当的空白,使学生获得视觉的美感,切忌一次性呈现资料太多,而使画面过于拥挤;课件中滥用音乐,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节好课,一定是恰当地使用几种媒体或是几种媒体的合理组合的一节课,所以在课件的组织形式上,就应利用各媒体的特有优势服务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设计脚本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课件形式的合理运用。设计课件内容和操作过程课件的流程设计是整个脚本设计过程中的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对课件的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