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届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单元质量检测(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2009靖江模拟 )红珊瑚栖息于 200~2000 米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在中国,珊瑚是吉祥富有的象征,一直用制做珍贵的工艺品.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A.Na B .Fe .Si D .u解析: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而 Fe(H)3 是红褐色物质,NaH 是易溶于水的,u(H)2 是蓝色的,硅酸盐也不是红色的,故只有 B 正确.答案:B2.(2009东济南模拟 )美国科学家在《Siene》上发表论,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 ”结构——Al13 和 Al14 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40 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13、Al14 互为同位素B . Al13 超原子中 Al 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Al14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42,与第ⅡA 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D.Al13 和 Al14 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解析:Al13 和 Al14 都是由多个 Al 原子构成的超原子,不是 Al的同位素;Al13 超原子中铝原子间是通过金属键结合的,不是离子键;Al14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3×14=42 个价电子,比稳定结构(40个最外层电子)多 2 个电子,应与ⅡA 族元素性质相似;Al13 具有3×13=39 个最外层电子,比稳定结构少 1 个电子,容易得到 1 个电子,应与卤素性质相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答案:3.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 a 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 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 b 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U 形管内红色褪去 B.试管内溶液变红.气球 a 被吹大 D.U 形管水位 d解析:2Na22 +2H2===4NaH+2↑,因该反应生成 2 且放出热量,故气球变大,U 形管内液面端下降,d 端上升,故正确,D 错误;该反应是在试管内发生的且无酚酞,故 A、B 均错误.答案:4.按下图装置通入 X 气体,并在管 P 处点燃,实验结果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X、可能是( )A.H2 和 Fe23 B.和 u.H2 和 Na23 D.和 Na23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应为 2,可以是与 u 在加热条下反应产生的.答案:B.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分别开的是( )A.Nal, Hl,NaAl2,NaH3B . Na2S4,N3,(NH4)2S4,gl2.Fel3,NaH,All3,HN3D.AgN3,Nal,Na2S4,NaI解析:不另加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有两种主要方法,其一是利用物理性质(主要是颜色) 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再以这种物质作为试剂,看能否区别出余下的物质;其二是假设其中的一种为已知,并以它作为试剂,看能否鉴别余下的物质.本题中 Fel3 呈棕黄色,将其加入其余三种物质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是 NaH,再将 NaH 加入其他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ll3,无变化的是 HN3 答案:6.铁氧体(Fe34) 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4 把废水中 r22-7 还原为 r3+,并通过调节废水的 pH,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铁氧体(Fe34 或 Fe23Fe)的复合氧化物(rx+3Fe + 32-x3Fe+2) 处理含 1 l r22-7 废水至少需要加入 a l FeS47H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1,a= B.x=0,a=8.x=2,a=10 D.x=0,a =10解析:据 r 原子守恒,复合氧化物(rx +3Fe+32-x3Fe +2)的物质的量为 2x l,由 Fe 原子守恒有 2x×(3-x)=a,再根据电子守恒得 2x×(2-x)=1×6,联立解得 x=0,a=10 ,故选 D答案:D7.下列各选项均有 X、两种物质,将 X 缓缓滴入(通入) 溶液中,无论 X 是否过量,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XA 稀盐酸碳酸钠溶液B 偏铝酸钠溶液硫酸溶液硫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D 二氧化碳苯酚钠溶液解析:A 项中 X 不足时,反应为 2-3+H+===H -3;X 过量时,反应为 2-3+2H+===2↑+H2B 项中,X 不足时,反应为 Al-2+4H+ ===Al3++2H2 ;X 过量时,反应为 Al-2+H++H2===Al(H)3↓项中,X 不足时,反应为 2Fe3++S2-===2Fe2++S↓ ;X 过量时,反应为 2Fe3++3S2-===2FeS↓+S↓D 项中无论 2 过量与否,反应均为 2+ + 答案:D8.(2009许昌调研 )一定体积 2 和 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Na22 后,所得气体体积变为原的 3/4,则 2 在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A.2% B.40% .0% D.7%解析:设原有混合气体共 4 体积,则反应后气体减少 1 体积.由22+2Na22===2Na23 +2 ΔV2 1 1V(2) 1所以 V(2)=2φ(2)=2/4×100%=0%答案:9.俄罗斯西伯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活性吸附剂,可以吸附水中的几乎全部微生物和噬菌体.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这种新的吸附剂由成本低廉、环保性能好的棉纤维素和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的勃姆石制造而成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l(H)3 既能够与盐酸反应又能够与 NaH 溶液反应B .纤维素和淀粉不是同分异构体.纤维素能够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D.实验室中 Al(H)3 可以由偏铝酸盐和氨水制备 解析:Al(H)3 具有两性,可与酸或强碱反应;其实验室制备方法是用铝盐与弱碱氨水反应(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 ;纤维素与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可用[(6H10)n]表示,但其聚合度(n)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纤维素中分子中存在醇羟基,所以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答案:D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 Fe3+的溶液中:NH+4、Na+、l-、SN-B .在强碱性溶液中:Na+、+、Al-2、2-3.在(H+) =10-13 l/L 的溶液中:NH+4、Al3+、S2-4、N-3D.在 pH=1 的溶液中:+、Fe2+、l-、N -3解析:A 项中 Fe3+与 SN-反应;B 项中在有 H-时该组离子能共存;项中溶液中 H-与 NH+4 作用生成 NH3H2;D 项中溶液中有 H+时 N-3 会将 Fe2+氧化,故只有 B 符合题意. 答案:B11.(2009东临沂测试 )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一只盛有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的小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 Fe 粉和 Zn 粉,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开始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B .最终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最终天平仍平衡D.最终加铁的一端上升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较难题.如果酸过量,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开始时锌产生氢气的速度快,加锌的一端上升,A 对;但最终加锌的一端的增重大于加铁的一端的增重,最终加铁的一端上升,D 对;如果金属过量,则加锌的一端和加铁的一端增重相同,最终天平仍平衡,对.答案:B12.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23 和 NaH3 稀溶液.下列鉴别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 Ba(N3)2 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Na23 溶液B .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 al2 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 Na23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 Na23 溶液D.用 pH 试纸测定两溶液的 pH,pH 较小的为 Na23 溶液解析:Ba(N3)2、al2 均能与 Na23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均不能与NaH3 反应,故 A、B 正确;Na23 的碱性比 NaH3 的碱性强,pH 大,故正确,D 错误.答案:D13.有 a、b、 、d、 e 种金属.已知:①e 的氧化产物比 d 的氧化产物氧化能力强;②a 投入 e 的盐溶液可得 e 的单质,而投入 e 的盐溶液却不能获得 e 的单质; ③在以 a、d 为极板形成的原电池中, d极上发生还原反应;④e 投入 b 的盐溶液中,在 e 的表面有 b 析出;⑤的碳酸盐的溶解度大于它的酸式碳酸盐.由此可推知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dbe B.adeb .aedb D .abed解析:金属的活动性:①eb,而据⑤判断应为碱金属元素,故最活泼,综合分析比较得出:b,故选B答案:B14.将 4 g Al 投入到 2000 L 20 l/L 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 A.HN3 溶液 B.Ba(H)2 溶液.H2S4 溶液 D.Hl 溶液解析:n(Al)=4 g27 g/l=02 l,n(H2S4)=04 l,n(Hl)=04 l,但H2S4 是二元酸,而 Hl 是一元酸,和 02 l Al 反应,H2S4 过量,Hl不足,n[Ba(H)2] =04 l,可知与 Al 反应时,Ba(H)2 过量不会有金属剩余.A 中 Al 与 HN3 反应无氢气产生,B 中 Ba(H)2 过量,2Al+2H-+2H2===2Al-2+3H2↑,中 H2S4 过量,所以选 D答案:D1.(2009常州模拟 )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并且 Fe 片质量减轻的是( )A.uS4 B.H2S4 .AgN3 D.Fel3解析:A 项中 Fe 置换出 u 而使 Fe 片质量增大;B 项中产生气体;项中 Fe 置换出 Ag 而使 Fe 质量增大;D 项发生反应:Fe+2Fel3===3Fel2 而符合条,故选 D答案:D16.(2009湖北宜昌高三调研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过量稀硫酸中加入除去油污的废铁屑,是制备硫酸亚铁的可行方案B .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乙二酸溶液,生成大量气泡,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向铝屑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D.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将 uS4 晶体加热至晶体完全变白色后,在空气中冷却后称量解析:过量稀硫酸与废铁屑(含氧化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中混有硫酸铁,产品不纯,应加入过量铁屑,A 错;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知,乙二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硫酸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因为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易控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错;硫酸铜在空气中冷却时吸收空气中水分,使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偏低,D 错.答案:B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2 分)17.(8 分) 国务院强调“ 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在调水工程中,沿途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质恶化的最大隐患.检测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g2+、Al3+、u2+、Ag+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废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种阴离子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S2- 4 B.N-3 .l- D.2-3(2)检验废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需将其从废水样品中分离出,所用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铝元素发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银,某同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