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520926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衢州市龙游县姜席堰“农家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二七年十月十二日前言当前,回归自然,走近农家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条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在全国,吃农家饭、采摘游玩,亲近自然,回归生态,已经蔚然成风。 “农家乐”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所亲睐。“农家乐”旅游胜地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重要的度假、休闲、娱乐场所;“农家乐”已被国家农业部列入重点扶持项目,正以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家乐”旅游资源,可以有力地发挖城乡自然山水、地方特产、民俗风情,为农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及增加农民收入,真正的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一、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姜

2、席堰,临衢江支流灵山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山傍水,离尘不离城,驱车分钟可到达县城中心。项目区域将租用山地 300400 亩,其中征用 50100 亩进行开发。项目区依山傍水,景色怡人,人文景观丰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原始的自然的风光,让人们可尽情领略农家的田园风情。在这样一个风水宝地,十分适合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其中将蕴涵巨大的经济效益。二、 项目市场分析项目立项是以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家乐”旅游形式进行的,所以,在对项目市场分析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就“农家乐”的宏观和微观发展环境方面进行相应的阐述。(一) 、宏观环境分析、 “农家乐”起源于国外乡村旅游“农家乐”顾名思义就是久居城市

3、的居民到农村农家大院休闲娱乐。“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将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 、 “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目前,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欧洲国家都拥有 2000030000 个乡村旅游企业。仅意大利一国,乡村旅游的从业人数就有 2100 万人,年收入达到 4.3 亿美元。分析: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给我们

4、开发此项目带来坚强的信心。、国内世纪年代出现乡村旅游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1986 年浙江省富阳县率先在新沙岛、和尚庄、赤松村等地开发了“农家乐”旅游,吸引了几十个国外旅游团体和上万国内游客。1987 年 5 月,时任国务委员、国务院旅游协调小组长的谷牧同志专程前往富阳考察并题词:“农家乐,旅游者也乐”。随后浙江省内出现了诸如安吉的“竹乡农家乐”,长兴的“紫笋农家乐”,德清的“下渚湖农家乐”等旅游产品。分析:浙江是我国“农家乐”旅游产品发展较早的省份之一,在“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方面具备成熟的经验。 “农家乐”地域经验的积累,对我们开发当地的“农家乐”

5、项目起到巨大的借鉴作用。、惠农、支农及各项优惠政策力促“农家乐”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惠农支农政策,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比如浙江省旅游局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越来越多的“农家乐”,出台了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为当地“农家乐”旅游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农家乐”旅游的社会保障条件日趋完善。随着各种形式的“农家乐”旅游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 “农家乐”旅游不仅已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分析:政策往往具有导向作用,各地为了推进“农家乐”的蓬勃发展,都制定了合乎时宜的鼓励政策,政策的支撑和引导使得

6、“农家乐”项目建设更能够与时俱进,成为现阶段旅游发展新的亮点。、新农村建设成为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各地政府部门切实把“农家乐”发展与集镇规划、新农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培育自身特色,注重特色开发,充分展示当地多彩的乡土文化、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恬淡的农家生活,以满足游客求新、求特、求变的消费心理。使“农家乐”旅游逐步成为新时期丰富文化生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分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农家乐”符合新型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新政策的

7、支持下,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二) 、微观环境分析1、浙江“农家乐”的发展情况据不完全统计,至 2006 年 9 月底,浙江全省已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976 个,经营农户总数 12892 户,直接从业人员 64269 人,2006 年 1 至 9 月各农家乐旅游村(点)共接待游客2985.55 万人次,营业收入达 19.42 亿元,是 05 年的 2.4 倍左右。同期,衢州市也已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近 80 个,接待游客 70 余万,营业收入近 3000 万。2007 年上半年,浙江省新发展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就有300 多个,新增从业人员 5600 多人,营业收入达 14

8、 亿元。同期,衢州市有农家乐经营户 581 户,从业人员 2303 人,建成农家乐特色村点 96 个。为了进一步发展农家乐,根据规划,到 2010 年,浙江省将成1000 个以上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村300 个以上;休闲旅游特色点 3000 个以上,其中省级休闲旅游特色点 500 个以上,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支撑点。分析:“农家乐”给当地带来的是国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就业人口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建设的加快。2、衢州市发展“农家乐”旅游分析衢州市委、市政府在衢州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作为衢州重

9、要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并提出了把衢州建设成为华东新兴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浙闽赣皖边际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衢州的“农家乐”旅游休闲产业,这几年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2006 年 19 月全市已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近 80 个,接待游客 70 余万,营业收入近 3000 万。本项目的开发同样得益于衢州市的几大优势:(1)、得天独厚的交通航空方面:民航衢州机场每周四 14:40 有飞往厦门、安庆、武汉的航班,每周一、四 16:25 有飞往广州的航班,每周一、五12:20 有飞往北京的航班,每周二、六 12:40 有飞往厦门的航班。铁路方面:浙赣铁路横贯市境,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

10、、无锡、苏州、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南昌、赣州、怀化、衡阳、武汉、广州、柳州、南宁、重庆、贵阳、昆明等城市。公路方面:衢州市长途客运中心与杭州汽车西站间每天有 16 班快客往返。从浙赣铁路衢州站中转到千岛湖 100 公里,到黄山 270公里。此外,还有发往省内省外的班车。在高速公路上,上海到衢州只要 4 个半小时。分析:交通的便利,方便了游客的来往,借助衢州便利的交通条件,本项目所在地龙游县的旅游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为众多“农家乐”旅游景点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市域经济加快发展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支撑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镇人口增加将为农家乐提供更大规模的客源市场保障。城市化进程

11、是我国的总的趋势,衢州市区以及各县市的城市化进程在纵向比较上仍然发展较快,城镇人口逐年上升,城镇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截止 2006 年底全市市区人口 35 万人,根据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期内,到 2010 年,衢州市区人口规模将达 45 万。与此同时,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541 元,比上年增长 11.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359 元,比上年增长 10.5%。分析:城镇人口的增加为周边特色农家乐旅游提供了一定的客源保障,特别是兼有景观特色、农事体验、寓教于乐和度假休闲等功能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将具有更广阔的客源市场。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为农家乐旅游提供更高水平的消费需

12、求。(3)、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推动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衢州古城” 、 “地质奇观” 、 “仙霞古道” 、 “钱江源头”等四大知名旅游景点的推介和以文化游、探秘游、生态游、乡村游、体育休闲游、商务度假游为特色扩大衢州旅游的知名度。2006 年衢州市年接待游客量 650 万人次。随着旅游业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升,衢州将成为浙江旅游新一轮增长的兴奋点,原有旅游区的扩大和一系列新旅游区的诞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趋势。根据衢州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预测,到 2010 年全市年接待游客量将接近 1050 万人次,将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客源市场支撑。分析:各类旅游区(点)是游客

13、到访的重要场所,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客源地,新型旅游景点的打造和城市旅游品牌的营销,将为“农家乐”旅游景点增辉加彩。附 1:衢州市 20012006 年主要旅游统计数据:年份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海外旅游人数(万人次)旅游创汇(万美元)旅游总收入(亿元)2001 187 9.62 0.64 309.10 9.872002 283 14.72 1.28 449.87 15.082003 305 16.70 1.62 642.01 16.702004 420 21.84 1.90 1048 23.122005 530 27.70 2.70 1320 28.782006 650

14、 34.44 4.15 2010 34.44三、项目分析1、龙游县周边城市“农家乐”发展概况a、常山县“农家乐”现状全县有农家乐经营户 70 多户,其中三星级农家乐 13 家,两星级的 44 家,直接从业人员 319 个,住宿床位 324 张,一次性容纳就餐人数 2112 个。其中何家乡石门坑村农家乐在 2005 年就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新桥乡桃花源农家乐入围 2007 浙江美丽乡村百强。b、江山市“农家乐”现状江山市现已发展农家乐特色村 9 个,示范点 21 个,农家乐经营户 114 家,从业人员 696 人。其中碗窑村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穗丰农庄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示范点,江郎

15、村被评为衢州市级示范村。因为江山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就是在一般情况下,有农家乐的地方公交车都能直接到达,交通非常方便,加上每个点基本都有景点匹配、依托,所以当地农家乐发展的也还比较好。c、柯城区“农家乐”现状柯城区目前为止已经有 27 个村 145 户农户开展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 506 人,拥有 908 个床位,直接带动了 3 万多农民增收。2006 年,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获得省一等奖。七里黄土岭村、石梁的张西村被命名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七里的扬坞村、九华的寺坞村被评为衢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因为柯城是衢州主打的一个农家乐区,政府的投入和重视都非常大,所以从整体上说,在衢

16、州范围内,柯城的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乡村的整治美化都是做的最好的。当前柯城区农家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村户型”:以村为单位成立农家乐合作社,以村为单位进行开发建设宣传,以农户为农家乐经营主体,村户联合发展。一种是“山庄型”:吸引个人投资开发发展农家乐,如七里的龙潭山庄,石梁金燕山庄,航埠镇的天羡山庄等,都为外商投资开发。分析:周边县域“农家乐”旅游的展开,彰显了 “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新时期广大旅游爱好者喜闻乐见的新型旅游产品。产品的差异化和地域风俗的特性也是各地“农家乐”旅游保持繁荣的重要基础。2、 龙游县旅游业和“农家乐”发展情况年份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海外旅游人数(万人次)旅游创汇(万美元)旅游总收入(亿元)2004 55 5.43 0.4 170 5.572005 124 6.2 0.94 190 6.352006 151 7.6 1.5 281.6 7.82006 年,龙游县“农家乐”旅游景点共接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