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515244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阅读的实践研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成果摘要 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条件下,尤其要加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华东师 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 锦曾深刻地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的阅读面窄,课外阅读量小,很少阅读文学名著及报刊文章。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 阅读教学中, 我们农村学生自读自悟的现状更不令人满意,大部分学生在阅读 教学过程中缺乏自主性,没有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习惯,缺少自主感悟的过程体验,还严重影响了 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本课题针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选好阅读的内容,培养自主 阅读能力的方法及操作 评价

2、等方面做了一定地探索。 经过一年多年的实践,初步获得了成效,形成了一系列指导阅读 的方法,找到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引导途径,确立了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与 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增 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 关键词 阅读超市 自主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的阅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

3、,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小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150 万字以上。 ”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条件下,要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教育界的共识。那么,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究竟实现了多少量的突破和质的转变呢?反思一:阅读教学是否实现了学生真正的阅读? 案例 1 一位教师以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衔接整合为目标,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时,迁移到了另几篇写昆虫小动物的文章。我们看到,教 师采取批注的形式,先让学生默读,并写出适当的感想。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当自学 时间已经超 过 20 分钟的时候,仍然有许多同学没有谈

4、起头来还没读完。 这 是老师急了,开始 让学生 汇报,谈感受。那些没有读完的同学思路被打乱,不得不抬头 当然,有的同学根本就没有发言,没有形成经验的共享,观点的碰撞!2案例 2 “看到 题目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这是某教师在五彩池一课中的发问揭题。于是,学生根据平时教师引导的 习惯,开始了动嘴不动心的所 谓质疑。 “为什么写五彩池?”“ 怎么写五彩池的?”“五彩池是怎样的?”其实, 这是服务于老 师思路的明知故问。试想,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看到题目,如果感觉吸引人,就会一气 读下去,怎么可能“停”在那里,思考“写什么”、 “怎么写” 、“为什么这样写”嗬嗬!即便真的有,我 们也只能从 阅读中学找

5、答案,而不是坐在那儿傻想!由此可见,我们的阅读教学虽然具备了诸如质疑、批注等所谓的形式和方法,但在本质上,其实现学生真正的自主阅读还相去甚远,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擦边球而已!反思二:我们的阅读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所任教的班级位于教学楼的第三层,十分 钟的课余时间 成了一个令教师 头痛的时段!有上下楼梯不便,孩子们只得在教室里或走廊上活 动, 时间 久了,男孩子们难免会打打闹闹,追逐嬉戏,尽管三令五申,可情 势总得不到有效的转变,一不小心,难保不会出现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安全隐患。未曾想到,转机竟然出自一次不 经意的所为。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我从 图书室借来 100 余册图书放置在教

6、室中,殊不料,这一举措竟然大大的改 变了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生活。他们或三三两两的围聚在一起翻阅图书、辨认主人公,更或独自一人安静地享受,仅剩的几个“不安份子”要么被同化,要么自寻出路我问“错别字大王” 黄灵:“ 小家伙,你能看懂书里面的意思吗?”“能,有些字不 认识,我可以查字典呀!”我问班里的所谓差生, “你这些字都认识吗?”“我,我我 还可以看图画呀”我愕然,可我随即释然,却又黯然!我愕然,是惊诧于所谓的差生。我释然,因为我一直以为,对于阅读而言,最重要的永远不是懂不懂,懂多少。很多时候,震中朦胧而舒心的快乐美妙的语言,神奇的听觉快感,才能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森林” 。而我又黯然,却是有感

7、于我们孩子眼前那片灰色的阅读前景。看看吧!家长也好,教师也罢!能给与他们的除了作文选还是作文选,真有了些文质3兼美的阅读材料,后边还充斥着带着鲜明的应试烙印的阅读要求案例中的俩孩子,不正游走在“森林”的边缘吗?我们的阅读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切莫又将他们惊跑了!反思三:阅读教学的拓展维度有几何?语文是什么?语文又来自何处?其实说到底, “语文本就来自于生活,语文便是人们生活的感悟和提炼。 ”庄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书。 ”此君一语道破了文字与生活的个中奥妙。沈从文也说, “表现一抽象美丽印象,文字不如绘画,绘画不如数学,数学不如音乐。如何运用和经营文字,使之可能保存和重现这种由幻想而来的形式

8、和流动的不居美”语文如此,其阅读更何尝不是如此?在阅读过程中,针对那些个人体悟的文字,结合自身的认识去“经营”句式和文本结构,去演示、补白、拓展“从而模糊和消解主体和客体、作者和读者、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具体感官之间、实践和空间的界限,以一种流动的形式再现一种流动的美。 ”(窦桂梅 2004)也就是说,阅读的载体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感官所能触及的一切事物;阅读的空间可以在课堂,也可以进入生活、社会和大自然,还可以是课堂、生活、社会和大自然的全息互动;学生既可以是阅读者,也可以成为阅读的提供者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经营阅读超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进一步培养

9、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促进我们农村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力求找到一系列能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有效阅读能力的方法,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真正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实效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二、研究的综述(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认为“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活动首先必须发挥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必须强调实践性,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富有个性特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理性化的观念。 “自主阅读 ”教学就是以调动学生自主化、能动性为前提,让学生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探究中实现对语

10、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求将学生的“自主阅读” 作为教学的基本手段和形式,而且还要求把自主阅读”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因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语4言积累和发展的过程,离开自主阅读的实践过程,就谈不上学习,积累和发展语言了。2、依据大纲及新课标精神。小学语文大纲(修订本)重视语文本身教学目的和一般发展目的的统一,要求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贯穿在语文教学始终。依据 大纲精神,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一般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的结合点壁是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自主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主要特征是突出学生

11、的主体地位,主要功能是实现大纲提出的“丰富语言的积累 ”,实现发展语言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曾深刻地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的阅读面窄,课外阅读量小,很少阅读文学名著及报刊文章。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让学生阅读与文本

12、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3、依据儿童心理及语言发展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相对而言思维发展较为迟缓,以发展思维来促进儿童语言发展,那是低效的、不足的。因而,小学阅读教学应以发展语言来促进学生思维及其心理发展。 “自主阅读”教学就是以发展学生语言为基础的,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和综合素质。(二) 概念的界定1、所谓“经营阅读超市” ,是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将教师置于了一个文本的提供者,学生学习方法、途径的引导者的地位。既凸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向引导者、促进者的良性转变,同时,其以小学生的年龄心

13、理特征为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的意识,在此也表露无疑。这将有利于实现我们所期望的踏实、真实的自主阅读氛围。2、 “阅读超市” ,其“产品”有文本的,如各类书籍、图片、漫画等;也有诸如CD、VCD、磁带等音像材料;以及以网络传播为具体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传媒;还有直接采撷于学生认知世界的校本、乡本素材3、 “自主阅读”是语文活动课,是学生的语言文字实践课。它以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选择性的、目标性的阅读为主要形式,以丰富学生阅读量,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保持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标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提高语言、5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1)是一种主动阅读。学习过

14、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是一种独立阅读。独立性是自主阅读的核心品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阅读。 (3)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把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课堂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并实施了面向新世纪的符合本国实际的课程改革,这些课程改革都十分重视学生

15、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积极推进学生的自主活动,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早就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西方学术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注意“学习策略”的研究,在八十年代末,才被学者们使用。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是要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习的人。例如:美国快速学习的先驱棗查尔斯西米德提出:“完全可能在任何地方使学习过程加快 5 至 10 倍。”针对这个理论许多国家都进行实验,如瑞典、新西兰等国家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实验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但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教师的指

16、导。(二)就国内而言,古代的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的教育观及我国四十年代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以及现代教育改革家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育”,查有梁教授的教育建模,都是在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上进行探究,都是在研究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国的新课程已经于 2001 年 9 月在全国 38 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新课程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如何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新课程中的重要命题之一。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有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针对阅读教学开展这方面研究得并不多,且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操作模式。就目前所见的关于小学语文自6主探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