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500687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毕业设计交换收购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选题依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科技教育进步的意义):急性脑血管病均在院外发病,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如何积极实施院前急救,对阻止疾病发展,促进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6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院前急救实践,总结出对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院前急救,首先要做好院前电话指导,即接到“120”急救电话后, “120”指挥调度人员要进行初步急救指导,而出诊护士要根据病情有的放矢的进行详细的电话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更要重视

2、快速有效的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快速降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病情许可要尽快安全转运,让病人尽快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抢救治疗。事实证明,完善的院前急救组织结构是做好院前急救的保障,及时正确的电话指导是抢救成功的前提,迅速有效的现场急救是成功的关键,而安全快捷的转运是抢救成功必不可少的环节。近30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成功的“卒中急救 ”管理来源于 :院前公众的教育; 院前和院内对急性卒中医疗资源的整合管理和协调工作的训练;急救系统的建立和临床治疗指南实施 ,。旨在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及早发现,救护,治疗。方法 通过对6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

3、患者的院前急救。结果 及早发现并作好院前救护工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伤残率,致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结论 及早发现对症施救,有效治疗,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毕业设计交换收购22、本课题基本内容简介(拟解决的主要学术或技术问题和关键技术及难点,拟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方案、预计可获得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该病是临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因发病急聚而被称为

4、脑血管意外或中风 1。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可单独或混合存在,亦可反复发作,是目前人类死亡的3大病因之一。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病人生命,降低病人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制定。的早期院前救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现场急救护理包括现场评估,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转运和途中监护。慢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因慢性的血供不足,导致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 2。其症状隐袭,进展缓慢,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等。现将2011年1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6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毕业设计交换收购363例中男23例,女30例

5、,年龄50岁88岁,平均74岁,脑出血36例,脑梗死27例。神志清醒26例,意识朦胧,定向障碍24例,浅昏迷8例,重度昏迷5例,发病前病人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眩晕、呕吐45例;其中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面部呈古铜色或赤红色、皮肤干燥、发热14例;瞳孔不等大、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体征9例;言语不清、流涎14例;有高血压35例;大小便失禁11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0例。2.方法2.1 护理评估 病人表现为梗死部位相应的身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短时间内死亡。根据评估标准,神志清醒对检查能够配合并反应灵敏的轻度病人12例;对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敏,有轻度意识障碍的中度病人4例,其中进入浅昏迷状

6、态8例;对检查无反应,意识丧失的深昏迷、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度病人5例。其中到达现场时病已死亡的有2例,病人经采取及时的院前急救后作进一步抢救,行脑 CT 等检查,其中2例在急诊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他送入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2.2 院前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是指医院前期的现场急救,包括病情评估,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监护。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因此护理在现场急救与转运中,要配合医院进行急救和护理技术操作。保全病人生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2.3 现场护理措施 组织人员迅速到达现场,配合医院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血压,呼吸,心率,瞳孔,意识状况以及四肢活动情况 3。

7、密切检测生命体症及病情的变化,注意是否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如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体症,应注意脑疝的发生 4。测量血糖数值,判断有无合并低血糖或高血糖 5;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有无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 6,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为院内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2.4 取 合 理 舒 适 体 位 神 志 清 醒 病 人 , 平 卧 头 部 稍 抬 高 , 以 利 脑 部 静 脉 血 回 流 , 减 轻 脑 水 肿 ;昏 迷 病 人 取 平 卧 位 , 头 偏 向 一 侧 , 便 于 口 腔 黏 液 或 呕 吐 物 流 出7。2.5 严密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8、意识、瞳孔的变化;给氧;保持气道通畅,严防发生窒息 8。控制高血压及颅内压高,以免加重病情,该疾病病人往往同时有高血压疾病,卒中发生后因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注意给予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中等程度的高血压勿需立即治疗,当大脑已适应于高血压提供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毕业设计交换收购4的足够血流罐注压会随血压的下降而降低。因此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大多主张遵循慎重,适度的原则 9。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护,注意心电示波的图形,有否心率和心律的异常,因此护士要对常见心电图有识别能力。保持气道通畅,要松开衣领,合理安排病人的体位 10,因为本疾病的病人常常合并昏迷,本组

9、昏迷者占20%。意识清醒病人嘱其平卧,头部稍抬高。对昏迷病人可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呕吐窒息 11。途中应用鼻导管充分给氧,由于路途颠簸有助震动排痰,使大量的痰液涌入气道,因此应间断气管内吸痰。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四肢发绀,如病人呼吸停止或自主呼吸无效时即行球囊面罩呼吸或进行气管插管,本组病例鼻导管充分给氧30例,吸痰20例,放置口咽通气管6例,气管插管4例,确保了病人呼吸道通畅及氧气的进入。2.6 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院前急救用药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要求护士执行“三清一复核”的原则, “三清”即听清,问清,看清;“一复核”即药物名称,剂量,浓度与医生复核

10、,切忌出现用药差错 12。对用药的空安瓶应暂时保留,以便在抢救完毕时再进行复核。发病早期未做脑 CT 等检查,脑血管决外性质尚不确定,只宜进行一般性的治疗。如怀疑有颅脑高压及脑疝者,可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或联合速尿使用,本组35例病人应用20%甘露醇后,颅内高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本组脑血管意外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占15%,因此在液体的选择上应注意提醒医生是否用葡萄糖溶液,特别是高渗葡萄糖溶液,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在静脉选择上要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以利液体的进入。脑血管病人往往比较烦躁,肢体不自主乱动,静脉留置针头因不易受体位改变而刺破血管而使液体外渗,因此建议尽量使用。2.7 转运与途中监

11、护 2.7.1 转运技术 上担架法:在尽可能不改变病人体位的情况下,将病人平抬上担架。如搬运者为4人,每人将双手平放插入在病人头、胸、臀、下肢的下面,使病人身体保持在同一平面直线上,听统一号令,将病人一同抬起,平移放在担架上。如搬运者为2人,方法是在病人腰部凹陷处,平塞入一床单或毯子,然后轻轻地在病人身下拉平展开。搬运者站在病人头、脚部,拉起床单的四角,共同用力平兜起病人移至担架上,注意床单要结实完好,两人用力一致,切勿摔伤病人。上救护车法:救护车上安置有轨道滑行装置,使病人头在前,将担架放在轨道上滑入车内,以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度。下救护车法:将担架抬下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12、毕业设计交换收购5救护车时,要注意保护病人,从轨道上滑行,要控制好滑行速度,尽可能保持担架平稳 14。2.7.2 途中监护 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适当稳定生命体征 15。大量实验研究格临床观察表明,脑梗死形成需要数小时地发展过程,这就为阻断这一过程提供治疗时间,称为治疗窗,一般为3h-6h 16。因此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争取将病人尽快转至医院,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可争取早期溶栓机会获得救治。转运途中持续心电监护,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通畅给药,防止扭曲,受压,转移和脱出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17,如发现情况有变化,及时汇报医院,以便调整用药 18。迅速与医院急诊科联系,通知有关科室

13、做好抢救或行头 CT 检查的准备工作,应尽快送到医院救治,如在发病后6h 内在医院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其生命质量或使病残率降到最低限度。2.8 实施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发病急,症状重,病情凶险,病人及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心理 19。因此,护士应运用适应的方法关爱病人,消除其紧张心理,向家属适当介绍病情,以便赢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嘱其不要哭闹,探视人员尽量减少,保持病房安静。当然这也符合现代护理要求 20。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疾病康复的重要影响。2.9 做好与急诊科或病房的交接班 向当班人员详细交代病情,介绍急救过程,移交出诊病情记录单,已经做过的临床检查,特别是目前正在静脉输注的药物

14、,供下一步治疗参考 21。3. 结果:通过三年中对6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护理,除到达现场病人已经死亡的2例与送到医院急诊科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2例外,其余59例均得到了相应的对症治疗,提供了生命质量,降低了伤残率。4. 讨论:4.1 可以得到及时救治的多为及时被周围人发现的59例。4.2 治疗效果明显,伤残率低的为发现及时病情较轻的50例。4.3 无冠心病,糖尿病合并症的治疗效果显著。5.总结:通过护士及时的院前救护最终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伤残率合致死率。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毕业设计交换收购6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毕业设计交换收购73、论文

15、提纲:摘 要 目的 旨在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及早发现,救护,治疗。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 急救1急救方法:通过对 63 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2研究结果:及早发现并做好院前救护工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伤残率、致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3讨论 :及早发现并做好院前救护工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伤残率、致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4总结:及早发现、对症施救、有效治疗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类论文专业代写 QQ625880526 毕业设计交换收购84、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计划进度、预计完成的日期,阶段性成果的形式)计划:1对 63 例患者及家属现阶段急性脑血管病就值得现况进行性调

16、查,保护患者及家属脑血管疾病常识普及情况救治脑血管病医疗资源配置情况。2建议的提出理想模式,并根据前期调查的现状与理想模式比较,分析个阶段中的理念差距,试图摸索到整改方向,3根据理想模式,提出整改的建议,其中包括对急救系统的建议,对转诊医院的分级制度建议等。4在部分调整整改措施,根据患者的救治情况分析整改措施的优势与进一步调整的依据通过以上研究,拟寻出目前急性脑血管病救治中所暴露出的不足研究具备先进经验的较完善的救治体系之间的差距,通过规范急性脑血管病救治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建立急性脑血管病救治快捷通道、建立相关医疗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加大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和早期康复的宣传力度。提升脑血管病整体的救治水平,为进行一步推广脑血管病救治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脑血管病知识调差研究1资料与方法:2011 年 1 月2011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63 例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