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9838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位: 年级:八年级(下) 学 科 历 史 课题:第一学主题:第 1 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执教: 课 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一、识记与理解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选举的中央领导人,会议的主要决议。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概括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搜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西藏为什么能够和平解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从而进一步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2通过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统一也是我们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二、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开学献词二、导入: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哪些事情

3、呢?开国大典盛况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将和建立者们一起去享受这份快乐!三、讲授:(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会议盛况 2、会议决议(二)开国大典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西藏和平解放四、总结:本课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创建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的诞生,是百余年来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成果。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历史从此跨进了一个新的时期。五、布置作业: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一学习主题第 1 课练习六、布置预习:预习第一学习主题第 2 课 板书设计第一学习

4、主题: 第 1 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地点:北京 2、会议性质:代表全国人民 3、主要内容:共同纲领国家性质 国家政策临时宪法作用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时间: 1949 年 10 月 1 日国庆纪念日(国庆节来历)2、历史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 1951 年 4 月达成协议双方:中央人民政府西藏地方政府2、意义: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3、标志: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教学后记:课题:第一学习主题:第 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执教: 课 时一课时课标要求 一、识记与理解了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5、作战等史实和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了解土地改革前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了解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经过及结果。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老师指导下分析、讨论土改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支援了朝鲜人民捍卫独立的斗争,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

6、认识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认识到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抗美援朝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二、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是几月几日?我国领土何时统一?标志是什么?二、导入: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国土,年轻的共和国又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共产党怎么办?年轻的共和国怎么办?三、讲授:(一)抗美援朝战争1

7、、开始2、结束及意义3、英雄人物(二)土地改革运动1、开始及文件2、结束及意义(三)镇压反革命运动四、总结:1949 年至 1956 年,这个时期国内、国际形势相当严峻。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从 1950 年到 1953 年相继发动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革命,三大革命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五、布置作业: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一学习主题第 2 课练习六、布置预习:预习第二学习主题第 1 课 板书设计 第一学习主题:第 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抗美援朝战争1、参战时间(开始):1950 年 10 月 2、军队名:中国人民志愿

8、军3、司令员:彭德怀 4、结束时间:1957 年 7 月5、签订条约:朝鲜停战协定 6、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7、英雄:黄继光(堵机枪)、邱少云(守纪律)土地改革运动1、开始时间:1950 年 6 月 2、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结束时间:1952 年冬 4、意义(标志):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镇压反革命运动1、开始时间:1950 年 10 月 2、结束时间:1952 年底注:列举新中国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 教学后记:课题:第二学习主题:第 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执教: 课 时 一课时课标要求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向、任务及其主要

9、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性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标志。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二、能力与方法1让学生了解“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2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过程,培养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2“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苏联的帮助,但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中国人民

10、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的完成。二、难点“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提问:抗美援朝在什么时间?新中国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有哪些?二、导入: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三、讲授:(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及其

11、影响(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的制定(三)、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内容2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意义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建立了对农业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各项事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已经取得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宪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五、布置作业: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二学习主题第 1 课练习六、布置预习:预习第二学习主

12、题第 3 课 板书设计课题:第二学习主题:第 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总路线1、公布时间:1953 年; 2、内容:一化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 年;2、任务:以苏联帮助建设的项目为中心,发展重工业(重点)3、结果: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时间:1954 年 9 月 2、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三大改造1、开始时间:1953 年 2、范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形式:农业、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4、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

13、阶段。教学后记:课题:第二学习主题:第 2 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执教: 课 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知道“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内容及造成的严重恶果。了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具体办法。评析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性质、后果。二、能力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对“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这场运动为什么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党在探索社会

14、主义建设道路上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严重失误,使学生正确认识这段教训惨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永远牢记“实事求是”这一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二、难点“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一、检查提问:我国三大改造的范围是什么?结束时间和意义各是什么?二、导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 1966 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 10 年。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由于缺乏经验,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三、讲授:(一)“大跃进”运动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大跃进”情况(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开展2、评价(

15、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四、总结: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历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个时期,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摆在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1956 年中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但过分强调了“快”,造成了经济建设的失误,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建设路上受到挫折,为此,中共中央采取了恢复和调整的措施,使错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五、布置作业: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二学习主题第 2 课练习六、布置预习:预习第二学习主题第 3 课 板书设计第二学习主题:第 2 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时间 内容中心环节片面强调2、出现“大跃进”的根本原因: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3、“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农业浮夸风; 工业全民大办钢铁 4、经历时间:3 年成绩人民大会堂 5、评价: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1、形成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