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498291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甘肃省成县支旗小学 弓丽娟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群众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和物化” ,是民间文化心理、文化面貌的体现和标志。如何利用当地有效的美术资源是提高农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首先,民间美术是由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全融合的美术形式。例如:剪纸,是我国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紧密相连的一种重要的民间美术。而我们大多数美术教师和美术专业的学生对这些艺术却不屑一顾;究其原因是这种艺术形式在许多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系科都未涉及到。民间美术

2、作品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这种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 ;正好符合综合实践型课程的要求。其次,民俗民间美术及其活动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民族,代表着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俗民间美术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质和诱发真善美的艺术精神,体现着劳动人民传统的审美思想和美学观念,表现出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民间美术作品。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各地的文化模式蕴含着当地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情意味及文化观念,体现出自己浓厚

3、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功能,进而形成当地的民间美术体系。例如:陕北地区冬暖夏凉的窑洞;北京地区主次分明的四合院、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民居样式,地域性特征构成了这些民居最典型的个性。再次,民间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许多石窟艺术都是古代民间艺术家的杰作。特别是敦煌莫高窟,从壁画的内容上看,当时的佛教信仰已经完全民众化和社会化了,即从早期佛教美术的偶像崇拜变为具有功利性很强的实用特征,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人精神生活的需求,选取具有求生、祈福、攘除灾祸功能的佛教义理内容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敦煌莫高窟已经成为世界艺术的宝库。而创

4、造这些不朽的作品的,并非职业的艺术家,而是民间的画工,他们的作品体现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特征,也是支配民间美术创作的民众集体意识。总之,中国民间美术是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它是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具有极其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它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对它的继承发展,不仅是民间美术本身的继承发展,而且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建设国家、发展经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民间美术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和对传统又化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既是复兴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的重要而有效的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