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教学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497569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教学设计单位:兴达九年一贯制学校 作者:龚建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食物的消化,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从而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培养的良好科学素养,并真正树立正确健康意识。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有些难度,因为还没有学习化学知识,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很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处理重点、难点。(二)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为北师大版生物教材

2、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其中包括一个“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学生实验。通过对本节的认识和了解,对下节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奠定基础。2、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通过演示实验中存在的差异使学生理解食物为什么要经过消化。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的消化过程。(2)过程与方法:经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观察,分析并作好记录。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探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

3、义的观点。3、重点、难点的确定:由于七年级学生对“消化酶”这个化学知识还不理解,故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作为本节的重点。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精美的食物挂图、淀粉和葡萄糖通过透析袋实验装置(课前准备) 、烧杯 、试管、碘液、清水、可溶性淀粉等。 2、学生准备:烧杯 、试管、碘液、清水、可溶性淀粉等。四、教学流程(一) 、导入新课:师问:“今天我们的早餐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同学们分析说:“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脂肪、水、维生素。 ”“这些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利用呢?”有的学生说:“ 消化、有的说直接利用” 。我说:“好,这些食物在人体中是如何消化的呢? 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

4、化呢?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食物的消化。 ”同学们带着浓厚兴趣和热情进入学习情境。师问:“食物中的所有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吗?”有的学生说:“不一定。 ”有的学生说:“水就不需要消化,而蛋白质脂肪都需要消化。 ”也有的说:“糖类不需要消化 ”。还有的说: “不需要消化就可以吸收 ”。带着各种各样的猜想我提出问题:“ 让我们一起做个试验来研究一下吧。(二) 、新授1、 “葡萄糖和淀粉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演示(大屏幕演示实验步骤。注:“葡萄糖和淀粉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演示实验,教师课前准备,课上直接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提问:(1) 淀粉和葡萄糖属于哪类营养物质,它们相当于消化管内什么物质呢

5、?(2)透析袋在这里相当于人体哪一部位的结构呢?(3)透析袋周围的水相当于哪一部分结构呢?(4)为什么在装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里我们要先将试纸 A 放入,20 分钟后再放入试纸 B 呢?(5)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6)如果细胞膜具有与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你推测食物中的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们对以上思考题逐一进行了讨论,得出淀粉分子较大,不能透过透析袋;而葡萄糖分子较小,能穿过透析袋进入烧杯内水中。通过这一结论能得出六大类营养物质哪些需要消化。2、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实验师问:食物中摄取的大量淀粉经过怎样的变化才能进一步被吸收利用呢?

6、为什么细细咀嚼馒头会有甜味?我们吃进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为什么?(问题的提出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关于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小组分析讨论提出问题:我们咀嚼馒头时嘴里有甜味是由于淀粉发生了变化吗?(2)作出假设:根据质疑作出合理的假设,我们咀嚼馒头时嘴里有甜味是由于淀粉转变成了其它物质。(3)制定实验方案师问:.我们如何检测馒头中的淀粉成分呢?(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知道了检测淀粉要用碘液这一实验用具).实验设计要有对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 (各个小组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如:甲组中有唾液

7、这一条件,乙组则没有,其他影响实验现象的条件相同).口腔温度与实验条件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你们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条件呢?(由于学生对酶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缺乏认识。在设计方案时教师应提示学生考虑。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得出影响实验的就是变量)(4)进行实验:根据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组装实验器具,并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5)实验现象分析,质疑、解疑:教师验收各个小组的实验成果并向学生汇报,在汇报中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优秀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弥补缺点。教师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装清水的试管变蓝,而装有唾液的试管没

8、变?为什么两支试管必须冷却后再滴加碘液?唾液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上述问题可以组织实验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师注意问题的提出,应该在该实验步骤进行前提出,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观察现象,动脑分析问题。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是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的。(6)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努力,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五、板书设计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二课时)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制定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5、实验现象分析,质疑、解疑6、得出结论六、课后反思本节内容较多,重点也较突出,在教学中本着“自主、合作、探究、提高”的教学原则和思路设计了本节的教学。学生兴趣较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所以学习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在学生有不同见解和有争议时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