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88673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志县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报告(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1 -前 言周至县厚畛子林场位于秦岭北麓中部,总面积 51167 公顷,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084410857,北纬 33463357之间,海拔 8003082 米,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西北临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与周至自然保护区接壤,周边与老 县城,佛坪等自然保护区相连。区内有野生动物 328 种,其中二级以上保 护动物 62 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血雉,大鲵等;三级以上保护植物 26 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地理位置重要。为各相邻自然保护区物种交流提供了通道,对改善种群基因质量和壮大种群数量做出了贡献。 实施天保工程后,林场加大了保护力度

2、,但随着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大众游客的纷至沓来, 该区又面 临了新的压力。林场缺少区域内野生动物的本底调查资料,也没有专业 的野生动物巡护监测队伍,这些都制约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致力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生态旅游项目,以更广阔的视野,谋求与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非传统保护力量的合作,实行开放式保护,最终达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在 这种理念的支持下,该项目与厚畛子林场进行合作,资助林场建立了野生动物巡护监测队伍及其运作机制,并提供资金及相应的技术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2 -支持进行本次野生动物及其活动区域的调查。为下一步的野生动物保护,

3、同时也为该项目项下的“秦岭南太白山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本次活动采用路线法,对大熊猫及其它重点野生动物的实体和痕迹作以统计分析,在 该场走廊带范围及大熊猫可能活动的地域进行了调查,另外对该区的植物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人为干扰状况等影响野生动物活动的其它因子也进行了调查,取得了林场区域内第一手野生动物本底资料,本次调查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项目和基金会项目经理刘 晓海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由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雍严格先生指 导、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巡护队队长朱东锋负责开展的。在调查初的培训 和内业中,得到陕西省林业厅高级

4、工程师金学林先生和西北大学杨兴中教授的大力 协助。调查过程中,得到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李祥丰、王院龙同志和周至自然保 护区侯林周、高威、田文勇同志的全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 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项目周至县厚畛子林场2002 年 12 月 15 日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3 -第一章 调查区基本概况1 自然概况1.1 地理位置国有周至县厚畛子林场位于秦岭北麓、黑河上游,隶属周至县人民政府管辖。本次 调查区位于该场西南部,介于东经 10743001075800、北 纬 334830340000之间 ,面 积 21400 公顷。涉及该场大蟒河天保管理站辖区、

5、厚畛子天保管理站辖区、钓鱼台天保管理站辖区。该区最高海拔 2800 米,最低海拔 1200 米。西接周至县老县城大熊猫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南依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临周至自然保护区,属秦岭大熊猫走廊带规划范围之一。1.2 地形地貌本区地处秦岭腹地,海拔在 13002650 米之间,为中山、亚高山地貌。各沟谷海拔 2000m 以下,地段切割作用强烈,岭高谷狭,地形破碎,多绝壁和锥状山峰,山谷多乱石,土层薄。但在沟谷海拔 2000m 以上地段地形相对开阔和缓,整体性较强,土层也较厚。1.3 气候本区处于我国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岭接处,森林茂密,为中山、亚高山地貌,温暖湿润为其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 6

6、.4,最高气温 29.7(7 月),最低气温-19 ,(1 月),年降水量为 1001.7mm(周至县双庙子黑沟梁气象站,海拔 1975.8m).1.4 水文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4 -本区的河流主要有发源于太白山的黑河、红水河以及发源于秦岭山脊(小岭子)的八斗河。这些河流分布于以两河为顶点,面向太白山的扇形区域内,皆为 山溪性河流。因降水丰富各河流量均较大。年最大流量出现于79 月,次大流量出现于 5 月(由太白山融雪以及冻结水消融所致)。冬季流量较小但绝无干涸断流现象。1.5 土壤本区海拔在 13002650m 之间,在太白山土壤垂直分布带谱中处于中间部分,有山地暗棕壤和山地棕壤等两个

7、土壤类型。山地暗棕壤分布于海拔 26502200m 之间,土壤厚度 2060cm,PH6.0-6.5,其上生长着以红桦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 22001300m 之间,土层一般较薄,PH6.5-7.0,其上生长着以栎类为主的 针阔叶混交林。1.6 植物资源根据吴征镒教授的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林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中国日本森林植被亚区。森林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以及寒温带针叶林带。具有植物区系复杂、种类丰富、类型多样、起源古老、过渡性强和垂直分布明显等诸多特点,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含有少量华西植物区系成分,同时有横断山脉植物区系成分。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

8、野生植物 1700 种,其中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6 种,森林覆盖率 92%。1.7 动物资源在动物地理区划上,林场管辖区位于古北界华北区西北黄土高原亚区,但东洋界动物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物种在本区相互渗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5 -透。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Miln-Edwards)、豹(Panthera pardus Meyer)、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Hilzheimer)、羚牛( Bud

9、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Thoma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金猫(Aquila chrysaetos daphanea Menzbier Menzbier)7 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豺(Cuon alpinus)、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金猫(Felis temminchi)、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斑羚( Naemorhedus goral caudatus)、水 獭( Lutra lutra chinensis)、豹猫、血雉( Ithaginis crue

10、ntus sinensis)、红腹角雉( Tragopan cruentus sinensi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ruficollis)、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中华虎凤蝶(Ninox scutulata)以及隼类( F. tinnunculus saturatus)等 20 余种。2.社会经济概况2.1 人口及民族组成调查区涉及周至县厚畛子镇六个行政村,人口 1600 人,无少数民族。区域内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呈下降趋势(迁移是主要原因)。流动人口较多,以旅游、采药、商 贸为 主,居民 经

11、济收入依靠 传统农业和林副业及牧业,近年还有少量旅游收入,人均年收入 300 元,生活处于贫困状态。2.2 主要土地类型(表一;主要土地类型)2.3 林业生产调查区属厚畛子林场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实施范围,自 1999 年已停止天然林采伐。目前主要工作为公益林的管护和建设、西安黑河森林公表一:土 地 类 型分类面积(公顷)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6 -耕 地 370农 用 地 林 地 20090非 农业用地 居民点 水域 940合 计 21400园的运营和发展,该场的思路是: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和其它经济产业,缓解地方落后的经济水平和自身生存给保护工作带来的压力。根

12、据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该场每年造林 1500亩; 公园年收入 7080 万元。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2002 年 10 月 20 日成立了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巡护队。标志着该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第二章 调查内容及范围1 调查内容 大熊猫及其它野生动物的分布;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7 - 大熊猫的主食竹种类及其分布范围,以及栖息地概况; 调查辖区内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类型和强度。2 调查范围2.1 确定的原则和依据2.1.1 调查区的确定首先对照 1:5 万地形图,在充分掌握当地地形地貌、植被及竹类分布状况和大熊猫历史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勾绘出了调查区域大致范围。为了确保调

13、查到所有的大熊猫,调查区域必须覆盖大熊猫可能分布的全部地域。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当地居民和对照地形图、林班图、林相图等,确定了本次调查的范围。2.1.2 调查小区的确定根据调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竹类分布状况以及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参照林班图按平均每 300 公顷布设一条大熊猫调查路线的标准,提前在 1:50000 的地形图上预设,一般按水系或山梁分调查小区。2.2 调查范围及工作量2.2.1 样线外业调查范围及工作量实施方案中计划调查范围及面积:调查范围主要设在已列为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面积为 1.5 万公顷,布设 55 个调查小区。实际调查面积21400 公顷,增加了大熊猫可能

14、分布的全部地域。原计划需时 20 天,因天气状况良好、调查工作得到了各天保管护站的积极配合、部分地区山区人员活动频繁减少了调查区域等原因,最终耗时 13 天。2.2.2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范围及工作量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8 -采用资料查找和走访当地保护部门、社区的方法,对当地的基本概况(行政区划、人口状况、教育状况、交通状况、能源状况)、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 源、林副 产 品资源)、 经济活动(种植 业、养殖业、狩猎、采药、木材利用及林、特产品贸易、生态旅游业、 财政状况、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等作了较详细的调查。前后共用 20 天时间。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9 -第三章 调查

15、及数据分析方法1 大熊猫分布区与种群数量调查1. 1 外业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全面调查法,即在所有已知或可能有大熊猫分布的地方预设调查小区,在调查小区内根据生境状况,或在可能有大熊猫分布的地方进行“S”形或 “Z”形搜索,以期达到查清调查 小区内全部大熊猫数量的目的。1.1.1、分布区的确定首先对照1:5万地形图,在充分掌握当地地形地貌、植被及竹类分布状况和大熊猫历史分布的基础上,勾绘出调查区域范围。为了确保调查到所有的大熊猫,调查区域必须覆盖大熊猫可能分布的全部地域。同时通过查阅资料、走 访当地居民和对照地形图、植被图、林相图等,确定本次调查的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区。1.1.2、调查小区的确定根据调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竹类分布状况以及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参照全国大熊猫调查小区布设标准,在本区按平均 300 公顷范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10 -围布设一个调查小区,经现地核实,在 1:50000 的地形图上预设,一般按水系或山梁分为调查小区。1.1.3、野外调查方法野外种群调查采用路线法,即在预设的调查小区内,调查队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际行走路线,其总体要求是:每天完成一个调查小区的任务,实际行走路线应穿过大熊猫活动的各种生境( 包括沟谷、山坡、山脊等)并能控制整个调查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