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87970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名著赏析 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尼斯商人赏析09041027 09 税务一班 杨雯瑶【摘要】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吸引着众多读者。作品真实再现了中世纪西欧犹太人的悲惨境遇,深刻揭示了基督徒与犹太人关系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犹太民族既怀有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又无法彻底摆脱中世纪西欧反犹排犹情结影响的双重心态。【关键词】对抗;资本;宗教;人文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全国上下繁荣昌盛、蒸蒸日上。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热情地歌颂和赞扬人文主义的友谊和爱情,极力提倡个性的自由解放。全剧结构严

2、谨,情节紧凑,内容风趣横生,人物栩栩如生,充满浓厚的喜剧气氛,闪烁着人性光辉。一、作品简介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著名喜剧。其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反映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早期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作者对待当时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赵澧先生在其浅谈威尼斯商人 一文中说:“威尼斯商人包含两个平行的情节。主要情节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而展开的冲突;次要情节是富家小姐波西亚尊父命三匣选亲的故事。此外还穿插进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罗兰携款私奔的故事。通过这些相互联系的情节冲突,莎士比亚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两种生活观的斗争。他肯

3、定并赞美了安东尼奥、波西亚等人以友谊、爱情等为重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唯利是图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夏洛克败诉和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歌颂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 ”剧本威尼斯商人共分五幕,其中第四幕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冲突的焦点是围绕“一磅肉”进行的。夏洛克是一个自私、贪婪、吝啬和残忍的高利贷者,他复仇心重,心态扭曲,一登场就咄咄逼人,与威尼斯最高长官句句狡辩。平时爱财如命的他,为了复仇,一反常态,对巴萨尼奥双倍偿还他的欠款的请求他断然回绝。他孤注一掷,毫无同情怜悯之心;他对威尼斯公爵要他对安东尼奥发点慈心的劝说不依不饶,他强烈要求法庭照约执行处罚,坚持要从安东尼

4、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众人的劝说根本无法使他改变固执、阴险的本性。在众目睽睽的法庭上,夏洛克磨刀霍霍,其残暴的本质暴露无遗,成了一个十足的冷酷无情的复仇者。就在这关键时刻,波西亚假扮律师来到法庭为安东尼奥辩护。波西亚是莎士比亚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女性形象,她博学多才、才貌出众、善良仁慈、谈吐文雅;她热爱生活、崇尚正义、珍视友情、忠于爱情。为了解救未婚夫的朋友,她女扮男装,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笔下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在法庭上,她敏慧机智,思路清晰,心如明镜。她劝说夏洛克多一份慈悲,遭到夏洛克的拒绝。在发现了条约的漏洞后,她表现出惊人的沉着、果敢,她对夏洛克说:“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

5、你,法律许可你。 ”正当夏洛克得意忘形,对安东尼奥欲下毒手之时,波西亚从容不迫、不乱阵脚,大声对夏洛克说:“洛克先生,且慢!条约上明明写着一磅肉 ,没有允许你取安东尼的一滴血,所以你只准割肉不准出血;假如在割那一磅肉的时候,要是让基督徒安东尼奥流一滴血,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你的所有财产将全部被没收并充公。 ”波西亚提出的这两个条件使夏洛克根本无法做到,继而他提出的三倍赔款及收回本钱的要求,也被波西亚拒绝。最终,夏洛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他的所有财产被宣布充公。在法庭上,波西亚以自己的智谋胆识欲擒先纵,唇枪舌剑,有效地利用了合同的行文漏洞,成功地制止了咄咄逼人的夏洛克毫无人道的报复行为,从刀尖下解救

6、了一筹莫展的安东尼奥,如愿地解决了这桩案件,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使恶人绳之以法,深得人心。夏洛克是个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同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和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一样,成了世界文学作品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在波西亚面前,夏洛克显得狼狈不堪、愚蠢透顶,以自己的惨败告终。莎士比亚在刻画夏洛克的残忍性格的同时,还有意地赋予这个反面人物机智善辩的才能,来诉说社会对他们犹太人的不公正。借他之口,作者表达了对当时处于劣势的犹太民族的同情,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二、作品奸细1、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 展现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喜剧。因为它提出了文

7、艺复兴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财富”问题。财富可以使“人与人关系和谐”, 也可以使”人与人关系发生矛盾” 。 “一磅肉的故事”展现出了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安东尼奥慷慨大度, 仁爱善良, 重义轻利; 夏洛克则贪婪吝啬, 嗜财如命, 自私冷酷。他们的性格尖锐对立, 两者对立的根源何在呢? 根源就在于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截然相反。安东尼奥把财富看作是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 为了友情, 甘愿冒生命危险向夏洛克立契借债。与此相反, 夏洛克却把聚敛财富看作是唯一的人生目的。所以他仇恨安东尼奥。两种对立的对待金钱的态度,产生了势不两立的矛盾冲突。当然, 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 在客观上反映出了资

8、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当时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以海外贸易为重要经营手段, 他们认为商业贸易是一种体面的行业。而高利贷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式的赢利方式, 受到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轻视。他们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盾的反映。如果说“一磅肉的故事”展现的是友谊中的财富问题, 那么 , “三匣子选亲的故事 ”展现的则是爱情中的财富问题。巴萨尼奥与众求婚者围绕鲍西娅的爱情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摩洛哥亲王选择金匣子, 阿拉贡亲王选择银匣子, 他们看重的都是“炫目“的外表, 都把爱情和财富等同起来, 结果遭到失败。而巴萨尼奥珍视爱情本身的价值, “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毅然选择了铅匣

9、而赢得了爱情的胜利。莎士比亚对财富的本质进行了剖析,从而进一步指出, 财富非但无助于纯真感情的生长, 而且有可能毒化人的灵魂。法庭一场是全剧的高潮。通过“一磅肉”和“三匣选亲”两条情节线索所形成的矛盾冲突, 经过发展 , 在此交汇起来, 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2、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集中刻画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的高利贷者形象。他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受到损害, 就无情报复, 受到作者的无情揭露和鞭挞。但在另一方面, 莎士比亚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又怀有同情。夏洛克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 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 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

10、手段非常残酷, 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 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因此他的性格是丰满的、复杂的, 是活生生的。这正是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成就。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尽管作品的矛盾冲突展开于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 但是, 解决矛盾冲突的决定性因素是鲍西娅。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新女性, 莎士比亚从多方面来刻画她的性格。她温柔聪慧, 而又干练果断。当她向尼利萨批评那些前来求婚的王孙公子时, 显出她是一位高贵的千金小姐; 她和巴萨尼奥会见时, 她又是一个热恋的多情女子; 等她走上法庭, 又像一个精明的法官。她故意索取戒指, 爱作弄人, 爱开玩笑, 说明她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风

11、趣的女性。安东尼奥是个忠于友谊的典型。他热情豪爽, 慷慨大度, 乐于助人, 甚至为了朋友的爱情幸福, 冒险借债, 舍命立契。他即将受到可怕的处罚, 却始而“默忍迎受”, 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就刑, 为了友谊可以从容而死, 死而无怨, 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敬仰与热爱。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一组人物他们崇尚正义、慷慨仁爱、忠于友谊, 是作者塑造的理想化人物形象, 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与夏洛克形成鲜明对照, 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善与恶, 通过对他们的褒贬, 表达了崇尚正义、仁爱和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三、作品深析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对抗犹太文明是一个在近两千年里失去故土和家园, 没有固定的主题活动地域, 因而流散并渗入

12、世界各地域的文明。犹太民族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受到外族人的统治和奴役。也正是因此, 在漫长的岁月里, 犹太人常常被视为外的甚至异端的群体, 以致受到客居地主体文明的强烈冲击乃至挤压, 还经常遭受敌对势力的打击和摧残。起初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后来逐渐分离出来, 形成了一个有着全新体制的自我教派。虽然犹太教是基督教的前身, 但是自基督教诞生之日起便与犹太教水火不容 1 。11 世纪后,随着基督教势力的逐渐强大以及它在欧洲各国统治地位的进一步确立, 欧洲居民几乎全部被基督教化, 基督教成了欧洲大部分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 骑在人民背上并对其他种族和国家行使权力的基督教徒

13、们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统治者 2, 而信仰犹太教的犹太民族则被其视为异教徒, 基督教徒与统治者一起对犹太人开始迫害, 反犹浪潮越演越激烈。在 威尼斯商人 中, 我们可以从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的对抗中读到他们的故事, 读到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身为犹太人高利贷者的夏洛克始终与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是对立的。两人之间的矛盾是全剧冲突的主线。夏洛克代表中世纪的高利贷资本家,安东尼奥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资产阶级 3 。夏洛克是犹太人, 而安东尼奥是基督教徒。这场喜剧舞台背后的核心问题, 即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厌恶,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都是宗教矛盾冲突的表现。安东尼奥多次在商人聚集的

14、场所当众辱骂夏洛克, 在交易所里把唾沫吐在夏洛克的长袍上、吐在他的胡子上, 还像狗一样的踢他。剧本中涉及到威尼斯的一条法律也足可以让我们看到基督教社会对犹太人的不公平待遇: “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 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 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归受害的一方所有, 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 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理, 他人不得过问。 ” 4 这条无情的法律最后使得夏洛克变得一贫如洗。夏洛克在第一幕第三场中表示: “我恨他因为他是个基督徒, 可是尤其因为他是个傻子, 借钱给别人不收取利息, 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债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 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

15、报复我的深仇宿怨的。 ” 5 表面上二人的冲突是由于经济利益而引起的, 实际上完全是宗教信仰的冲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夏洛克的反抗也只能停留在言语层面,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 夏洛克显得势单力薄, 所以他的失败是注定的。与安东尼奥的较量使他不仅落了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而且还被迫改信基督教。 1 郭欣. 威尼斯商人 的宗教解读 J . 考试周刊, 2010 2 何小颖. 夏洛克的命运犹太人的悲剧 J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王文 . 威尼斯商人 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J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英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喜剧集 M . 朱生豪, 译. 北京: 燕山出版社, 2000: 124. 5 英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全集: 第 3 集 M . 朱生豪,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