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482225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http:/ 2009-03-09 15:53:15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制造”的标签常常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在德国,企业界人士更是认同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保证,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今年 9月 4日9 月 26日,本人随省教育厅考察团赴德国考察职业教育,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一、德国的教育体系及职业教育1、德国的教育体系德国的儿童一般从 6岁开始上小学,整个教育体系是比较完备的。德国的教育体系较受推崇的有两点:首先是

2、德国双轨职业教育制度,即企业学徒与职业学校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校园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活。二是德国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最吸引外国学生的国家,特别是对那些攻读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请进来、走出去”方面,德国高校仍然不失其国际领先地位。当然,德国的教育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德国一直严格坚持一种传统,即在学生小学 4年毕业(一般只有 10岁)分别进入 3条不同的教育渠道,理论上说,学生的成绩如果发生变化,有可能在三类学校之间转换,但对多数孩子来说,进入哪一类中学基本上说决定了今后人生的走向。这实在是为时过早了,会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没能发挥自身潜力;二是从三条教育渠道出来的学生都有升入大学的

3、机会,这固然好,但由于这三类中学的教育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使得进入大学的人在大学里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本科大学学制45年,但是许多德国人要在大学里学习 6年以上才能拿够学分,而且辍学率高达 3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只有 16%的德国人拥有大学学历,而英国和美国的比例分别是 35%和 33%的缘故。2、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德国,除直接从文理中学升入大学的人外,其他人都要接受 36年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和和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后才能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因此,在德国的工地、工厂、公司、政府机关,都能看到实习的学生,他们在师傅、教师、上司的指导下,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运

4、用所学知识,接受锻炼和考验,大多数人在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培训结束时可顺利参加工作,少数人会改变自己的初衷,进入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或再学习后升入大学深造。这样就创造了社会选择学生和学生选择社会的机会和环境,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展示和运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更好地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1、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它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德国青少年一面在企业接受培训,一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种形式的学习被人们称为“双元制”。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

5、心申请企业培训岗位, 职业介绍中心接受后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到行业协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若找不到培训岗位,则参加企业外培训(注:不属于“双元制”教育),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 93个职业大类的 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

6、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核分为中期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几个突出特点 (1)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

7、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

8、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4)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考核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3、德国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化与模块化的融合 德国职业学校的目标是:传授与普通能力,人类交流和社会相关联的专业职业能力;职业自由性,这是为了克服在社会和劳动市场上不断转化的要求,根据欧洲市场的增长而产生的;唤起进修和继续进修的愿望;挖掘潜能增强愿意,负责任的处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职业学校必须要:根据

9、任务开设强调以行动为向导的专门教育的课程;在顾及到必要的职业化的情况下,也讲授跨职业的技能;保障不同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机会,使不同的能力和天赋以及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的需求都能合理的各尽其才,各取所需;尽一切可能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指出与职业和生活有关的环境威胁和事故危险,并提出避免的办法。除了一般性课程外,学校还设置一些与职业紧密相关的当前时代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的课程:就业与失业;在维护文化的同一性情况下,与世界上其他的人,其他的民族和其他的文化和平共处;保持自然的生活基础;维护人权。 “双元制”模式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的,并且确立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

10、课程结构。这一结构是一种建立在宽厚的专业训练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并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结构。理论课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有课程又都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无论哪一阶梯的培训,始终都是围绕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开展的。如旅游专业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学业时间的 70%左右,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都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地点是“企业”是在旅行社或其他的旅游业公司。在培训期间,学生应为一些职业活动作准备:计划和起草在国内和国外旅游和休假的项目;发展国内、国外旅游市场的推广草案;旅游业

11、的服务与建议;与旅游业绩者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而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学业时间的 30%左右,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做为旅游专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和学习领域主要是旅游地理学、旅游企业学、英语、会计、企业管理、交际学、社会学、德语(应用文写作)、体育。 在整个实训与实习中,德国人十分强调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实习中学生以正式工人的面目出现,不搞模拟性的所谓生产实习,而是必须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在上岗前 10分钟,他们要清理卫生;在工作中,他们严格按要求进行,通不过严格的检验,达不到标准,必须返工重来;下岗后,他们必须整理工具,各种工具严

12、格地按使用顺序排列。由于严格的训练,学生那种懒散的、粗心大意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 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 21世纪之时,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得以初步建立,知识经济浪潮亦扑面而来,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奠基的教育事业的结构、质量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其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在规模上裹足不前,生源萎缩,发展举步维艰。德国职业技术教育被看成是德国的“第二根支柱”。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才效率较高,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我们虽不能简单“克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和做法,但通过对德国职业技术教

13、育尤其是“双元制”的认识和研究,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1、转变教育理念,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这是对双元制指导思想较为精辟的概括,表达了双元制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即双元制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教育,而不是什么“基础教育”和“晋升教育”,这一思想层面为双元制宏观上的展开奠定了基础。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

14、作,这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其变化幅度、速度极大,对劳动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如劳动分工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作的转变,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信息爆炸,知识技能陈旧率加快,要求劳动者具有自我学习、不断开发自身潜力的能力;竞争机制要求劳动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可以说,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

15、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获得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

16、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学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主动地获取者,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与生产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为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应体现下述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企业需求原则即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二是相对稳定原则即专业设置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三是广泛适应原则即专业设置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德国以科学的方法职业分析为导向,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