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64062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长期以来,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通过调查研究,目前中小学在语文教学方面脱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多已在平时练习中反复操练过。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

2、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点),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有大量须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由于班额过大,老师不可能作细致地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测验题量大,难度大,时间少,且考点多作了变形,还有知识点的延伸,要求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法和学法的差异:小学语文教材单一,趣味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点少,升学压力小,故课堂容量少,教法以朗读为主,强调熟能生巧,形式多样。中学语文教材相对比较

3、深奥,知识点较多,课堂容量大,朗读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的思考合作往往是课堂的主旋律。如,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少年闰土 ,中学课本有故乡 , 少年闰土是故乡的节选。 少年闰土记述的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一段纯洁无瑕的少年友谊;主题单一氛围轻松;而故乡却揭露的是一个黑暗得让人窒息的社会,一场展示中国农村没落的悲剧,主题多样氛围沉重。 少年闰土的内容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般只用 10 分钟解决。主题的理解,主要靠教师和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反复探讨和环境气氛的多次分析。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一带而过,较多的作业又使老师对学生作业不可能精批细改,考试却往往将知识点变形或延伸,更侧重理解

4、,即使是默写,也很少以单纯的填空出现,往往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归纳。这不仅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掌握的知识能及时了解发现,而且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发问探索。教学内容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大,中小学教师教法的变化,考试失败次数的增加,七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于是许多学生望中学语文这道“坎”而兴叹,从而造成大批学生的“分化”和“滑坡” 。思维方式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即由“是什么” 、 “怎么样”向“是什么” 、 “怎么样” 、“为什么”转变。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

5、距。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 2 -以适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语文教学上的脱节状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去改革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加强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1.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让学

6、生养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养成读课外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等等。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2.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

7、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精讲精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要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而把全部问题讲透讲尽,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寻答案。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采取半扶半放方式;教师从实现素质教育总目标出发,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1.在初一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

8、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做好初中语文入门教学的分析初一语文入门教学,是初中阶段语

9、文学习最先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等各项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涉及到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好语文信心的树立,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很大,基至还会影响其以后的一生中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所以,搞好初中语文入门教学,- 3 -既是为中学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又是为学生掌握终生受用的语言工具提供进门的钥匙。 。而要取得这一目标的理想达成度,入门教学时起点能力的分析则起着轴心的作用。那么如何做好起点能力的分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差异。现代文阅读方面: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

10、速度” ,到初中“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理解和分析评价方面,由小学“理解主要内容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发自己的判断” ,到初中“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初中还作了鉴赏方面的要求,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文言诗文方面,由小学“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强调的是诗歌背诵到初中“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诗词积累和文言文阅读并重。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诗词,阅读能力要求明显提高。(二)了解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以及初一学生语文学习已经达到的程度,还有哪些在小学需要

11、掌握的知识、能力、情意目标没有达到,这是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可以通过深入课堂分析,发现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三)做好起点能力的分析与确定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就能够确定教学对象实际的起点能力。例如在训练记人类文章时,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确定初一语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用通顺的语言表情达意,做到选材典型,立意深刻会对所叙事例适能综合运用人物描写、当抒情或议论细节描写等方法能根据中心的根据表达的中心,需要选择事例选择恰当的方式教学起点会通顺地叙述会单独进行外貌、语言、一件具体的事动作、细节等描写不拘形式地写下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见闻、

12、感受和想像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这一系列活动,使全体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自主地、深入地、快乐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一)教材编排上的衔接- 4 -目前中小学都使用了新课标教材,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衔接上体现得较好。新课程标准采用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思路,在“总目标”之下,按年级、年级、年级、

13、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但后两个阶段的编排衔接上也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小学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从七年级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因此,我们认为中小学在教材的编排上还需要进一步衔接。双基的衔接小学教材在双基上更注重字词句段的训练,中学教材在这一方面也有明确的要求,但较小学而言过于单薄,这方面的训练在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得不够,特别是句子的训练,导致学生到了中学基础薄弱。读写能力的衔接读写是语文的两大支柱,但是小学生大多数课外阅读面窄,学生写的多是套路文。由于阅读面的狭小,学生作文内容陈旧,形式模式化,学

14、生思维的灵性被扼杀;而中学则更多是走向开放式大读写的新的语文教学。因此,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要求学生加大课外阅读的量,做到“以我笔写我心” ,抒写真情实感,学会用笔作画(用语言作画) ;中学开始阶段要适当提高对学生阅读的要求,降低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处理好中小学在读写上的衔接。文体的衔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而初中语文的范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在小学教材中可以再适当加大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比例。文言文的篇幅的增加中学教材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比重占到了 30%左右,而小学在这一方面却只是略有接触,我们认为可以再增加一定数量篇幅短小的文言文。(二)

15、教法、学法上的衔接教法上的衔接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也比较直观;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加强,课堂上可节省时间,加大学习量。小学生身体发育较快,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七年级学生只是跨了一个级,在身心的发展上没有太大的跨越,很接近。所以到了五、六年级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潜能进行教学,适当加大抽象性,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摈弃灌输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变重机械训练为重理解训练。七年级要加强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识记,小学部要

16、加大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学法上的衔接开展学法讲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小学在五六年级就应该适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进行学习方法方面的讲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较陌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交给学生开启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5 -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认真落实好教学中“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调动学生口、心、手、眼的四到位,掌握多说、多读、多思、多写四个法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精讲精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要有选择地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