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55422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海陆分布一、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二、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三、 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四、 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五、 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六、 课时安排:2 课时。七、 板书设计一、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类别 面积(亿平方千米) 比例海洋 3.61 71陆地 1.49 29地球表面

2、 3.611.495.1 1002、海陆分布类别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海洋 南半球 西半球陆地 北半球 东半球二、 七大洲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三、 四大洋1、概念:海峡 2、分布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

3、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 。4、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 了解地球”的活动。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板书】一、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 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

4、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生:阅读、看图、。海洋面积为 3.61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陆地面积为 1.49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生:不。是分散的。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生:阅读、看图。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板书】2、海陆分布(略)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生:我们

5、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师:对。【板书】二、七大洲1、概念:(略)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略)生:读图、 、 、进行分析比较。【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师:通过对图 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生:?(各抒己见)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

6、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 21 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作业布置: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第二课时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地球上的海洋。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生:四块。【板书】三、四大洋(略)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生:思考、讨论、发言。 (略

7、)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 1、2、3 题。师:示出第 1、2 题的空白挂图。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师:示出第 3 题的世界政治地图。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 21 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作业布置: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第二节 海陆变迁一、教学目标: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

8、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 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四、教学

9、方法:质疑、表达法。五、课时安排:1 个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 :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乘转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 :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 :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

10、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教师引导 :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 :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 :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小论文: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附分布图)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的降水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2、利用有关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3 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4、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

11、和气候的概念。 5、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6、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7、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二、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三、教学难点: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四、教学方法:讨论、读图法、讲述法、问题法。五、课时安排:2 个课时。六、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地球仪。七、板书:一、世界的气温1、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

12、形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高,寒流流经的地区温度低。山脚的温度高,山顶的温度低。二、世界的降水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师:每天晚上 7 点整,大家一般都收看中央电视台权威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在新闻联播之后,会有一个观众都比较关注的节目是什么?生:学生回答。 (天气预报)师:那我们是否听说过有气候预报呢?根据大家以前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谁来解释一下天所和气候的区别

13、?生:思考回答。 (天气是短时间、易变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较为稳定的大气状况。 )承转:衡量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每天我们会说今天天气热不热?指的是什么?如果说今天会不会下雨?指的是什么?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我们这一节学习的内容就是世界的气温和降水。首选我们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讲授新课师:今天我们的学习方式是“问题式学习”方法。展示:问题式学习方法。师:问题式学习方法也就是老师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同学们能够阅读相关资料,逐个击破,就达到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请大家打开课本 23 页阅读图B。大家看到这幅图上有一些红色的曲线。生:学生读图。师:这些红色的曲

14、线代表的是等温线。何谓等温线?等温线就是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等温线之间的间隔根据需要而定。这幅图上等温线之间间隔为什么?生:学生回答。师:世界气温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有什么规律?生:思考回答。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总结:这是世界气温分布的第一个规律。师:气温分布呈现这种规律的原因是什么?生:思考回答。 (有的同学能想到是热量分布不均匀,继续提醒导致热量均匀的原因,学生基本可以想到是太阳辐射。 )总结:地面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在各个纬度范围是分布不均匀的。太阳直射点范围内得到的能量多,而非太阳直射点得到的太阳辐射要少。请大家看如下实验。演示:手电筒垂直射到

15、桌面和斜射到桌面上,桌面受光面积有差异。解释辐射在各个纬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师:读地图册 12、13 页。1 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7 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哪一个比较平直?为什么?展示:用挂图生:学生读图,思考。 (总结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差异。如果不是很准确,可以给予提示。在北半球图上,同一纬度位置,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值相同吗?)总结:海洋和陆地的不同影响了气温的分布。夏天,大家度假都喜欢去海边还是内陆?生:海边。师:夏天感觉海边凉快。请阅读课本 24 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是如何影响气温分布的。生:阅读课本。 (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主要

16、是组成海洋和陆地的物质的差异影响气温分布。 )师:读地图册 12、13 页。同一纬度,非洲南端东海岸与西海岸的气温哪个高?原因是什么?挂图:问题展示。生:读图思考。 (东海岸的气温高于西海岸。 )展示:洋流小资料。 (洋流的概念及根据冷暖差异对洋流的分类。 )师:同学们根据上述提示,猜想影响非洲东海岸与西海岸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生:暖流和寒流的差异。 (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升高,寒流流经的地区,温度降低。 )师:为什么有如下的景象发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展示:图片和古诗。生:解释古诗蕴含的含义,并总结影响因素。总结:主要指的是地形也就是海拔的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在不断的降低。看课本 26 页,大家阅读第一自然段。试计算:四川成都峨眉山高峰金顶海拔 3099 米,请计算金顶与海平面的温差是多少?生:学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