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5516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银 行 监 管 统 计 数 据 质 量 管 理 良 好 标 准 评 估 手 册中 国 银 监 会 银 行 监 管 统 计 数 据 质 量 管 理 良 好 标 准 评 估 组 编 写2011 年 7 月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1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前 言全面、及时和准确的监管统计 信息是银监会提升监管有效性、银行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提升数据质量,从根本上要解决体制和机制 问题 ,要从银行基础数据的管理抓起,从组织、制度、系统和流程建设抓起。 2011 年初到 5 月份,银监会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和征求各方面意见,起草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在全面总结银行

2、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既符合 实际 、又有一定前瞻性的良好 标准和要求。2011 年 6 月下旬至 7 月初,银监 会评估领导小组组织了三个 评估组, 对照良好标准,分别对三家银行进行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外部评估。从评估情况看,外部 评估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高,各种因素均可能影响 评估结论的确定。为推进评估工作在全国扎实开展,保证评估的严肃性,领导小组 决定,由 评估人员在总结经验 的基础上,撰写评估手册(以下简称评估手册)。 评估手册力求帮助评估人员更好的理解良好标准的内涵、标 准间的关系、 评估方法和重点,并通过评估实例分析,帮助评估人员把握好评估尺度。 评估手

3、册 可作为良好标准外部评估的参考工具 书使用。评估手册的结构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评估工作的组织开展、方式方法和有关原则进行总体介绍,第二部分是 对各项原则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 进行说明。每一 项原则下有三项内容,一是对此原则的要义 解读和总体把握,二是 评估中 调阅资料的清单,三是访谈中了解和询问的要点。每一条标准下,列出了两项内容,一是此标准的评估重点,二是参考案例。评估手册的撰写是集体的成果,参与撰写评估手册的人 员包括统计部、全国各地 银监局的同志,还有来自安永会 计师事务所的专家。 评估手册 第一部分“ 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 由白雪梅同志起草;第二部分第一项要素“组织机

4、构及人员”起草人为:赵铮、李健全、罗楠、马野川、孙玲玲 ;第二项要素“ 制度建设”起草人 为:刘志清、鄢姣、李 应军、余志祥、周杰;第三项要素“ 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起草人为: 刘忠瑞、曹洪、郑珊珊、陈飒、高峰、朱佳鑫、刘冬梅;第四项要素“数据质量的监控、 检查与评价 ”起草人为毛仙青、 韦琬、高超、 许清建、王洋、王彦兮;第五项要素 “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起草人为:费英珮、孙慧、黄宁 莹、李婧、梁江波、任洪波。统计部领导高度重视评估检查和评估手册撰写工作:刘春航主任亲自确定评估手册大纲,主持 评估手册讨论, 对评估手册 撰写进行全程指导。鲁素英巡2视员和叶燕斐副主任参与讨论并提出许多重要

5、指导性意见。苗雨峰副主任对评估手册的写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全文进 行修改把关。经银监会良好标准评估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将评估手册 发银监会相关部门和派出机构。由于评估工作仍处于探索 阶段, 评估手册仅是对三家大 银行评估经验的总结,请大家在使用手册时不要生搬硬套案例的评估结论,而 应在充分了解被 评估银行的基础上,按照 “有没有”、 “做没做” 和“ 做的好不好 ”的评估方法,以及“匹配性”、 “实质性”和“前瞻性” 的评估原则,由评估组做出自主判断。另外, 评估手册是银监会及派出机构开展外部评估的参考手册,为内部工作资料,请注意保密。衷心希望评估手册能够为大家实施评估提供帮助,也希望广大的使

6、用者多提意 见,不断完善和改进评估手册,为 做好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 标准评估工作出谋划策。3目 录第一部分 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 .4第二部分 各项原则和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 .6(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6原则 1 组织领导 .6原则 2 归口管理 .10原则 3 岗位设置 .13原则 4 团队建设 .17(二)制度建设 .21原则 5 管理制度 .21原则 6 业务制度 .25(三)系统保障与数据标准 .29原则 7 基础系统 .29原则 8 监管统计系统 .35(四)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 .44原则 10 日常监控 .44原则 11 监督检查 .48原则 12 考

7、核评价 .53(五)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56原则 13 数据报送 .56原则 14 分析运用 .59原则 15 资料存储 .614第一部分 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良好标准)涵盖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共包含 5 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 机构及人员,制度建 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 方面要素下包含 15项原则,15 项原则下包含 61 条具体标准。希望通过银行对照良好标准进行自我评估以及银监会组织实施外部评估,帮助银行确定需要关注的领域,制定行动计 划,有步 骤地改进

8、监管统计 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努力达到良好标准的要求。一、评估工作的开展。第一,先由银行对照良好标准 开展自评,根据自 评发现的 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年 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第二,主监管员应定期跟踪了解银行开展自 评和整改的情况,与银行进行沟通、复核、确认,提出实施外部评估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提请实施专项现场检查。 第三,银监会组织监管统计人员、主 监管员和其他相关监管人员 成立工作团队,在 银行自评的基础上,对法人机构开展外部评估。外部评估可以和银监会现场检查 相结合,也可根据需要单独开展。外部评估中,对数据质量的核查以定期报送报表和数据 为主。二、外部评估的方法评估人员在实施外部评估时,应对

9、照每条标准和原则,通 过 文件资料查验、相关人员访谈、数据质量核查等手段,从三个方面对银行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 现状予以评估:第一,在机构范围内有规范的制度性文件或者具有约束性的其他书面材料,即“有没有”;第二,这些制度文件得到了全面和实质性地执行,即 “做没做”;第三, 执行达到了预期效果,数据 质量能满足监管要求,即“ 做的好不好”。评估中首先从每一条标准的评估入手,利用 获取的信息进 行分析判断,得出 评估结果。根据每一条标准的评估结果, 结合该项原则的总体要求, 进 而得出每一项原则的评估结论。每一条标准并不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每条原 则下多数标 准的评级未必能够代表某一条原则的总体评级

10、情况,需要评估人 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全面客 观的判断。每条原 则或标准的评估结论以定性为基础分为 4 档:分别为符合、大体符合、较不符合和不符合,评级标准及其使用的简要说明如下:达到“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完全达到要求,没有明 显不足。评为“大体符合”依据的条件是:银行没有完全符合条款要求,但 总体有效性较好,覆盖了主要方面。评5估中发现的一些小问题未对数据质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银行具备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达标的能力并且做出了具体安排。评为 “较不符合”的依据是: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和政策程序,但存在较明显缺陷;事实证明,有关政策和程序在 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全面 执行,由此 对数据质量带来实质性影响。评为“ 不符合”的依据是:在数据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没有规章制度,或相关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严重影响数据 质量。三、外部评估的原则在按照以上评级标准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外部 评估应遵循匹配性原 则、 实质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确定评估档次。第一,匹配性原则是指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应与银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