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44940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鸿章与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源远流长,传说十八世纪或早些时候,中国人即已来到澳大利亚。2013 年,在澳北海中一无人小岛,三位考古学者用探测器在沙滩上发现一枚尘封 200 余年的清朝乾隆年间品相很好的铜钱,便是明证。 到了 1850 年代,澳大利亚东部维多利亚州及新南威尔士州掀起淘金潮,于是华人接踵来到“新金山” (即墨尔本) ,投入艰辛的掘金浪潮之中。由于华人秉赋勤劳,致招白人矿工的妒恨,1855 年,英国政府在维多利亚州制订了限制华人移民法案。从此,华工作为弱势群体,便在“白澳至上”歧视政策统治下,受尽凌辱、惨遭迫害!随后,这种哀音伴随着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发声,迅速地

2、传回中国,先是传至驻节广州的两广总督,接着引动朝廷上下震惊和不安,身为主管外交的重臣李鸿章自不能置身度外。他或撰文,或利用赴访欧美各国之机,呼吁反对排华行径,虽收效甚微,但其努力与用心不容忽视,本文试就其有关言行,略述一二。 在国内笔诛英澳限令 为了应对殖民统治者的排华政策,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五月,清廷派员到澳大利亚慰问侨胞并查访华商生存发展的状况,开清廷关注海外侨胞利益而派遣的国家调查团之先河。与此同步,清廷指示中国驻英国公使刘瑞芬,向英国外交部发出照会,吁请英国政府放弃这种限制华人入境的歧视政策,惜无回应。 这时,李鸿章终于在繁冗公务中,把视线转注到英澳当局推行的排华政策和华人受

3、害的命运上来了。清光绪十四年,李鸿章在这年五、六、七、八之 4 个月内,连续发表 4 次谈话。6 月 12 日,在其给寄译署一文中,说:“据澳大利亚新金山众华民禀,华民往新金山备受该处官苛待,彼并不按照其所自立律法及万国公法办事除官员学生游历外,其余华人一概禁勿来澳” 。李鸿章大怒,写道:“此约若成,商民等即不能在此经商,殊与两国通商和约大悖,应电请会商总署做主,不使海外子民受其苛虐” 。6 月 22 日,英国伦敦快报报道,胡说什么“中国驻英公使与美外(交)部订立禁止华人到英条约” 。李鸿章不由大怒,责问:“现闻澳大利亚亦禁华人人境,是亦美约使之然也,澳大利亚何乎尤?”7 月 30 日,李鸿章

4、再向译署发文,他说:“据伦敦报:新金山前禁华人人境,经查各国律书,并无载明禁止华工人境之例” 。当他见到报载英人有“船载华人暂准登岸,续到者酌给回费即可”的消息时,他对英澳当局排华禁令出现松动,则感到稍有欣慰。可是英澳当局规定“华工新往澳大利亚者,按照轮船五百吨准载一人(华人)而免抽进口人身税,并免已在澳华人人身税” 。8 月 13 日,李鸿章针对人身税,大加批评说:“两国人民彼此互相往?恚?原为和好通商应得之权利,今新金山之勒收(人)身税及华人到岸不许登岸,皆与中英两国条约相远” 。指责英方不讲诚信,不由哀叹“华人在外埠,以(人)身税为最虐政” 。 经总结前番两次应对经验,李鸿章感到“澳地禁

5、止华民一节,仅以空言辩驳,恐难挽回” ,应该主动出击,遂致函驻英公使刘瑞芬,提出 6 条反排华具体措施:“一、华人在澳,无论何项永免(人)身税。二、已在澳者,优待保护,听其居住往来。三、贸易、游历、跟役三项,不在数内。四、新赴澳者,三百吨准搭一人。五、新章五年为限。六、作为澳地专章,他埠不得援照。 ”并命刘公使持此“六条”与英国外交部面商。刘公使将“六条”译成英文,面递英国外交部。李鸿章天真地以为他的杰作会立竿见影,殊不知狡猾的英国人不予理睬。李鸿章又去函示刘公使,指示“彼如再加吨位,我必不允” 。其实英人何止不接受吨位一项,就全盘而言,此“六条”均不被英澳当局接受,也是在意料中的事。 在英国

6、与朝野政要会谈反对限禁华人法 1896 年 8 月 2 日清廷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在结束对法国的访问后,来到英国进行为时一周的访问。李鸿章的英国之旅,本是为欲增收关税事来说服英国政府的,虽然继续为英澳华人的利益进行谈判一事并未列入议程,但这一棘手的问题在李鸿章的心间还是占有重要位置的。 为了增收关税事,李鸿章在伦敦与首相兼外交大臣勃雷侯爵“熟商数次” ,由于英方刁难,最后被拒。李鸿章异常生气,本来准备好要借机与英首相讨论限禁华人人澳事,看到首相的态度非常不友好,只好权且搁置下来。但李鸿章心犹不甘,于是他转而求其次,改往拜晤英国前首相兼外交大臣格兰斯顿,李鸿章认为他是一位功成身退,但

7、在政坛上尚未褪色的显要人物。而格兰斯顿对于一位在职的中国显赫大人物竟登门造访,不免有点受宠若惊。宾主“同坐窗前,各恨相见之晚” ,不免寒喧一番,随后双方互赠了礼品(英人赠著书数部,李则赠上品茗芽四盒暨小影一幅) ,互叙倾慕之情。但在畅谈铁路事后,李鸿章终于“道及澳大利亚州,限禁华人之谬” 。格兰斯顿回曰:“澳大利亚州虽属于英,然出于其人之愿附,英实不能遥制以权也” 。格兰斯顿并向李鸿章交底,他说他与现任首相“见解不免分道扬镳” ,意虽未尽,但已告知彼此政见有分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叹爱莫能助,李鸿章失望而语塞。此番努力终究在无奈中收场。 在美国受高等礼遇仍不忘批格力法 1896 年 8 月

8、28 日,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美国纽约,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和宴请, 纽约时报誉之为这是美国近代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礼遇” 。各报皆视李鸿章的美国政治之旅为轰动全美的“绝大新闻” 。 李鸿章在美国还受到中华公所等华人社团及华商们的热烈欢迎。唐人街各个巷渠张灯结彩、彩旗飞舞,不仅当地华人齐集于唐人街,就连远道的华人洗衣工也赶来庆贺祖国的代表莅临她们的侨居国,为她们争取扩大生存空间创造了机会。 9 月 2 日,李鸿章在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李鸿章谈到了数年前美国政府推行限制华人入境的歧视政策,表示“殊不惬于心” 。他面对纽约时报记者激动地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 ,

9、他特别批评美国新出笼的格力法 。何谓格力法?按格力法是指 1892 年美国国会民主党议员托马斯,格力(ThomasGeary)提出的议案,禁止所有华人(除了外交人员和商人)进入美国,即使过境也不允许,又规定凡是在提出移民或签证申请时作弊的人,均处以 1000 美元的高额罚款和至少一年的苦役。华人亦不准申请入籍,不可成为美国公民。华人的身份由海关人员决定。因违反此议案条文而被逮捕的华人,没有交保释放的权利。全体在美华人必须随身携带有个人照片的居留证,否则就会被逮捕。这个歧视华人的政策不仅遭到当时中国驻美公使崔国因的反对,也受到美国国会中部分议员的批驳。早有耳闻的李鸿章公开反对这个排华法案自是意料

10、中事。 当有记者问李鸿章是否要求对现行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时,李鸿章对美国新政府没有信心,因而回答:“我不敢在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力法的言论,我只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助清国移民一臂之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 。李鸿章进而反问道:“我们知道, 格力法是由于受到爱尔兰裔移民欲独霸加州劳工市场的影响,因为清国人是他们很强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排除华人。请让我问问,你们把廉价的华人劳工逐出美国,究竟能获得什么呢?” 匆匆过客加拿大反对人身苛税 1896 年 8 月 28 日,李鸿章甫抵美国时,加拿大蒙特利尔州的华侨社团派乔治?福斯特赶赴纽

11、约,向李鸿章面呈了他们的邀请,李鸿章愉快地接受了加拿大华侨的请求,决定访问加拿大。 是年 9 月 6 日,李鸿章到达英属加拿大, “英官盛饰公车”相迎,“夜宿行馆,供张甚盛” 。9 月 14 日,李鸿章一行到达温哥华,受到当地华人的欢迎,除温哥华的各个华人社区外,来自美国西雅图、旧金山以及波特兰的华侨代表也出席了欢迎仪式。热情有加的温哥华的几个社区居民,还在火车站搭起了一座壮观的牌楼,迎接祖国的显要人物。 李鸿章在欢快之旅中并未忘记一直挂在心间的英人?加于华人的人身税问题。实际上,李鸿章在英国时便已关注这个问题了, “中堂至坎拿大,会晤英人,使译员代问曰:贵处初征华人丁口税,每年以美金 50

12、元为率;今闻议院诸君欲骤增至 500 元,其意何居?”对于加拿大议会和政府采取了比澳大利亚更贪婪的人身征税制,李鸿章非常气愤,虽然严词质问,结果却正如英国媒体报道的那样:“顾未知若何答复也。 ” 舆论对李鸿章的反排华言行自有公断 为什么李鸿章的欧美八国之行,特别是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为华人的命运奔走呼号,却始终是无功而返呢? 当时的新西兰日报对此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中堂驰情域外,属当暮齿,奉命环游,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虽中堂有才干有胆量,试问一人之力,能有几何?李中堂不能成事,非笃论也” 。李鸿章表面上看起来,是红极一时的权臣,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然而外有称霸世界的英国和崭露头角的美

13、国所构成的限禁华人入境及强力推行人身税的国际逆流,内为虚弱无能的中央政府所掣肘。身为处处受制的清廷汉臣,试想李鸿章在国内和在世界上能有多大作为? 不过,李鸿章在国际间对处于弱势的中国子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操心和付出的功劳,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他所作努力对促动英、美、加等国对限禁华人政策的修改多少有些作用。据 1896 年 9 月15 日加拿大维多利亚殖民者日报和 9 月 19 日温哥华的省报报道:“李鸿章在不列颠哥伦比亚期间,接见了当地华侨领袖,并会晤了当地政府官员,与之商谈了入境税问题,他的意见可能使拟议中的增税推迟了一段时间” 。 作者系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现移居澳大利亚,致力于中澳关系史研究。曾任太平天国大辞典 民国人物大辞典编委兼撰稿;参与南京大学主编的太平天国史?总论及江苏省志?社会科学志?太平天国卷撰稿。出版专著太平天国博物志太平天国史论笔记及中澳关系的流金岁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