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04370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卷)高考地理冲刺卷 02(教师版)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 3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中实线表示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单位:m),虚线表示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拥成下列各题。1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

2、甲地与丁地的黄土厚度可能相同 B图示区域基岩表面中间高四周低C图示区域的地貌形成与植被破坏有关 D图示区域降暴雨后冲刷最严重的是丙地2某日在乙地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下列叙述最有可能的是A该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B南极附近海面上漂浮着很多冰山C长江中下游地区酷暑难耐 D地中海沿岸的游人正在岸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答案】1、C 2、情提供,D 错。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与植被破坏有关,C 对。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图中的南部,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太阳的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判定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黄土高原收割小麦为 6月初,A 错。南极正值夏季,附近海面上漂浮着很多冰山,B 对。此时长江中

3、下游地区是冬季,C 错。地中海沿岸的游人正在岸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是在夏季,D 错。考点:等高线图判读,高差计算,不同区域自然特征差异。图 3为 “东南亚某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点对应左图中点( )A. B. C. D. )A. 东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 B. 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平原C. 甲河流程约为 100公里 D. 降水多,河流通航里程长【答案】3D 4情提供:地形剖面图,地形图的判读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数据” ,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完成 5. 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贵州省 B. 青海省 D. 上海市 )总人口数持续增加 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4、 人口流出现象严重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A. B. C. D. 【答案】5A 6市化,人口变动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7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主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8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答案】 析】试题分析:据图示信息,不能体现

5、该地农业结构变化,有种植业和养殖业,A 错。没有修建温室,B 错。水稻生产,要求排灌便利,图中稻田最低水渠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C 对。不能体现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的特点,D 错。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保护环境,D 对。不会因市场需求改变稻田和养鱼所占的比重,A 错。农产品的类型没有增多,B 错。不能显示提高了生产效率,C 错。考点:区域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发展的主要措施,生态环境意义。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新统计数据显示,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2015 年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额超过 22000台,约占

6、全球销量四分之一,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情提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加速该类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缓用工荒A. B. C. D.【答案】9C 10题旨在考查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下图为一年中(春秋分日除外)某固定地方时 150中虚线为晨线,实线为经线, 为两线夹角,甲为交点,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据图文材料回答第 11题。第 11题图甲 晨 线 150E 11若甲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则A 变小,甲点北移 B 变小,甲点南移 C 变大,甲点北移 大,甲点南移【答案】照图的判读,晨昏线的特点。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卷(非选择题,共

7、 160分)注意事项:需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第 36 38 406 (30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图 1和图 2分别为美国局部示意图和纳米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图 1和图 2中的死亡谷都是极度干旱地区,寸草不生。图 1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材料三:图 1中乙 市 所 在 地 区 人 口 众 多 , 盛 产 粮 食 、 水 果 和 农 副 产 品 。 该 市是州府,是该地区最早的商业中心和自治城市,目前为该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第 36题图 2大 盆 地 中 央 418

8、m 12 38N 乙 17 图 例 山 脉 山 峰 河 流 城 市 铁 路 断 层 陡 崖 海 拔 荒 漠 死 亡 谷 太 平 洋 谷 地 地第 36题图 1(1)说出图 1中死亡谷的地貌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6 分)(2)比较美国死亡谷和纳米比亚死亡谷降水少成因的异同点。 (8 分)(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述图 1中死亡谷地区湖泊演变成干谷的自然过程。 (8 分)(4)简析图 1中乙市成为该地区农产品贸易中心的优势区位。 (8 分)【答案】(1) (6 分)地堑谷(2 分) 。地壳运动形成断层(2 分) ;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运动为主,中部岩体相对下降成谷(2 分,注: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 。(2) (8 分)相同点:受副高影响,降水少(2 分) 。不同点:美国死亡谷西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2 分) ,且离海较远,降水少(2 分)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 分) ,处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2 分) 。 (写出 3点给 6分,注: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 (8 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2 分) ;湖泊为内流湖,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冰川消退后湖水补给减少(2 分) ;蒸发大(2 分) ;下渗量大(2 分) ;水量收入小于支出,湖泊不断萎缩直至消失变成干谷(2 分) 。 (任答 4点共 8分,注: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 (8 分)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2 分) ;人

10、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2 分) ;铁路、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2 分) ;商贸历史较早,贸易设施较完善(2 分) ;政策支持(2 分) 。 (任答4点共 8分,注: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考点:地质构造与地貌,影响降水的因素,湖泊干涸的原因,农贸中心形成的区位条件。37.(26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黑河、中国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干流,由莺落霞进入河西走廊, ,穿越正义峡(北山) ,最后汇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黑河流域(如下图所示,分为南部祁连山区、中部走廊平原、下游额济纳平原三部分)气候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流域内的山丹、高

11、台、金塔等地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玉米种子、瓜菜花卉种子、油菜种子的主要生产基地。黑河干流 20142015年度水量统一调度工作在 2015年 4月 1日11 月 10日顺利进行,使得位于下游地区的部分草牧场和绿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 2014年底建成并通行的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1)说明黑河流域气候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的表现。 (6 分)(2)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铁路交通成为河西走

12、廊的重要交通方式,请分析其原因及产生的意义。 (10 分)(3)分析山丹、高台、金塔等地多年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育种基地的有利条件。 (4 分)(4)分析黑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的原因。 (6 分)【答案】(1)南部祁连山区处于农业向牧业过渡地带,气候冷凉,降水较多,且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2 分)中部走廊平原,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2 分)下游额济纳平原,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强烈,温差大,大风日数多。 (2 分)(2)原因: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2 分)运距长,运输需求量大。 (2 分)意义:有利于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任答 3点即可得 6分)(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水源补给;土层深厚;育种历史悠久,育种经验丰富等。(任答 2点即可得 4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4)下游额济纳平原地区气候干燥,农业生产加重水资源短缺;终端湖泊消失,众多天然河道废弃并形成绿洲内部沙漠,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6 分)【解析】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因素,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发展条件,区域生态环境。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