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041992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优秀范文: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要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交通,通讯等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物资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重视城乡教育,科学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辨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2、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样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苛

3、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第 2 页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政党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想毛泽东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社可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

4、大的显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史古今兴衰,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力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大报告明确了发展观和党的指导思想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和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关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大基本要求的作用,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位。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

5、人的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建党理论都有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辨证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又充分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面、第 3 页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它是*大以来的最大的理论创新,因此讲*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科学发展观不仅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还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6、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之所以得到社会和学界的热烈拥护和高度评价,我以为,首先就是因为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数十年久违了的一个重要思想,在科学发展观里将其作为第一语来宣示,使人耳目一新。尽管从实质上说,“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在相当长时期这个观点被淡化乃至噤若寒蝉。因此,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以人为本”,使这个思想首先获得新意,我们讲的“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的“人”,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这里的“人”与“执政为民”的“民”是完全一致的,也可以说是一个概念。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内的

7、社会各个阶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体。这里的“人”既指群体,也不排斥属于这个群体的个体。 科学发展观还实现了由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所谓社会发展,主要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的发展则指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这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相互矛盾的,也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人的社会,没有人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那么虚,比较“实”,好把握。这样,随着实践是发展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内涵会更第 4 页加丰富;对它是认识还会进一步提升。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对它的理论认识怎样实现新的飞跃,而是使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怎样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实现新的飞跃,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完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具有全面的“亲和力”。12 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