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8498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月考试卷语 文 试 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 飘飖(yao) 旖旎(yi ni) 倏作变相(shu)B. 溽暑(ru ) 睥睨(pi ni) 骨鲠之士(geng)C才思 (si) 骨朵(gu duo) 张袂成阴(mei)D菡萏(dan) 觊觎(jiyu) 无情有思(si)2下列词语中至少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分别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出来。奴颜媚骨 诛连九族 纵横驰骋 白虹贯日 草菅人命 门廷若市 接踵而至 三碱其口挥汗成雨 诛连九族 阿谀奉迎 虎视眈眈慧星袭月 抑扬有致 事与愿为 脍灸人口3.下面句

2、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 。 。 。 。C.我追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D.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印款、印饰。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B目前,我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

3、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四有。6默写填空。 (4 分)(1)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2)夫战,勇气也。 , ,三而竭。7仿写一个比喻句,使之与前后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3 分)诚信好象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不难行; ,;诚信好象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4、 6 页)王曰:“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2 分)能 谤 讥 于 市 朝 闻 寡 人 之 耳 者 受 下 赏。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臣之妻私臣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4)时时而间进 ( )3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

5、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 (2 分)4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 (2 分)5 邹忌劝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2 分)三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10)土 地韩少功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 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 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

6、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 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 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 或者 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口兹 口兹 口兹 地伸长,真正 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

7、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 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 情的婚姻,没有学 习的毕业 ,于是能塞 饱你的肚子却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 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 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 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 ”,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 。在

8、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什么是生命呢? 什么是人呢 ?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 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 culture 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 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 们终究会猛醒过来, 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那才是人类 culture 又一

9、次 伟大的苏醒。1 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 8 个字。(1) (2) 2 “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2 分)3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4 分)(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2 分)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诉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优惠。B “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的团聚,也是

10、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这句话主要表达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 ,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鸦 ”,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D “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 ”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E作者从自己的种菜的小题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12 分)荷叶咏郑伯琛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到了,荷花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亭亭玉立的荷花

11、。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芳;含苞的, 娇羞欲语 ;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 。魏晋时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 迫而繁之,灼若芙蓉出绿波。 ”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枝不蔓,不容亵玩的品格:“ 蔷薇带刺攀 应懒,菡萏生泥玩亦 难。 ”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阵清香袭来,田田荷叶轻轻摇动,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我的联想中断了。看看眼前的景象,一个

12、奇异的念头油然而生,而且夹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我大胆设想:如果去掉荷叶,只留下一枝枝光杆儿荷花,茕茕孑立,景色还能这样迷人吗?从美学意义上讲,荷叶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从生物学意义 上看,没有叶子,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便 绝对长不出 这些漂亮的荷花以至莲蓬和藕。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吗?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吗? 是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中,多少年来默默无言地居于人们强加给它的陪衬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时候,它们从不与人争风,反而像把团扇把阵阵清风送来。这是一种多么朴实无华的品格!它们又是无私的,久旱初雨,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

13、,而总是小心地把水积存起来,那该是留给湖中鱼儿的吧!当风雨袭来时,他们紧密团结, 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当烈日吐火时,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虾游戏。他们襟怀坦荡,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当人们把荷叶从茎部掐断时,千丝万缕连着根,那是它们不忘湖塘养育之恩的证明。荷叶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作为药材,它可以去热清火;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它不怕水浸。另外,荷叶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帮助生长了于人类有用的莲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 创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这些,也不在荷叶的自然。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

14、美。 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1第 2、3 两自然段都是描写荷花的段落,但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他们分别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分)2第 4 自然段“忽然,一阵凉风吹来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这句话中“珍珠”指的是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分)3第 4 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中作者所说的“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用意?(2 分)4根据第 5 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荷叶的精神美”的主要内容。 (用书上的原文回答)5第 6 自然段对荷叶的功用作进一步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 分)6本文的文眼(点睛之笔)是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

15、(2 分)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马付才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 辆 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 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 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 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