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38495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总复习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总复习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总复习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总复习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总复习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总复习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总复习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籍三一、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2、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过程中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嗅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取用药品若没有规定用量,一般情况下,液体取 1-2 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3)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缓缓竖起试管,让固体沿管壁滑入试管底部。(4)取用少量液体,一般用胶头滴管,使用时注意胶头滴管要悬空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深入到试管。取用大量液体药品,可用直接倾倒法,该过程中注意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靠容器口。(5)定量取用固体:所用仪器主要是天平。使用

2、天平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 ,要放在玻璃器皿(通常使用小烧杯)中称量。(6)定量取用液体:一般用大小合适的量筒,当液体量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到刻度线。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3、加热及加热技术:(1)加热器:酒精灯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熄灭酒精灯要用酒精灯帽盖灭。不用的酒精灯要盖上灯帽,以防酒精挥发且以后难以点燃。(2) 固体的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于试管的底部,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在

3、药品部位加热 ,加热时使用酒精灯的外焰。(3) 液体的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加热时使用外焰,试管与水平桌面成 45角,试管夹加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4、溶液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5、液体的过滤:过滤是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过滤的仪器是: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引流) 。过滤的主要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6、蒸发:蒸发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一种方式。蒸发所需的仪器是: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和玻璃棒(防止液体飞溅) 。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就可以停止加热。7、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一:将装置导管的一

4、端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若导管内的液面低于烧杯中的液面,则装置的气密性好。方法二:将装置导管的一端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掌紧握容器(或用酒精灯微热) ;若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且不回落,则装置的气密性好。二、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物质的性质实验1、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间接加热(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储存类:广口瓶(固体) 、细口瓶(液体) 、集气瓶(气体)1、仪器 气体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选用依据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选择收集装置23MnOKCl2l固体固体气体A a、b氧气2H2O2 2H2O+O2 固体液体气体B、C、D a、

5、b氢气 活泼金属和稀酸反应: 42SHZn24块状固体液体气体B、C、D、E、F a、c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3CallaO2块状固体液体气体B、C、D、E、F气体的溶解性及相对空气密度的大小bA B C D E Fa b c2、 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1)H 2、C、CO 还原氧化铜实验比较MnO2(2)加热胆矾A、实验装置(见右图)B、实验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实验现象:蓝色固体变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反应化学方程式:CuSO 45H2O CuSO4 +5H2O 三、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物质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氧气 放入用带火星的木条

6、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盐酸或氯化物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硫酸或硫酸盐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氢氧化钙溶液1、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先滴加碳酸钠溶液,再滴加盐酸1、有白色沉淀产生。2、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盐酸后沉淀溶解,并有气体生成。碳酸盐 先滴加盐酸,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体生成,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钠元素 用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钾元素 用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

7、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2、几种有特殊颜色的物质黑色:C Fe CuO MnO2 Fe3O4 白色: KClO3、CaO、Ca(OH) 2、CaCO 3 无水CuSO4红色: Fe 2O3 Cu 红磷 红褐色:Fe(OH) 3 蓝色:Cu(OH) 2 CuSO4.5H2O 棕黄色溶液:FeCl 3、Fe 2(SO4)3、Fe(NO 3)3 蓝色溶液:CuSO 4、CuCl 2、Cu(NO 3)23、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物质的一般步骤:(1)取样 (2)加试剂(3)现象(4)结论四、物质的知识1、 物质的俗称及主要成分俗称(纯净物):干冰 CO2 水银 Hg 金刚石、石墨 C 生石灰 CaO 熟石

8、灰、消石灰 Ca(OH)2 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 Na2CO3 石碱 Na2CO3.10H2O 胆矾 CuSO4.5H2O主要成分(混合物):草木灰 K2CO3 大理石、石灰石 CaCO3 天然气、沼气 CH4 2、 九大沉淀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AgCl BaSO 4不溶于水可溶于酸:BaCO 3 CaCO3 Mg(OH)2 Cu(OH)2(蓝色) Fe(OH) 3(红褐色) Al(OH) 33、五个可溶性碱 KOH NaOH Ba(OH) 2 Ca(OH)2 【 NH 3H2O(一水合氨)挥发性弱碱】4、三种常见干燥剂 干燥原理 干燥范围浓硫酸(液体)吸水性(物理变化) 不能干燥碱

9、性气体(如 NH3)生石灰(固体)CaOH2OCa(OH) 2 (化学变化)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 CO2、SO 2、HCl 等)烧碱(固体) 易潮解(物理变化)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 CO2、SO 2、HCl等)5、三种常见还原剂:H 2 CO C 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H 2 CO CH46、三种溶于水会发热的物质:浓硫酸 生石灰 固体氢氧化钠7、露置在空气里会发生变化的物质(1)物理变化物质 原因 质量变化固体氢氧化钠 潮解 增重浓盐酸 挥发 减轻(百分比浓度减小)浓硫酸 吸水 增重(百分比浓度减小)(2)化学变化(变质)氢氧化钠固体(或溶液) 和二氧化碳反应 增重澄清石灰水 和二氧化碳反应

10、 总质量增重,溶液质量减轻生石灰 和水反应 增重碳酸钠晶体 风化 减轻8. 初中化学之最(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2)同温、同压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金属元素是铝元素。(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5)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6)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7)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8)最重要有三大矿物燃料是:天然气、石油和煤。(9)式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10)人体内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9、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 性质 用途可燃性且生成物只有水 清洁燃料还原型 冶炼金属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填充气球氦气 密度比空气小,且稳定 填充气艇、飞船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 霓虹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保护气干冰 升华易吸热 人工降雨、冷藏食物熟石灰 碱性,能和酸反应 改良酸性土壤可燃性 家庭燃料一氧化碳还原性 冶炼金属活性炭 吸附性 除臭剂、净水剂炭黑 常温下的稳定性 制作碳素墨水石墨 导电性 干电池电极二氧化碳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灭火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