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038423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方法 从护理人员、管理者、病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增强安全意识后,护理安全问题受到大家的重视。结论 只有人人参与管理,实现真正的安全护理,最终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 护理 安全 防范措施【Abstract】 purpose analysis of clinical nursing activities common nursing during a security problem.Method: from the nursing staff, managers

2、, three aspects of patient waiting for analysis, identifying common unsafe, and to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Results: enhanced safety awareness, care security issue was of importance.Conclusion: only open to everyone involved in managing, implementing real safe nursing,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3、quality of nursing.【Key words】Nursing Safety Preventive measures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2护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加强护患的交流沟通,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对护理环节进一步调整、补充、完善

4、,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一 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分析1 管理层的因素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1.2 上级对下级的监控缺乏力度 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全体护士会,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有章可

5、循,随意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1.3 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当前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 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 这些方面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31.4 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的配置 1978 年卫生部的要求是病床与护士比为 1.0:0.4,目前抽查的医院均未达到,与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不成正比,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加上工作负荷增大,工作任务繁重, 无法顾及患者情绪和

6、心理反应,服务不到位,病人不满意。护士容易产生身心疲劳综合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认知行为变慢, 工作质量下降 ,最终导致产生差错的概率增加, 导致护理纠纷增加。2 护士自身的因素2.1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学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临床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对患者的隐私权,患者的知情权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往往会导致矛盾的产生;护士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一些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都让患者签字或知情,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假如为了有旁证, 叫醒患者或陪人,既影响他们的休息又会招致抱怨,由于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好告知义务导致护患

7、纠纷发生。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2.2 缺乏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患者态度生硬, 有的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后果,这些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2.3 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由于人员的编配不足,对病人的护理时4间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而不注重与病人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 病人不满。2.4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不断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

8、大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技术操作不娴熟,与同事的协作较差, 平时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 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中, 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 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益。2.5 工作责任心不强 有的护士未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马马虎虎, 不负责任,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在技术操作中图省事,方便,严重违反

9、操作规程,也是造成隐患的根源。如患者坠床,摔倒,烫伤, 自杀等很多情况是护理人员上班脱岗,睡岗或延误,遗漏治疗,不按时巡视病房, 执行医嘱错误, 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原因造成的,这均是护士缺乏责任心的表现。3 患者的因素3.1 患者或家属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 若病人心理承受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就易产生焦虑, 恐惧,心烦意乱等到心理现象, 不信任5医生, 怀疑诊断错误, 更不听护理人员的安排,拒绝服从治疗, 导致病人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3.2 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容易产生不良心境,导致过激行为,引发护患冲突。3.3

10、患者的自身素质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2,但部分病人因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 对护士的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如擅自离院外出, 有的虽然请了假,但不能按时回医院;有的垂危病人需要家属或护工的陪护,虽然医院进行了告知,但是部分家属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不履行应尽的责任,一旦发生意外引起纠纷,患者家属的不合作, 也将会增添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4 其他因素4.1 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 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拦造成坠床; 热水瓶防治不当导致烫伤等。4.2 护

11、理文书中的不规范行为 护理记录中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存在的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 有的病历中只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无其它方面资料。记录内容上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如巡视病房,主要的指导内容及告知性的护理措施等。个别病历护理记录入院评估不准确,如病人入院时存在褥疮, 护理人员入院评估中未发现。另外操作性护理措施未记录,如护士按医嘱给病人吸氧,导尿,若护理记录中6未详细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 导尿时间,更换尿管尿袋时间及尿液情况, 此为记录不全面。上述情况均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在实施举证倒置的程序中,导致院方证据不足。4.3 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不不完整 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应保持一致,

12、如在医疗记录中, 病人呈昏睡状态而护理记录中病人呈昏迷状态, 同一病人, 同一时间 ,医疗护理记录生命体征不相符合, 如死亡病倒中, 无生命体征持续监测记录, 病情突然变化,护士忙于抢救事后也未记录。以上情况,在病历中留下了安全隐患。二 加强护理安全的对策与措施1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安全的前提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护理部护士长 科室质控员为主体,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形成护理监控, 科室互控 ,科内自控的监控网络, 层层把关,环环相扣, 各司其职, 确保护理

13、安全 ,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及时纠正处理, 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2 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 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产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7点讲评分析。一个险些酿成差错的不良事件,实际上因为偶然因素或因即时干预未产生后果。管理学的实践证实,对这个方面的研究和控制与对实际产生不良后果的差错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预

14、防和治理意义。对各项护理安全工作应有检查,监督, 反馈,讲评, 整改的机制,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知晓, 协同处理, 尽可能性减轻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 亲制定相应对策。3 树立质量观念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 组织常规制度学习,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使护士明确职责,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思想松懈,工作懒散, 责任心不强者, 要实行零度宽容,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要每时

15、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4 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知法,懂法方可依法;用法, 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应通过不定期法律专题讲座及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使护理人员了解有关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剖析在临床护理工作, 哪些属侵权行为,明确护理工作与法律息息相关,将护患双方的权益靠法律来维护,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对护理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十分重要, 让护士认识到自己违规行为导致的不良法律后果,加强责任感;同时要求护理人员用法律的思维8书写护理记录,培养护士“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这

16、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认真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 ,遵循护理文书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来记录文字内容,仔细观察病情,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禁止涂改、粘贴、错写、漏写;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保证病人安全的意识,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5 提高整体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 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康复训练, 做好出院指导,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 新观念, 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各个专科之间,也可以派出业务骨干, 互相深入渗透,学习护理经验和技术。同时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护理人员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护理管理者要有计划, 有目标地结合需要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反复训练专业技术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