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 10件绝世珍宝一 、 大 禹 九 鼎夏 朝 初 年 , 夏 王 大 禹 划 分 天 下 为 九 州 , 令 九 州 州 牧 贡 献 青 铜 , 铸 造 九 鼎 , 象 征 九 州 , 将 全 国 九 州 的 名 山 大川 、 奇 异 之 物 镌 刻 于 九 鼎 之 身 , 以 一 鼎 象 征 一 州 , 并 将 九 鼎 集 中 于 夏 王 朝 都 城 , 尽 管 王 朝 在 不 断 更 迭 , 九 鼎 却 始终 从 一 个 国 王 的 手 上 , 传 到 下 一 个 国 王 的 手 上 没 有 九 鼎 , 就 不 能 算 是 个 真 正 的 国 王 , 九 鼎 是 王 权 至 高 无 上 、国 家 统 一 昌 盛 的 象 征 , 夏 朝 、 商 朝 、 周 朝 三 代 奉 为 象 征 国 家 政 权 的 传 国 之 宝 战 国 时 , 秦 、 楚 皆 有 兴 师 到 周 王城 洛 邑 求 鼎 之 事 秦 昭 王 五 十 二 年 (前 255) , 在 周 赧 王 死 后 , 秦 国 取 九 鼎 入 秦 , 九 鼎 在 迁 往 咸 阳 的 途 中 , 有 一 鼎被 大 风 刮 到 今 江 苏 的 泗 水 中 , 其 余 八 鼎 搜 刮 到 秦 宫 殿 中 , 秦 亡 后 便 不 知 所 终 。
二 、 《 连 山 易 》 和 《 归 藏 易 》 《 易 经 》 作 为 群 经 之 首 , 传 说 中 由 上 古 时 期 的 伏 羲 所 创 主 要 由 《 连 山 易 》 、 《 归 藏 易 》 和 《 周 易 》 构 成 ,汉 代 以 后 的 人 们 在 整 理 古 代 典 籍 的 时 候 , 把 夏 代 的 易 经 称 为 《 连 山 易 》 , 把 商 代 的 易 经 称 为 《 归 藏 易 》 而 我 们所 熟 悉 的 《 周 易 》 只 是 流 行 于 周 代 的 易 经 周 易 中 的 “八 卦 ”由 周 文 王 演 绎 为 八 八 六 十 四 卦 , 并 由 孔 子 补 写 了 “十 翼 ”, 形 成 今 天 我 们 看 到 的 样 子 但是 周 文 王 不 可 能 根 据 伏 羲 的 一 张 八 卦 图 就 能 演 绎 出 那 么 详 尽 而 具 体 的 卦 辞 、 爻 辞 , 并 能 无 中 生 有 地 把 阴 阳 不 同 的 三爻 相 叠 加 而 形 成 六 个 爻 位 的 卦 象 , 使 得 伏 羲 的 学 说 一 下 子 就 有 了 几 何 级 数 的 增 长 。
在 周 朝 《 连 山 易 》 、 《 归 藏 易 》 、 《 周 易 》 这 三 个 易 由 卜 官 掌 控 , 对 国 家 大 事 、 军 事 战 争 、 祭 祀 活 动 进 行 预测 《 周 易 》 包 蕴 的 基 本 哲 学 思 想 这 种 “阴 阳 互 补 , 刚 柔 相 济 ”的 思 想 , 实 来 自 于 我 国 远 古 哲 人 对 宇 宙 自 然 ,人 类 社 会 的 各 种 事 物 、 现 象 所 作 的 巨 大 概 括 在 古 代 先 哲 眼 中 , 万 事 万 物 皆 可 一 分 为 二 , 都 存 在 着 两 种 相 互 对 立 ,又 相 互 补 充 的 极 端 力 量 , 对 中 国 的 古 代 思 想 文 化 起 到 了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连 山 易 和 归 藏 易 , 两 千 年 来 历 代 典 籍 鲜 有记 载 , 学 术 界 无 不 认 为 其 已 失 传 , 几 成 定 论 此 二 易 也 成 为 中 华 文 化 领 域 里 的 一 件 千 古 之 谜 三 、 《 黄 帝 外 经 》对 医 学 有 所 认 识 的 朋 友 都 知 道 , 《 黄 帝 内 经 》 可 谓 是 中 医 学 的 鼻 祖 之 作 , 它 是 古 人 在 总 结 天 地 万 物 的 变 化规 律 结 合 人 体 的 身 体 机 能 变 化 孕 育 而 生 的 著 作 , 讲 究 人 身 体 的 的 运 行 规 律 和 相 生 相 克 的 关 系 , 是 黄 老 学 说 的 典 型代 表 , 也 是 医 学 和 哲 学 的 结 合 体 , 后 来 的 中 医 学 无 不 建 立 在 黄 帝 内 经 的 基 础 上 。
十 八 卷 的 《 黄 帝 内 经 》 , 从远 古 时 代 一 直 到 今 , 而 三 十 七 卷 的 《 黄 帝 外 经 》 , 则 可 能 永 远 失 传 了 现 在 所 传 的 《 黄 帝 外 经 》 原 称 《 外 经 微 言 》 , 为 明 陈 士 铎 所 传 , 所 述 内 容 带 有 浓 重 的 道 家 思 想 , 理 论 阐 述恪 守 后 世 的 阴 阳 五 行 概 念 , 是 在 一 个 相 当 成 熟 的 思 想 体 系 下 对 某 些 问 题 进 行 格 式 化 阐 述 的 著 作 相 传 黄 帝 时 期 出 现 了 三 位 名 医 , 除 了 雷 公 和 歧 伯 两 人 外 , 名 气 最 大 的 是 俞 跗 ( 音 夫 ) 他 的 医 道 非 常 高 明 特 别 是 在 外 科 手 术 方 面 很 有 经 验 据 说 , 他 治 病 一 般 不 用 汤 药 、 石 针 和 按 摩 而 是 诊 断 清 楚 病 因 后 , 除 非 要 做 手术 时 就 用 刀 子 划 开 皮 肤 , 解 剖 肌 肉 , 结 扎 筋 脉 , 除 去 病 根 经 过 这 番 手 术 以 后 , 病 人 的 精 神 和 形 体 很 快 就 能恢 复 正 常 。
所 以 , 那 时 人 们 称 赞 俞 跗 的 医 术 是 “出 丧 的 灵 车 能 返 回 , 要 埋 的 死 人 能 复 活 ”在 俞 跗 晚 年 的 时 候 ,黄 帝 派 仓 颉 、 雷 公 、 岐 伯 三 人 , 用 了 很 长 时 间 , 把 俞 跗 的 医 术 整 理 出 来 , 纂 成 卷 目 , 然 而 还 没 有 来 得 及 公 布 于 众 ,仓 颉 就 去 世 了 后 来 , 俞 跗 的 儿 子 俞 执 , 把 这 本 书 带 回 来 交 给 父 亲 修 订 不 幸 全 家 遭 到 了 大 火 , 房 屋 、 医 书 和俞 跗 、 俞 执 全 家 人 , 一 起 化 为 灰 烬 这 也 许 是 《 黄 帝 外 经 》 失 传 , 至 今 没 有 找 到 的 原 因 吧 后 来 的 几 千 年 的 中 医 历 史 中 , 更 多 的 是 在 找 到 病 因 调 理 身 体 的 方 式 , 而 在 外 科 方 面 的 发 展 就 很 慢 , 这 可 能和 《 黄 帝 外 经 》 的 失 传 有 很 大 的 关 系 吧 , 到 了 东 汉 华 佗 外 科 方 面 很 厉 害 , 不 过 最 后 其 学 说 也 失 传 了 。
四 、 传 国 玉 玺 : 传 国 玉 玺 应 该 是 古 代 的 宝 物 中 最 珍 贵 的 了 , 秦 王 政 十 九 年 (前 228 年 ), 秦 破 赵 , 得 和 氏 璧 后 来 秦 始 皇 统一 了 六 国 , 命 李 斯 鸟 篆 书 ( 越 国 一 种 文 字 ) , 仿 成 龙 、 鸟 、 鱼 、 蛇 形 状 “受 命 于 天 , 既 寿 永 昌 ”八 字 , 令 咸 阳玉 工 王 孙 寿 将 蓝 田 玉 精 研 细 磨 , 雕 琢 为 玺 , 传 国 玉 玺 乃 成 据 传 , 秦 王 政 二 十 八 年 (前 219 年 ), 秦 始 皇 乘 龙 舟 过 洞 庭 湖 , 风 浪 骤 起 , 龙 舟 将 倾 , 秦 始 皇 慌 忙 将 传 国 玉玺 抛 入 湖 中 , 祈 求 神 灵 镇 浪 玉 玺 由 此 失 落 八 年 后 , 华 阴 平 舒 道 有 人 又 将 此 传 国 玺 奉 上 传 国 玉 玺 复 归 秦 后 来 经 历 了 两 汉 、 魏 晋 、 南 北 朝 、 隋 唐 和 宋 的 一 千 多 年 时 间 里 , 一 直 都 是 皇 帝 的 办 公 印 章 , 是 古 代 中 国 最高 权 利 的 象 征 , 最 后 在 北 宋 靖 康 之 耻 后 金 兵 破 汴 梁 宋 钦 宗 和 宋 微 宗 被 俘 虏 , 传 国 玉 玺 从 此 就 消 失 在 了 历 史 上 。
虽然 在 元 明 清 几 朝 都 有 过 传 国 玉 玺 重 新 现 世 的 记 录 , 不 过 其 真 假 有 待 考 证 , 有 资 料 记 载 忽 必 烈 死 后 传 国 玉 玺 ”忽 现 于 大 都 , 叫 卖 于 市 , 为 权 相 伯 颜 命 人 购 得 后 伯 颜 曾 将 蒙 元 收 缴 各 国 之 历 代 印 玺 统 统 磨 平 , 分 发 给 王 公 大臣 刻 制 私 人 印 章 , 而 传 国 玉 玺 很 可 能 因 此 遭 到 不 测 五 、 秦 始 皇 十 二 金 人秦 始 皇 统 一 六 国 后 为 防 止 人 民 反 抗 而 尽 收 天 下 之 兵 所 铸 成 之 十 二 个 大 铜 人 像 据 传 是 秦 始 皇 用 来 防 止 金 属 流 通 ,收 集 天 下 金 属 所 铸 , 也 有 传 说 是 秦 皇 用 大 禹 九 鼎 所 铸 据 《 史 记 ·秦 始 皇 本 纪 》 记 载 , 秦 始 皇 二 十 六 年 ( 公 元 前221 年 ) “收 天 下 兵 , 聚 之 咸 阳 , 销 以 为 钟 鐻 金 人 十 二 , 重 各 千 石 , 置 廷 宫 中 。
在 秦 都 咸 阳 , 秦 王 宫 阿 房 殿 前 , 屹 立 着 12 个 铜 器 铸 造 的 大 铜 人 , 因 为 铜 是 黄 色 的 , 所 以 又 称 作 金 人 他 们 身 着 外 族 服 装 , 每 个 都 非 常 巨 大 和 沉 重 ,很 难 运 输 , 而 且 他 们 浑 身 雕 有 精 细 的 花 纹 , 且 个 个 耀 武 扬 威 , 精 神 抖 擞 ,英 勇 无 比 , 日 夜 守 护 着 秦 王 宫 殿 铜 人造 形 之 大 , 制 作 之 精 巧 考 究 , 为 历 史 上 所 罕 见 在 这 方 面 , 有 很 多 历 史 书 籍 记 载 但 遗 憾 的 是 , 今 天 我 们 是 看 不 到 这 12 个 铜 人 的 踪 影 了 那 么 , 它 们 究 竟 到 哪 里 去 了 呢 ? 难 道 如 此 巨 大 的 铜 人会 不 翼 而 飞 ?关 于 金 人 的 下 落 问 题 存 在 着 三 种 猜 测 : 有 人 认 为 , 当 初 西 楚 霸 王 项 羽 在 攻 克 秦 都 咸 阳 后 , 曾 经 火 烧 阿房 宫 在 火 烧 阿 房 宫 时 , 连 同 象 征 秦 王 朝 永 固 的 这 12 个 金 人 也 一 起 烧 毁 了 。
还 有 一 些 历 史 学 者 指 出 , 这 12 个金 人 是 毁 在 董 卓 的 手 上 东 汉 末 年 , 董 卓 率 军 攻 入 长 安 , 将 其 中 的 10 个 金 人 销 毁 , 并 铸 成 铜 钱 , 而 剩 下 的 两 个被 他 下 令 迁 到 长 安 城 清 门 里 到 三 国 时 期 , 魏 明 帝 曹 睿 下 令 把 这 两 个 铜 人 运 到 洛 阳 当 成 千 上 百 的 工 匠 们 运 到 霸 城时 , 由 于 金 人 的 重 量 太 沉 , 不 得 不 放 弃 了 这 个 巨 大 的 工 程 , 于 是 就 停 止 了 搬 运 到 了 东 晋 十 六 国 时 , 后 赵 的 石 虎 又把 这 两 个 金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