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概念规律方法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概念规律方法实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八上概念及科学方法(注意:用“”表示的是课内阅读内容,一般不是考试内容):第一章 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米(m) ,其他还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 ;换算关系:1km=10 3m,1dm=10 -1m,1cm=10 -2m,1mm=10 -3m, 1m=10-6m,1nm=10 -9m。2时间的单位:秒(s) ,其他还有:分(min) 、小时( h) 。换算关系:1min=60s ,1h=3600s。3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分类: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
2、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4参照物:(1)概念: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2)如何研究物体运动情况: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物体运动了。(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大地为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5速度:用字母 v 表示。(1)物理意义:
3、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v = 。st(4)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1m/s=3.6km/h6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或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方法:物体运动的路程 s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第二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
4、)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3)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 4)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描述。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音调就高 ;振动得慢,频率低,音调就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第三章 物态变化1温度:(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5、2)温度的单位:。(3)温度的测量工具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正确使用方法:a.首先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或上表面)相平。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分类法)(1)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是常见的晶体;(2)蜡、沥青、松香、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2)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叫熔点。(3)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
6、程中的异同点:(比较法)不同点固体 相同点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晶体 吸热 保持不变 有非晶体 吸热 升高 无(4)冰的熔点:0。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2)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不同点熔液 相同点温度是否降低 有无凝固点晶体 放热 保持不变 有非晶体 放热 降低 无(3)水的凝固点:0。5对同一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6汽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2)沸腾: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特点: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水的沸点(
7、在 1 标准大气压下):100。(3)蒸发: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要加快蒸发,就要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要减慢蒸发,应采取相反的措施。蒸发吸热致冷: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4)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异同点 蒸发 沸腾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只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发生不同点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相同点 汽化现象、吸热过程6液化:(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8、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增大压强) 。7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8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9雾、露、霜的成因:(1)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2)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第四章 光现象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3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 8m/s。5光的反射:(1)概念: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
9、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几个名词: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只是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由于反射光线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因此从这一方向看很刺眼,而从别的方向上却看不到反射光线。漫反射:在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平行光线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就不再平行了,而是按照反射定律射向各个方向,
10、由于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因此从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而且光线不刺眼。(5)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由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6平面镜成像特点:(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7光的折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3)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
11、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8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第五章 透镜1凸透镜、凹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3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5实像和虚像:区别 概念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与正立 举例实像 真实光线会聚成的像 能 一般为倒立 小孔成像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
12、成 否 一般为正立 平面镜成像6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像的性质物距 u倒正 大小 虚实 应用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u =2f 倒立 等大 实像2f u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 m 表示。(2)单位:千克(kg) 。还有克(g) 、毫克(mg ) 、吨(t ) 。换算关系是:1t=10 3kg 1g=10-3 kg 1mg=10-6 kg(3)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天平(托盘天平):(1)天平的用途:测量物体的质量。(2)构造(图略) 。
13、(3)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3)注意事项: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取用砝码用镊子;不要超过天平的量程;测量液体、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3量筒:(1)量筒的用途:测量物体的体积。(2)构造(图略) 。刻度单位是 mL(毫升)或 cm3。(3)注意:在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液面是凹形的,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4密度:(1)物
14、理意义: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2)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3)定义式: = 。mV(4)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 ) 。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 g/cm3) 。换算关系: 1 g/cm3= 1.0103kg/m3。(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6)水的密度:1.010 3kg/m3。 ( 7)水的密度变化的规律:水在 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 4时,随温度的升高,水
15、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 4时,随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是越来越小。物理八上科学方法用“”表示的是 17 种科学方法之外的参考内容;用“”表示的是 17 种科学方法中不要求学生掌握的实例。第一章 机械运动方法 内 容控制变量法 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得出速度公式(控制路程或时间一定)分类法 机械运动的分类等价变换法 速度定义、定义式、图像互相变换组合法 测量方法组合、器材组合进行 测量(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方法 内 容放大法 振动发声逐渐逼近法 真空不传声控制变量法 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响度与振动幅度关系类 比法 声波 类 比水波第三章 物态变化方法 内 容放大法 温度计玻璃管的作用缺点列
16、举法 设计制作温度计分类法 物态变化的分类;固体的分类;汽化分为蒸发、沸 腾两种转换法 吸收热量转换为加热时间逆向思考法 通过熔化过程想象凝固过程;由汽化吸热想到液化放热,加快蒸发想到减慢蒸发;由升华吸热想到凝华放热比较法 比较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的异同点;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蒸 发 吸 热致冷两支温度 计等价变换法 熔化、凝固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水沸 腾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控制变量法 研究蒸发快慢因素第四章 光现象节 方法 内 容一、光的传播 模型法 光线分类法 反射的分类比较法 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两种反射比较反证法 研究三线共面问题二、光的反射 探究思维程序之二(猜想反驳模式)提出问题建立假说(猜想)实验反驳得出结论(研究三线共面问题)(后面不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