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683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案例、叙事、调查示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案例示例2011-04-18 14:00:00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不要让多媒体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一次赛课引发的思考江宁区江宁小学 郑松龙最近,在一次青年教师赛课中,看到了两位教师处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段,引发了我对多媒体运用的思考。两位教师教的是田忌赛马一文(苏教国标本第七册),过程具体如下:案例 1:师:请自由读课文,思考:两次赛马的经过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生:(读课文,思考,同桌交流)师:请同学们观看老师制作的动画,注意认真观察。(用 flash制作的两次赛马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生动形象,连马嘶声马蹄声都惟妙惟肖,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师:我们读完了课文,也

2、看了老师制作的动画,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 生:案例 2:师:请自由读课文,思考:两次赛马的经过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生:(读课文,思考,同桌交流)师:请每个同学试着把准备好的小纸马在桌上摆一摆。摆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生:(摆弄小纸片制作的小马,模拟赛马的经过。)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请说清你的依据。生: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结果输了;他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结果赢了;最后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结果又赢了。最后结果 2 比 1,田忌获胜。生:田忌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更换了出马的次序。生:我觉得,齐王的马只比田忌的马强一点儿

3、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生:生:我觉得,田忌老是后出马才是赢得比赛的最重要的原因,要是一起出马,田忌准输。师:大家说的都挺好,但是最后一位同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不同意,又说不出道理,那么请大家在小组内试着再摆一摆,思考:田忌要想战胜齐威王还有哪些对阵顺序?摆完后全班交流一下。(生再摆弄出马方式)生:我们试过了,两人一起出马,一共有六种情况,只有书上的这种情况下田忌能赢,其余的全输。这两节课,第一节中用了精致的多媒体,学生很喜欢,但看过动画后学生的讨论却不够活跃,对田忌获胜的原因探讨也不够深入;第二节课没有用多媒体,评委有点意见,但教学效果却胜过了第一节课。原因很简单,不是多媒体不好,而是多媒体没用好。

4、是我们的教师对多媒体这一新鲜的教学手段的本质探讨不深。目前,多媒体的使用存在两种不太好的现象。一种是在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上,多媒体成了必用之物,否则就是一种落后,或是不能参评。甚至在一些全国性的讲课比赛中,参赛老师也将大量时间花在多媒体课件的准备上,教学的内容反而忽视了,而费力制作的课件和自己的教学又不能融为一体,完全成了一种点缀。另一种是对多媒体敬而远之或视之如洪水猛兽。他们的观点很鲜明,于永正、薛法根等特级教师上课就从来不用多媒体,课不是一样优秀?下面结合这两个案例谈谈我对多媒体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1 多媒体不仅仅是“声光电”。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媒体(mediu

5、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我们的多媒体教学应当是将多种媒体包括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和声音组合成一个大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人的大脑有六个信息输入通道,即视、听、尝、触、嗅、做。传统教学中我们多注重前两个信息通道的信息输入,从而降低了信息传

6、输的效率。当代研究脑生理的科学家发现,在被试群体中有37的人属于触觉学习者,他们喜欢通过移动、触摸、行动来学习;还有 34的人属于听觉学习者,他们借助声音和音乐来学习效果最好;还有 29的人属于视觉学习者,他们喜欢通过图片、文字进行学习。上述两位教师的教学程序看似差不多,实际两个细节反映出他们教学思路的较大差别。第一位教师运用了多媒体,第二位教师看似没有运用多媒体,但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触、做等多种信息通道,实际上给了学生多种媒体信息,因此教学效率显然高于第一位教师。2 多媒体要用活,不能用死。多媒体要创设学习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多媒体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活起来;多媒体要丰富学习内容,

7、让学习活起来。用活多媒体,就是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活泼地学习,越学越活跃。如果考虑得不周到,可能就与学习目标和要求不十分贴切,只能造成一种表面上的活,而结果却是越学越死板。我们的特级教师们用多媒体就很贴切,于永正老师其实也用了“多媒体”。像张光鉴教授于在评于永正老师的课时说的:“于永正上课时的朗读、板书、板画、表演,还有他常带学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参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运用的是活的多媒体。”以上两个案例中,第一位教师出示用 flash 制作的两次赛马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因不能和学生发生有效的反应,看似是动态的,其实是死的,充其量只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反,第二位教

8、师让学生“用纸片做的小马摆一摆”,因融入了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中,表面看起来是死的,其实是活的。3不要让多媒体限制了学生的理解、想象能力。想像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的多媒体能让原本枯燥的文字活起来,但多媒体所表现出来的毕竟和文字表现出来的有差距,多媒体的使用,容易制约学生的想象以及进一步的思考,它终究无法代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语言与多媒体本是认识世界和人生的两种不同形式,前者是抽象的文字组合,需要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读出形象、读出意义;而后者则生动得多,有形象的画面,有动听的音乐,不太需要个人的想象。因此,有时候,多媒体会影响我们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悟,会阻碍我们的体验。加之

9、多媒体是教师的精神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生对课文文字的理解。案例中第一位教师出示两次赛马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自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但等 flash 制作的两次赛马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放完了,结论也就昭然若揭了,讨论的环节也就因此失去了意义,更不要说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而第二位教师让学生自己研究课文文字,自己用小纸马摆一摆,用移动、触摸、想象等方式去感悟文字,用各自不同的“多媒体”使自己头脑中的“马赛”更加清晰、形象、丰富,效果较之第一种要好得多。总之,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化为形象,使静态的变为动态,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助于课文理解。另一方面,多媒体终究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谈

10、,无法取代教师朗读、写字的示范作用,更无法呈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所产生的那种感染熏陶的效果。那么,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媒体与教学的关系呢。简言之,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它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取代教师和课本,使用时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教育案例。首先,作者通过两位教师处理同一个教学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引出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的问题。目前,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滥用”是一个真实而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人们摆脱了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将深奥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而直观,增强了学生求知的兴趣,提高

11、了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剥夺学生的思考力与想象力。接着,文章从教育技术学、脑科学、现代学习理论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多媒体不仅仅是“声光电”;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等。教育案例的价值之一是针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事件该如何处理。而案例对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借鉴作用,也是我们开展案例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之一。(李洵)教育叙事示例2011-04-18 14:05:00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有虫眼的青苹果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实验小学 翟文娟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辰辰就表现

12、出他的与众不同。当孩子们分男女两队整齐地站在厕所外面,认真地听我讲解厕所标志和如厕秩序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突然冲进女生厕所,又在孩子们的尖叫和轰然大笑声中仓皇地跑出来,在 40 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他褪下短裤,在厕所外面的花坛旁“哗哗”地小便。等他小便完,我弯下腰摸着他光光的脑袋说:“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是男生,以后要到男生厕所小便。明白了吗?”他眨着眼睛一声不吭地看着我,那眼神明白地告诉我他不明白。 “老师,他叫辰辰。在幼儿园我和他是一个班的,他都不知道 112,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队伍里响起一个男孩的声音,这个稚嫩的声音像只小锤子一样在我的心上敲打了一下。这个有智障的孩子会

13、不会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心里正这样想着,果然,从厕所回到教室后,辰辰不见了。顺着原路去找,我发现他正坐在院子中间的一棵柏树下“吧嗒吧嗒”地掉眼泪,这棵树距离厕所 5 米,距离教室 5 米,在这 10 米的距离里,他“迷路”了。我给他擦净脸上的眼泪和尘土,把他领回教室。在他落座 10 多分钟的时间里,他抢了同桌的橡皮,撕碎了邻桌女孩的本子,拿铅笔盒敲肿了前面男孩的脑袋,在右边雪白的墙壁上画满了凌乱的图画。挨到放学时,辰辰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其强大的破坏力让我几近崩溃,我决定放学后就去跟校长说我和辰辰,他只能选一个。(深描)(冲突)没想到,辰辰的母亲却先来跟我说对不起,这个瘦小的女人的眼泪让我看到了

14、一个母亲的艰难。辰辰 4 岁时的一次高烧让他成了一个傻孩子,从此他母亲的天空就很低很低,低得让这个瘦小的女人再也没有直起腰来。我也是一个母亲,因为懂得,所以怜惜,我留下了他。第一次测试,辰辰的试卷上只有两个字,是他用横线和竖线交叉而成的名字。为此我给了他 10 分。我跟孩子们讲过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的故事,他们都有过被称作“笨蛋”的童年。我举着辰辰的卷子说:“孩子们,这张试卷老师为辰辰保留着,老师觉得这张卷子就像爱因斯坦做的第一只小板凳,老师相信辰辰也会做出世界上最漂亮的小板凳。”孩子们看着辰辰就像看着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在他们赞许的目光里,辰辰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一样焕发出活力。辰辰在课堂上安静

15、的时侯越来越多,他也会倾听和思考,这让我感到高兴。第二次测试,辰辰得了 25 分,我举着卷子说:“这张卷子就是爱因斯坦的第二只小板凳,比第一只漂亮多了。”孩子们送给辰辰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像个打了胜仗的将军。辰辰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会用废纸片折叠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让我们惊诧不已。一次上体育活动课,辰辰在操场的草丛中捉到一只肥大的毛毛虫,托在掌心中,看得很入迷。我说:“辰辰,快放下它吧,毛毛虫多难看啊!”而辰辰却说:“它是只蝴蝶,它会飞起来的。”他的回答让我想到一个美丽的词语破茧成蝶,我的眼前仿佛真的有蝴蝶翩然而过。第三次测试辰辰考了 45 分,我在试卷上给了他 6

16、0 分,我告诉他老师借给他 15 分,下次考试他一定要还给我。他用力地点点头,还和我郑重其事地拉了钩。我看着辰辰,觉得他就像一个有虫眼的青苹果,4 岁时的那次高烧在他的生命中打了个洞。我希望有一天这个洞会弥合,在人生的秋天里,他也能成为没有虫眼和伤痕的鲜美的红苹果,也能散发出生命香甜的味道。(摘自中国教育报)点评:这是一篇情感真实、文字流畅的教育叙事。文章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现了事件的冲突,“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作者就遇到了一个智障的孩子,还有他带来的数不清的麻烦”。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作者最初的想法拒绝。但当她听了孩子母亲的真情告白后,却深深地同情起这位母亲,作为妈妈她能理解一位母亲的“心”。于是,决定留下孩子。随后,文章以三次测试为线索,向读者细细地诉说辰辰的点滴进步,彰显了教师教育智慧,传递出浓浓的师爱。并在结尾处点题。文章的写作,作者采用了“深描”的方式,关注和描绘事件的细节,如辰辰的语言、动作、神态,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