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552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语言实际运用训练题语言的实际运用的原则:简明 得体 连贯1 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成都市北湖之美。(2 分)上联:青城山林壑尤美下联: 2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学生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3请用一个单句来概括下面三句话的内容,不得超过 32 个字。(2 分)棱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棱锥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2、。棱台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4读名著,做卡片。(6 分)名著名称作 者 喜欢的一个故事人物喜欢的理由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5简明扼要,是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请把下面的一项关于乘坐飞机的规定,压缩为一句话。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 55 字(含标点)。(2 分)乘坐国际民航班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乘坐国内民航班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围人,都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他们携带的行李物品。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检查时间在登机之前。经过有关部门准许的,可以免予检查。6下面的电报稿可以有几种解释?请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分别表述出来,每种意思不超过15 个字。(2 分)船已行二日即到 7阅

3、读下面的报摘,按要求改正错误。(6 分)37 岁的丹多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播音员和英国关注犯罪节目的主持人。1999 年 4 月,她在伦敦西部的住所被人近距离遭枪杀。英国警方为此展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刑事侦察。刚刚捕获的疑犯是警方逮捕的第 4 名疑犯。在伦敦时间早晨 6:30 他以谋杀疑犯的罪名被捕,目前正在伦敦一所中央警局接受调查,但还没有被正式指控。(1)句用语有重复,应删去 (2)句表达不简洁,请改写 (3)句画线部分表意不清,有不同的理解,应改为 8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进行,一位歌手登台摹唱,唱错了乐谱中后面的几节。音乐评论家微笑着即兴点评,表达得体又不乏幽默的一项是(3

4、分)( )A你总体唱得不错,只是后几节错了。B你后几节唱错了,今后还要加强训练。C前几节唱得不错,可惜后几节你有所改编。D你前面唱得不错,如果后面也能保持就好了。9下列句子的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明说:“老师,我的作业本你怎么还不发给我?” B营业员:“你太胖了,这件衣服不适合你。”C李明不小心踩了方华一脚,李明马上表歉意。方华说:“没关系,这次就算了,你下次注意。”D郑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生动易懂,精彩极了。”10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B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

5、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C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D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11下面语段摘自某中学生杂志,阅读后完成(1)(3)题。(6 分)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一方面解开了学生的束缚,让他们真正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放开手脚抒写优秀的佳作。另一方面也能使得部分学生淡化审题,任意而为,放弃对话题作过细分析,因而庸作颇多。所以我给大家讲讲话题作文的分类及其应试对策,一定会使你们受益匪浅。(1)语意重复哕嗦的一句是(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2)语意跳跃、不连贯的一句是(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6、(3)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12(1)某列车长曾为冬天乘客不肯随手关门大伤脑筋,于是在每节车厢里贴了一张告示:“为了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告示贴出后,情况有所改变,但收 效不大。列车长灵机一动,将告示中的对象作了改动。改写后的告示为“ ”。从此。情况大有改观。你知道列车长的 告示是怎样改写的吗?请在横线上写出。(3 分)(2)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而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

7、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小孩说: 。(2 分)病人说: 。(2 分)13李明与罗洁同学多年。李明的母亲在图书室工作,罗洁写信向李明的母亲借一本参考资料。下面是罗洁所写的短信的正文部分,阅渎后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我虽没有跟您晤面,但我和李明是多年的同学。今有一事相求:中考即将到来,离中考的时间不远了,我急需一本有关中考复习的语文资料,不知你们图书室有没有这样的资料。如果有,请李明带给我;如果没有,要立即告诉我。多谢您的协助。(1)上文语段中,有一处是多余的,应删去。这一处是 (1 分)(2)上面语段中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第一处不得体的词语或语句是 ,应改为 (2

8、 分)第二处不得体的词语或语句是 ,应改为 (2 分)第三处不得体的词语或语句是 ,应改为 (2 分)14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3 分)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人们所热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排列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1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9、; 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1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17填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中国画

10、自古便有一条“计白当黑”的准则, ,显示的是一种静默的力量,一种空白的丰满。尤其是在水墨画中,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胸襟人品。表示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就像音乐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计白当黑”被运用得出神入化 作者运用“计白当黑”出神入化A B C D18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语句是(4 分) (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B C D19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

11、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3 分)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地絮絮叨叨20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句是(3 分)( )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地说到根儿上。 。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A生活跟语言是分不开的 B语言跟生活是分不开的C生活跟语言是密切联系的

12、 D语言跟生活是密切联系的21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3 分)(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辽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C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D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22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A受污

13、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2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衔接恰当、比喻贴切的一项是(4 分)( )石间细流脉脉, ;林中碧波闪闪, 。A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 B如火如荼 如线如缕C如锦如缎 如烟如鳞 D如烟如鳞 如火如荼24A、B 两个分句是从下面一段话巾抽出来的,阅读后把它还原到恰当的位置上。(4 分)A弹琴要看听众 B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1)射箭要看靶子,(2)写文章做演讲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3)我们无论和什么人做朋友,(4)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5)能够成为知心朋友么?(6)做宣传工作的人,(7)对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8)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答:A 放在第 句后,B 放在第 句后。25.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夏季服装大促销满 300 送 100(券)。 B本商场付食品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