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行业的cae技术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4803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造行业的cae技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汽车制造行业的cae技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汽车制造行业的cae技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汽车制造行业的cae技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制造行业的cae技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行业的cae技术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产品在趋于多样化、智能化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趋于复杂化。对于复杂的工程,人们都希望能在产品生产以前对设计方案进行精确的试验、分析和论证,这些工作需要借助计算机实现,就是计算机辅助工程,即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 是包括产品设计、工程分析、数据管理、试验、仿真和制造的一个综合过程,关键是在三维实体建模的基础上,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按实际条件进行仿真和结构分析,按性能要求进行设计和综合评价,以便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或者直接进行设计优化。CAE在汽车行业中的市场应用现状在国外 CAE 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已经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2、从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分析、疲劳寿命到整车的 NVH 和发动机内部的仿真等等,很多国际著名的汽车公司都有的应用规范和仿真分析流程,他们甚至有自己开发的专业软件,而我国的汽车行业相比国外的汽车行业起步较晚,CAE 在中国汽车行业中的应用起步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后期才加速发展,到目前我国汽车产品的研发仍以逆向式的开发为主,基于 CAE 技术的正向产品开发的能力还相对较薄弱,中外合资的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 CAE 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基本都停留在基本分析的水平上。目前 CAE 技术已经引起很多企业领导人的重视,但在我国的汽车工业应用中,无论是零部件还是整车,并不具备把 CAE 技术应用到产

3、品开发设计阶段中的能力,更别说建立自己的应用规范了。轿车企业相对卡车和客车要好一点,就国内的汽车企业来说,奇瑞公司应该是走在了前端,奇瑞率先成立了自己的 CAE 部,目前奇瑞的 CAE 部有 100 多人,基本涵盖了 CAE 各方面分析内容,应该说目前在 CAE 技术应用方面奇瑞已具备一定的力量,可以说这为未来奇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8 年,奇瑞公司荣获“2008 中国 CAE领域杰出贡献奖”很好地说明了它已走在了国内汽车生产商的前列。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究尽管 CAE 技术能解决许多传统设计不能解决的问题,能提前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强度/寿命及特性预测,能有效地保证产品的可靠性,能给企业

4、带来巨大的汇报,但汽车行业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汽车的相关技术更新较快,面对中国激烈的竞争市场,按外方那种正常的管理开发程序,很多事情都会被耽误了。中国的企业更偏爱先攻占市场,再以服务保市场的战略,对靠利润生存的企业来说,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买软件是不现实的事情,更何况买了软件并不能立即产生效益。目前也有不少企业已经购买了相关的软件,但买回软件后依然是束之高阁,基本发挥不了预期的作用,为什么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本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企业领导对 CAE 本身的深度还缺乏一定程度的认识。或许在他们的思维里,认为 CAE 和 CAD 差不多,是很容易短期速成的东西,软件买回

5、来工程师简单培训一下基本就具备相关的能力了,因而后期并没有继续投入相关的资源。其实 CAE 和 CAD 有很大的不同,CAE 是 CAD 的前端技术,CAE 技术对工程人员的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工程人员有深厚的数学、力学、有限元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对所应用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同样的物理模型,不同的 CAE 工程分析人员来做,可能会有差别很大的分析结果,不单单是精度的差别。我们知道由于每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别,即使对相同的物理模型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因而,培养一名 CAE 工程分析人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积淀,企业领导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做好长期投资的心理准备。另一方

6、面,对 CAE 工作来说,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来开展相关工作,人力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长远动力,企业领导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来发展和推动 CAE 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开展,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 CAE 工作的认知水平,减少对 CAE 工作难度的认识,确立在产品开发中必须运用 CAE 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理念,真正走出自主创新之路,尽管这条路有点长,可对企业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目前国内的 CAE 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理应担当起这个社会责任,当然企业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提高 CA

7、E 工程师的待遇水平,强有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CAE 的价值有很大一部分隐含或体现在设计工作中,因此,单从 CAE 部门自身的效益很难看出工作的价值。另外,还要理顺关系,责权明确,避免出现“做好了是设计人员的功劳,做不好是分析人员的责任”的现象。CAE 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成长时期,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有必要从政策上对此予以引导和扶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留住人才,保证工作的持续性。现在的 CAE 技术已经基本成熟,CAE 软件的可用性、可靠性和计算效率问题已经基本解决,CAE 软件应该成为设计工程师实现工程创新、产品创新的得力助手和有效工具,一些比较简单的分析计算可以在 CAD 软件上直接完成。参考资料来源:e-works http:/article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